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24 09:3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9月24日 02版 | 查看:873次
每当明星生活有变故,媒体时常会进行大篇幅报道,少数人甚至由此联想而产生某种危机意识。近日,李亚鹏与王菲这对明星夫妇的离婚变故,充斥于诸多媒体的娱乐头条,“不再相信爱情”的哀鸣和感叹随之而起。或许,这可能只是一种调侃,但不可否认,在整个社会,尤其是很多青少年中,存在着以明星生活作为判断日常生活的依据和参照的误区。
不菲的收入、较高的知名度、频繁的媒体曝光,共同编织起明星身上的光环,使部分人产生了对明星的从众行为。其主要表现就是,以明星的是非为是非、以明星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明星一般具有两种生活空间,即台前生活空间和幕后生活空间;由此形成两种生活方式,即台前的生活方式和幕后的生活方式。两者截然不同。我们常人所了解的明星生活,并不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日常生活,而是一种经市场意志和大众传媒选择及形塑的,被安排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我们对明星生活的认知中,时常把台前的生活方式投射于明星的幕后生活,或者把明星比较隐蔽的幕后生活虚化为台前生活。
从另一个方面看,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作为娱乐化的公众人物,他们的个人生活在相当程度上被娱乐化和消遣化,成为了媒体的娱乐报道来源,大众日常的谈资。明星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已经与明星的名气或收入直接挂钩,他们的生活被市场侵蚀更为严重。在日常生活与职业发展之间,明星们更容易为了职业的持续发展,而牺牲日常生活的乐趣与幸福,主动或被迫放弃大众习以为常的温情。
明星更是社会结构分化分层中有着特殊性的社会群体。在市场化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差异。生活方式成为明星最明显的表征,成为阶层差异的最直接显示,与大众往往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可以谈论或期望明星的生活方式,却无法将其当作自己生活的参照。一些人的误区在于,在一个能够自由决定生活的时代,却轻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附着于遥不可及的明星范式上。
进入风险社会,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均在显著增加,明星遭遇变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面临的诱惑和冲击更大。除非有更大的定力和勇气,他们很难舍弃名气回归平常生活。对于风险社会中不断增多的人生变故,我们只能积极面对,并通过制度安排和自己的努力,有效化解风险。明星生活不是常人判断生活的依据和参照,明星生活的变故更不是常人怀疑人生的论据。
对于青少年来说,明星是其成长过程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明星是青少年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物质”性条件。他们更容易受到明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变故的消极影响。既要充分发挥明星作为偶像,在自我同一性建立和未来期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明星的生活“与众不同”,回归常识、回归当下自己的生存状态,努力建设自己的真实生活。(邓希泉)
(责任编辑:左浩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