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9 13:21 | 来源:搜狐新闻 2005年03月04日10:15 | 查看:5967次
遗体捐献,是指公民生前自愿将死后的遗体无偿提供给医疗科研单位、学校作解剖研究和教学之用,或作器官移植的一种捐献行为。这种事情在我们常人看来,只有那些患了绝症或是判了死刑的人才会想到,或者说才有勇气去做。 然而,本文的主人公熊晓莉却是一个健康的中年人,她用她的行动和信念证明了自己的那份爱心。但同时,她也在为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感到苦恼。
“我要让生命在爱中延续”
见习记者张必洋/文 见习记者刘凯/图熊晓莉在做钟点工。
决定
若不是自己亲口所说和她为此而四处奔波,谁也想不到,今年42岁的熊晓莉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她打算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疗研究或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给别人。
“她告诉我这个决定时,我觉得她是在和我开玩笑。她虽然平时也很乐于助人,心地善良,但为什么一定要去捐献遗体呢。”最了解妻子的丈夫对她的这个决定感到很是突然。
“她为什么要拿自己的身体去开玩笑,难道她得了什么绝症或者是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想不通的邻居更是觉得她的行为不可思议。
“家里再穷,一个骨灰盒还是买得起的!”有的人甚至这样“责备”她的“大逆不道”。……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如何评价,熊晓莉都毫不动摇自己的那份信念。面对记者的采访,熊晓莉平静地道出了这段心路历程。她对记者说,父亲和自己都是信佛的,因此她从小就懂得凡事都要行善积德。
正值中年、身体健康的熊晓莉早些年就从木材厂下岗,现在没有稳定的工作,每天都在为别人做钟点工维持生活。熊晓莉的丈夫现在一家企业上班,工资也不算高。他们还有一个20岁的儿子,现正在上大学。一家三口生活过得比较艰难。读过高中的熊晓莉虽然生活艰辛,但学识不错,还兼做一名小学生的家教。认识熊晓莉的人都说她为人和蔼谦虚,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她是一个有修养的人。1989年,熊晓莉的父亲死于肝破裂。生病住院期间,父亲经常感慨:如果能研究出这种疾病的原理,让更多人健康快乐地生活该多好啊!那时熊晓莉的父亲就想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作医疗研究。父亲的这种决定深深地打动了作为女儿的她:“我觉得爸爸很伟大、很优秀,这么多年来吃了这么多苦,直到离开这个世界都还想着别人。我当时就萌生了要实现父亲遗愿的念头。”同时,据熊晓莉介绍,她自己的身体原来也一直不好,有一次,她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熊晓莉就亲眼目睹了同一病房的两个白血病患者先后不治而亡。1998年,熊晓莉来到深圳打工,在那里,她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两位深圳朋友申请遗体捐献成功。从那时起,熊晓莉心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二年,熊晓莉回到赣州,作为一名下岗工人,她必须为生计而奔波,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她四处做钟点工,为小学生做家教,生活艰辛而忙碌。去年9月,熊晓莉来到一位外科医生家做钟点工,无意中她听到了这名医生谈及有关遗体捐献的话题。这时,深藏在熊晓莉心底的这个念头又开始萌发。
奔波
怎样才能如愿捐献遗体呢?赣州现在有没有接收遗体的机构?遗体捐赠需要法律公证吗?尽管熊晓莉捐献遗体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的她对此却不甚了解。熊晓莉想从自己的雇主那里得到答案,但作为医生的雇主却表示,自己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做起,他也根本不想去打听这种在不少人看来是“无稽之谈”的东西。一句话,他根本就不相信作为钟点工的熊晓莉会有这么高尚的觉悟。
熊晓莉有听广播的习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打通了赣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夜话聊天热线,把自己的情况跟节目主持人罗军作了沟通和交流,并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主持了多年法制节目的罗军告诉她,遗体捐献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捐献人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自然也需要相关的法律公证。“当时听了熊阿姨的叙述,我也觉得很震惊,一个看上去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市民却有这份爱心,我觉得很不容易,因此我当时就答应她会去找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主持人罗军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去年底,熊晓莉又在一次社区法律咨询中结识了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服务中心的几名热心学生。这几名学生表示会帮助熊晓莉到有关部门咨询,这些学生也的确陪同熊晓莉跑了不少部门。他们首先来到赣南医学院咨询,一位解剖学老师告诉他们,他们需要接收遗体来进行教学研究用,但遗体接收要先找当地红十字会办理手续。随后,他们又来到赣州市卫生局下属的市红十字会,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现在赣州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遗体接收机构,因此还不能立马就答应办理接收手续。但熊晓莉可以先在红十字会登记,待遗体接收机构建立起来后就可以通知她来办理手续,实现她的愿望。
奔波
几天但没能如愿让熊晓莉感到些许失望,“不管前面路有多长,需要多少时间,我都会一直努力,直到完成自己的心愿。”面对记者的采访,熊晓莉的决心还是那么的坚定。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熊晓莉的坚定决心和努力说服,现在她的家人和亲戚都表示尊重她的选择。
现状
赣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李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教学科研非常需要尸体,赣南医学院这几年甚至出现教学尸体严重紧缺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运转。他还表示,这些年来,也陆续有些老年人到学校来咨询有关遗体捐献的事,但他们都没有办法接收,因为现在赣州还没有专门的法定接收机构。“这涉及比较严肃的法律问题,我们不能擅作主张。”李启华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赣州市红十字会一名姓邱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我省现在只有南昌和九江设立了遗体接收部门,但一般说来公民又不能在异地搞遗体捐赠。迄今为止,赣州也有不少志愿者表示要向社会无偿捐赠自己的遗体,我们为有这样的有爱心的人表示欣慰。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起来,暂时只能是让这些志愿者登记一下,待日后成立了专门的接收机构后再办理手续。”
心声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没有多大的能耐,一直以来我总是想趁活着的时候做点事,可心有余而力不足,觉得现在自己惟一能做的就是捐献自己的身体给科研人员作研究,或者把自己的某些器官留给那些还需要的人。我要让生命在爱中延续。”熊晓莉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为此,记者还以“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为题作了一次随机采访。
采访时,有人说记者是“神经病”,并反问记者为什么要拿生命开玩笑;也有不少人对记者的提问嗤之以鼻;还有人则告诉记者,自己压根就没有思考过此类问题。当然,令记者感到欣慰的是,还有不少市民表示,他们对此作过了解,有的还表示完全接受这种行为并表示有这方面的打算。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