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杰:一个人的民间救助

发布时间:2013-12-12 15:59 | 来源:央视网 2012年09月18日18:09 | 查看:1399次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实在难以相信这儿就是他赖以扶助他人的根据地。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处待改造的“城中村”,一个宽仅一米,长一米八,高约两米四,堪称微型的房间,是安徽来京青年张仁杰向记者展示的他在北京的家和他的“感恩中国办公大楼”的全部内部空间。

  在这个令姚明进来一定难以转身的空间里,记者看到,一张铁制单人双层床架在里面可丁可卯地支起来,下面安放一个放置一台旧电脑的小桌子和堆满书及磁带的小书架,上面是一张带活动折叠板的床。张仁杰向记者演示,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需要踩着桌边并攀着床架,从折叠起的床板留出的空间钻到上面的铺位,再把折起的床板和被褥铺开,才能拥有一张完整的上铺床位。

  体验张仁杰爬上铺位的动作,记者注意到在他的仅比火车硬卧上铺宽敞一些的空中“卧室”,还有一个旧的床几可供晚间写作读书使用,墙上挂着一套西服,铺位入口的床架边缀着一串带小灯泡的灯饰。

  他经常骑着自行车,背着写有“感恩中国”字样的摄影包,里面装着一部旧数码照相机,奔波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帮助街道上的流浪者,也记录他们的状况。他自己一人担任记者、摄影、编辑的感恩中国网站成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民间第一网站。他的行动,被媒体报道之后给了太多的人温暖和感动。

  “能帮一个是一个”

  感恩中国网站上,张仁杰在记录一位乞讨老人的经历的文章后面写道:“或许我们的帮助太卑微了,但是我们这样卑微的帮助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点点的安慰,哪怕是很微小的安慰我就满足了。”

  张仁杰所说的“卑微的帮助”就是为流浪的人送一件御寒的冬衣,送一份热面条;给无钱治病的孩子联系捐款、医院;为乞讨的老人拍下照片,寻找家人……为做这些事情,张仁杰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最真实地了解流浪人员,有时候,他甚至会和流浪者住在一起,一住一两个月。

  记者采访张仁杰期间,他正要把住在临近患脑瘫的女孩宋丽丽送到医院去做手术。小丽丽至今不会走路,生活无法自理。看到张仁杰,她露出了开心的笑脸。张仁杰为她筹集了一期手术费用一万多元,医生说做完一期手术,她就可以站起来了。张仁杰一边问候丽丽,一边向记者说,帮宋丽丽呼吁呼吁吧,她的二期手术还需要两万多元呢。

  这类的救助张仁杰数不清有多少,有一家电视台曾做了个模糊统计数据: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张仁杰共救助150多名各类病残流浪乞讨人员,其中20多人被送往救助站,帮助10多个老人回家,为8个高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

  “我的原则是能做一点就要做一点,不想考虑很多。我总觉得尊老爱幼的传统不能丢,从我的角度来说我给的是人道,不是人格。我只是觉得正常的人都应该知恩感恩,感谢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今天,能帮助别人就帮助别人,能帮一个是一个。”张仁杰对记者这样说。

  “行动不需要理由”

  张仁杰的事迹在网站上传播,特别是被媒体报道后,对张仁杰的行动,许多人感动、支持和响应,但也有不少人发出疑问或持保留态度:“如果仅仅做了几件事,就这么大张旗鼓地炒作,不知道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炒作,提醒大家还是小心谨慎。”“如果是真心做了3年、5年、10年,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记者从张仁杰的经历中找寻着“感恩中国”的源泉。

  张仁杰是安徽六安人,因家贫失学后很早就开始出外打工。13岁的时候他在郑州期间因一时无工作无收入回不了家,靠捡垃圾维生。因他在捡垃圾的间隙还不忘学习,引起一对好心教授夫妻的注意。教授资助他回家并送他到一家武术学校学习。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很快就找了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

  上班后的张仁杰买了一部300万像素的二手数码相机,在工余经常搞一些街拍,而街拍的对象还是衣食无着的乞讨者和拾荒者,与别人不同的是,张仁杰总是能给他们一点帮助:或者是几块钱,或者是一件旧衣服。在帮助乞丐的时候太投入,以至于经常请假。“组长就跟我说,你老是这样不上班,我们就不要你了!”

  2005年7月,张仁杰辞职了,并且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网站,命名为“感恩中国”,把自己拍照的乞丐生活纪实图片配加说明,发在网页上。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只是靠周末打点零工,教人武术维持基本的生活。“网络是媒体,可以把许多信息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们关心帮助乞丐们的生活。”从此,他开始了“媒体人”生涯。

  现在的张仁杰思想坚定,对自己的行动有明确世界观。他说:“行动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豪言壮语。政府只是组织者,不可能包办一切。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尽可能帮助别人,才能够有全社会的和谐。”

  “苦恼更多是情感上的”

  杨丹,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随父母在北京乞讨的8岁女孩。2005年秋天,张仁杰陪着这个女孩一家人在北京五道口的铁路旁住了一个多月。为给小杨丹治病,他跑遍了在京的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一位慈善家的演讲会上向那位企业家鞠躬请求帮助,然而,他几个月的努力换来的却全是拒绝,直到小杨丹离开人世。

  这件事,张仁杰不愿意再提。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当着记者的面说起来,他的表情仍有些痛苦。“这件事情让我很难受”,张仁杰说,“我在写她的时候尽量控制词汇,只是最客观地记录。”让张仁杰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没有一家慈善机构愿意帮助小杨丹,为什么要那么多的审批过程和材料,为什么自称要慈善一生的慈善家不肯伸出援手?

  没有钱,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张仁杰都不觉得是什么问题,因为他觉得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财富。采访中,他一直在拿自己幽默,他租住的小房间门外的小巷是“感恩中国小路”,旁边的绿地是“感恩中国花园”,经常吃饭的位于立交桥下的小餐馆是“感恩中国餐厅”……看起来,他忙碌而快乐。然而,帮不了别人最令他难过。看到那些流浪老人孤单的身影,没钱治病的孩子渴望的眼睛,张仁杰常常苦恼,“我的苦恼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但却常常想帮帮不了。”

  只想这样做下去

  张仁杰用照片记录的事情被网友广泛转载,他的感恩中国网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要求捐款和帮助的人也多起来,但张仁杰却一直拒绝直接接受捐款,他在网站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标明:感恩中国不接受您的捐款,感恩中国仅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内容的跟踪报道。

  张仁杰说他没有精力和时间管钱,无法支配,而且,要捐款捐物的都是穷人,没有真正的有钱人和他联系,“这让我很难受,我不想要他们的财物。”张仁杰说:“我从不赞成卖房卖物,自己日子不过了,去帮助别人;我希望大家不要寄给我钱,只是希望人们能把自己不要的衣物洗干净了送给别人,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就在日常生活中拉他一把。”

  出名以后,很多人找上门来,有人建议他接受捐款,成立属于自己的基金会,他否定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网站更能直接帮助人。有国外大学愿意出奖学金让他出国深造,他拒绝了,因为他说自己不想让自己做的事情有功利色彩。

  张仁杰还有几件想改善的事情,他用了很长时间的二手数码相机已经坏了,镜头无法调焦,自己网站的服务器也没有保障。除了“扫街”,寻找需要救助的人以外,他说,“我只想把这个网站做下去,我就是想把那些流浪乞讨者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出来,我愿意做个记录者,让人们了解他们。”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农民日报》,时间为2006年11月21日,转载仅为提供资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