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3 17:00 |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年9月12日 A02 | 查看:902次
9月10日,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涉嫌受贿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检方指控,张曙光在13起受贿事实中,共获赃款折合人民币4700余万元。张曙光当庭表示认罪,对公诉机关具体指控的情节认可。号称“中国高铁第一人”的张曙光,对其功过是非的社会评价,业内不乏争议。但追溯张曙光犯下的罪行,却离不开他对金钱、地位、女色的贪婪,甚至是对“院士”荣耀的疯狂追逐。
庭审证据显示,为参评院士先后耗资逾千万元,是张曙光走上受贿之路的最大动因。尽管张曙光亦有可能是将自己参评院士作为一个索贿的理由,但综观他在2007、2009年两度雄心勃勃的参选举动,也的确可以发现,张为了达到当选的目标而做出的大量“准备”。就此,中科院学部工作局昨日也发表声明,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院方并未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但同时,中科院亦表示欢迎社会监督院士受贿的违法行为。
据《新世纪周刊》2011年11月报道,2007年,首次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的张曙光为了当选,当年3月份在北京香山一家五星级酒店里,组织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车四方、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一批国内科研机构专家为其写书和申报资料。据悉,“吃住都是国内一家为铁道部做进出口代理商的国企埋单,专家们从3月开始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了三本书,5月才完稿”。
由于2007年张曙光所获赞同票数寥寥,遂在2009年卷土重来。彼时投票之前,张曙光又授意某企业专门为其组织团队拉票、跑评委,包括组织评选专家去各地出差,参观动车基地的生产活动,介绍高铁技术消化吸收成果等等。总之,这些借学术活动为名的变相行贿之举,成为张曙光竞争的利器。按照检察机关的指控和张曙光的确认,戈建鸣、王建新和陈丙玉三名企业家先后为张曙光参选院士提供了8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挟巨大权力以令商人,并试图以令学界,攫取“院士”荣耀的时任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最终因为有人举报其学术造假,而以一票之差再度落选。或许,这样一个结果也从侧面印证,这一次中国院士的评选制度经受住了公正层面的考验。
不过,一票之差的结果终究还是让人心有余悸。毕竟,如果不是刘志军在上任之后停止国内研究高铁项目从而得罪了一部分院士,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亲信张曙光的当选,原本的结局会如何还很难说。从中国人擅长的关系学角度出发,张曙光的落选未必全是院士甄选制度的功劳,亦有可能与张本人的关系处理不佳有关。
一直以来,关于院士甄选的内幕都呈现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势,所谓的拉帮结派、变相贿选、烟草院士现象均引起过舆论的注意。而在2011年,媒体又曝光有多名政府高官或者国企高管参选,尽管最终的结果是高官无一当选,但一股“仕而优则学”的风气则变得愈加弥漫。
作为一种科学技术领域的极高荣耀,院士的尊号一直为人所羡慕、敬仰。对于如张曙光般位高权重的高官而言,参选院士之目的,物质利益或为一方面,更高的社会荣誉可能更为重要。古语有云“学而优则仕”,今天,官员们凭借巨大的权力,也试图干涉学术界的秩序和规则,达到“仕而优则学”的目的。通过举办活动,邀请评委,实施拉票贿选之举;通过组织专家,闭门著书,为自己炮制学术成就,高官手中的权力可以为院士的参评提供极大的便利。
张曙光当然是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类似的高官参评不可能获得成功。在物化观念深入社会各界的今天,院士甄选亦难以摆脱丑闻的干扰,其中,来自高官“仕而优则学”的冲动压力,一直萦绕在评选委员的头顶。如何能够顶住这一压力,并依照学术界自身标准进行投票,除了要对院士本身的道德水准抱以期待之外,也对评选本身的透明化提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毕竟,院士的操守和透明的制度二者,都是确保杜绝院士甄选中出现“仕而优则学”现象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责任编辑:丁军勤)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