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课题搞活了学校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3-06-22 23:13 | 来源:家庭百科报 2013年3月29日 第04版 | 查看:1242次

  两年半以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八德”教育模式进入百余所学校,一扫思想品德课程的陈腐,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大力欢迎。

  本报讯(记者 徐显龙)3月23日,《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中期研习会在京召开,该课题是教育部下属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而该课题的重点推广子课题《道德与法制相结合“新八德”素质教育研究》是这次研习会上的探讨重点。“新八德”的提出者王起顺告诉记者,“新八德”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次实验。两年半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0年7月,福建南平发生杀童案。教育、司法系统为之震动。与此同时,小学生自杀、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课题组副组长莫治平表示,该课题旨在探索学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途径,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心智,让他们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成长。

  而如何进行法制教育,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司法局副局长王起顺已经思考了整整三年。2007年,一直致力于法制教育的王起顺在调研中发现,学校的法制教育几近空白,思想道德教育止步于说教,根本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教材,老师们从小到大也没受过这方面教育,也不知道咋教学生。要说这学生道德法律意识淡薄,怪谁都不行。那好,我来编一套教材出来。”王起顺说。女儿王欢当时在上高二,得知王起顺的想法后,也参与到编教材的工作中。“她是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学生的立场看问题。”

  三年时间里,王起顺父女俩从道德与法律的海洋中搜集了大量资料,从传统文化经典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2010年,《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等三本教材编写完成。王起顺提出了“新八德”的教育理念,内容有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八个方面。同时,书中总结了学生常见易犯的200多个不良行为,并从道德与法制的角度找到了“对症下药”的57条方案。

  随后,《道德与法制相结合“新八德”素质教育研究》就成为了《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目前,八德素质教育模式实验基地校已由两年前的10所发展到100多所。研习会上,各实验基地校纷纷讲述了开展八德教育后,学校师生面貌的变化和收获的喜悦。

  河北省望都县是八德素质教育模式在全国的第一个实验区。该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宝寨说,“新八德”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文雅,做到了“温、良、恭、俭、让”,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和修养。“据众多家长反映,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主动和家长打招呼了,大部分学生放假回到家还会帮助妈妈做家务,更加懂得孝敬父母了。”

  营口市育才学校校长葛东亮在研习会上激动地讲述着学校的变化:“我们学校是一所私立的全封闭学校,来这里的大多是父母离异或无暇管教的孩子。跳墙上网、上课故意上厕所等行为比比皆是……”推广八德教育后,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变化。他举例说,一位女教师在推广八德前夕休了产假。半年后再回校上班,却发现学校已经“翻天覆地”了——学生对她行九十度鞠躬礼,同事关系也比以前融洽多了,这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在会上表示,中国现行的教育框架是100年前向西方学习来的。而在西方“人生来就有罪”的宗教语境下,利用法律已成为了社会习惯,不注重德育,已经产生了很多问题。传统意义上,中国人的理念是性善论,认为人善的本心是可以被启发出来的。所以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吃透传统文化,关注行动”,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实现“德育大规划”。

  《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课题是教育部下属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本次研习会对过去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三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规划。课题组副秘书长陈玲在总结时对各实验基地代表表示:“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课题在结题后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成果在体制内推广。”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