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29 14:35 | 来源:正义网2011年11月14日 09:26:00 | 查看:1009次
前几天,华商报刊登“寻人启事”——《好心人你们在哪里》,披露三个月前的一天早晨,天空突然下起大雨,杨爷爷由于视力不好,不小心摔倒在水坑里,碰巧被晨练后回家的两位阿姨发现,两人赶紧扶起老人,并在随后路过的魏爷爷的帮助下,联系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经过治疗,杨爷爷刚刚能下地走路,他就苦苦寻找三位好心人,只为当面表示感谢。昨日(11月12日)上午,杨爷爷终于如愿以偿,并向三位好心人深深鞠躬。(11月13日《华商报》)
杨爷爷意外摔伤,又及时获救,获救后不忘向好心人表达谢意;而好心人援手施救、雨中陪伴,后又婉拒杨爷爷家人致谢的礼品,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这温暖,不仅让我们在寒冷的北方城市里沐浴了阵阵暖流,还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冷漠后的慰籍。没错,在彭宇及类似彭宇的诸多事件之后,社会的整体温度骤然下降,以至在小悦悦事件中,几乎降到了冰点。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如上述好心人产生的热源,都值得倍加珍惜。
谁都否认不了,彭宇案大大抵消了社会向善的力量,成了许多人逃避责任的遁词。尽管这不理性,也没道理,但这就是现实,现实到有些需要救助的人,得首先申明摔倒是自己的责任,与救助者无关,才能得到迟迟疑疑地帮助。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榜样有极大的力量,在各种各样负面样板的引领下,人心难免变得世故起来,从而使社会环境整体退化。
由此我就想到,我们不能仅仅把上述寻找好心人,当作一件普通的社会新闻看待,应当给好心人更多的掌声和更多的实惠。比如,由市文明办设立“道德银行”,将这些人的事迹作为“储蓄”,让他们凭借自己善行的积累,享受更多的公益服务。如免费外出旅游参观,优惠乘坐地铁公交,等等。只有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使善行发扬光大,才能有效消解反面教材的影响,使其作用降到最低。
无数事实证明,单靠说教培养道德,只能说是“必要”但还不是“充分”的条件,就像种子发芽成长,要有空气、阳光、土壤、水分、肥料、温度等等要素一样。道德也是这样,既要有道德的引领,又要有法制的匡正,还要有正向的褒奖包括物质的激励。舍此就是不充分的,也就不能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责任编辑:丁军勤)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