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法律的尊严——记青年农民

发布时间:2008-11-16 08:00 | 来源:收破烂的诗人的BLOG | 查看:2301次


"律师"曲丁锁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张名片:正面写着"为您伸张正义,代理一切官司"和他的家庭电话与手机号码,反面写着一句格言"我的良知就在于使正义得到伸张,使邪恶受到惩罚!"它的主人既不是哪一所大学法律系毕业的专职律师,也不是哪一级法院的法官,而是一个免费代理别人打官司的青年农民.
他的名字叫曲丁锁,今年43岁,是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前田庄村农民.1982年,曲丁锁考进冠县一中,当时学的是文科,想考上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作家。在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的文学书和报刊。1985年,他高考落榜后回家务农2年,1987年外出打工,到了河北省高碑店市的建筑工地上当小工。1989年,他拿着打工挣的钱自费到山东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两年后,他毕业了,到河北省馆陶县医院实习了1年。他想开诊所,当乡村医生。可是,打工挣的钱所剩无几,这个梦想破灭了。1993年,他南下到福建省漳州市,进了一家台资企业打工。4年后,他怀揣打工挣的钱回到老家冠县开了一家饭馆。1999年,他离开老家到北京干起了卖菜的行当。2000年,36岁的曲丁锁回到老家,拆掉了家里的破房,盖起了宽敞的大屋。不久,经人介绍,他与一位同样命运多舛的妇女结婚,成立了小家庭。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走上了维权之路
2003年,曲丁锁的老父亲承包的10亩果园被一些不懂法律的村民瓜分了.为了这事,曲丁锁以代理人的身份代父出庭,状告村委会.这一场“马拉松”式的官司,前后共开庭40多次。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这场曾带给曲丁锁带来无限烦恼的官司,却让他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放弃了当乡村医生和乡土作家的想法,决心当一名农民律师,运用法律知识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于是,他利用农闲时间,买来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家庭婚姻法》《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制思想史》等十几本书,开始认真地学习钻研起来。从此,曲丁锁走上了维权之路.
以法律为武器,帮乡亲解忧愁
“俺遇到了麻烦事,你看看该怎么办?”“你先帮着写好诉状,还得和我一块儿上法庭,代理我打官司。”经历了那场“马拉松”官司之后,曲丁锁“因祸得福”,学到了不少的法律知识,成了远近闻名的“律师”,周围的村民们有了烦恼的是都请他帮忙解决。
在冠县某镇,老百姓提起这样一件事总是感慨不已:“全镇育龄妇女才不用再缴查体费了,多亏了曲丁锁!”2003年之前,这个镇的育龄妇女每季度要缴纳15元“健康查体费”。她们虽然知道这项费用不该缴,并且也不愿交,但是因为不懂法律,所以不得不缴。曲丁锁认真阅读了《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得知镇计生服务站应该免费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查体。为此,曲丁锁作为诉讼代理人,代表全镇的几千个育龄妇女向镇政府提起行政诉讼。最后,全镇的育龄妇女再也不用缴这项费用了。
从2003年作为诉讼代理人第一次受理行政官司起,曲丁锁至今平均每月受理七八起民事、行政案子。对一般的官司,他已经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有人认为老曲是“管闲事”,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为名不为利,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广大父老乡亲们的切身权利不受侵犯。
冠县东古城镇某村金某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农民,多年来一直侍候着本村一位孤寡老人么某。于是,么某生前留下遗嘱,愿将自己的宅基地和破平房赠给金某。么某去世后,金某不仅未得到么某的遗产,还被么某的亲戚诬蔑.金某被告到法院,法院一审判他败诉。得知此事后,曲丁锁顶住各方压力,自愿做金某的代理人,向上级法院上诉。最后,金某胜诉了。
与被告成了朋友
2005年春,冠县万善乡某村的杨某找到曲丁锁做诉讼代理人,起诉与丈夫离婚。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曲丁琐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说服杨某再给丈夫一次机会,一方面劝杨某的丈夫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但是,半年后杨某再次找到老曲,诉说丈夫没有任何改观,决意离婚。了解实情后,老曲认为杨某有追求幸福婚姻的权利,对丈夫的妥协不能没有限度。于是,他答应做杨某的诉讼代理人,并为她争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和孩子的抚养权。
村民之间有了纠纷找曲丁锁做代理人,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调解来解决。当然,他认为,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为此,不少当事人都赞扬他能“说事”(鲁西地区方言,意思是知法 又懂理).一次,曲丁锁作为原告的诉讼代理人,将当时担任冠县万善乡的一位村干部徐某告上法庭。在法庭上,曲丁锁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让被告徐某口服心服。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后来,他们竟然成了好朋友。
不为名不为利
今年43岁的曲丁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一家3口,有4亩农田,因为农田疏于管理,这些年,他家的生活一直比较拮据,为此,他对妻子感到非常愧疚。只要有空在家,他就尽可能多地做家务,多干田地里的庄稼活。同村的青壮年人大多数都出外打工,但他却选择留在家乡苦守贫穷。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劝他说:“你替老百姓打官司不但没有一点好处,还常常得罪人不如跟我们去干买卖或者再北上南下去打工。”
实际上,曲丁锁是个有追求的人。他认为,"安贫乐道",过着清贫的农家生活,并且有饭吃有书读,就是很理想的了.现在,他还保存着20多年前订阅的<诗刊><星星><人民文学>等文学报刊,并且忙里偷闲,经常翻阅一番.
在曲丁锁看来,老百姓间的纠纷能协调的,就绝不上法庭。遇到这种情况,他常常在原告与被告之间穿梭往返,有时候往往跑好几趟,直到双方握手言和。
乡亲们都知道,找曲丁锁当"律师"不用花钱,又能打赢官司。曲丁锁认为,大家都是乡亲,给他们一些法律知识方面的援助是他力所能及的。打一场官司,取证、申诉等往往要折腾很多次,要跑不少路。曲丁锁一般都是骑自行车来往,他从来不叫苦喊累。付出之后,看到当事者轻松的笑容,曲丁锁感到自己很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山东省2011-07-24 12:35:16 发表
匿名网友:他真的是位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