发布时间:2014-01-04 17:16 | 来源:大河报 2012年10月27日A09版 | 查看:832次
求助电话打不通却吸费
当地证实此为虚假信息
□记者 杜一格 实习生 牛俊
本报讯 昨日多位读者致电本报称,收到一条求助信息却涉嫌虚假,感觉自己的善心被重重“忽悠”了。
求助信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西区长沙贡马乡小学’急需4至10岁孩子的旧衣物,请爱心人士捐赠”,信中附联系方式为“邮编627350”,“校长达洼电话18923491809”,并恳请网友大规模转发——此信息引起不少热心人关注,纷纷准备捐献爱心。结果致电“校长达洼”后发现,该“校长”使用的手机号竟然是广东的收费电话,拨打该电话要收取高额信息费。
记者拨通了求助信中所留的“‘校长达洼’电话”进行求证。电话接通后,“手机小秘书”的语音提示称“机主已关机,请留言,‘滴’声后收取通话费”。——与投诉市民一样,在后期查询中发现,尽管记者一句话没说,却已经花费了两块多钱的手机话费。
昨天下午,记者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文化教育体育局取得联系进行核实,该局办公室一位杨姓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条求助信息为虚假信息,求助电话或为骗费电话,请广大网友别再上当。同时,“求助信中的‘石渠县西区长沙贡马乡小学’其实应为‘石渠县长沙贡玛中心小学’,信息则是去年刚入校的一位名叫‘达洼’的新老师发出的”。杨某称,这位新老师并不知情,去年发出信息后收到了全国各地的捐助,捐的衣服孩子们几十年都穿不完,至今每天还有十几个热心电话要求捐助。“其实我们这里受政策支持,孩子入学后学费、文具等所有费用都是免费的,暂不需要任何捐助。”
昨晚,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主任罗新建表示,让不少热心人心寒的这次虚假求助事件属于电信诈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行为就是诈骗。达到一定程度,属于犯罪行为。”
罗新建称,现在科技发展较快,这样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诈骗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提醒各位读者,再次遇到此类求助信息,要提高警惕、多个心眼。“可先利用手机归属地等进行前期查询和判断,或者咨询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信息真假。”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