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21 10:27 | 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5月21日 A10版 | 查看:1215次
“你们做公益的也能喝咖啡?”——当然可以!今年4月开始,“羊城公益咖啡馆”正式“开业”,给广州的青年公益人一个“边喝咖啡边谈公益”的开放空间,通过思维的碰撞与理想的激荡为羊城公益发展注入动力。 这是一个由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筹)、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广州市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拜客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中心等机构共同发起的沙龙式活动。活动邀请羊城青年公益骨干通过“世界咖啡”、“开放空间”等新型的交流模式,探讨公益话题,凝聚公益智慧,传播公益正能量,探索青年公益行动。活动规划每月一期,由不同机构主持。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通讯员 黄咏霓 在分享中探索抱团发展 首期“羊城公益咖啡馆”之外来工子女社区支援专题服务交流会于4月24日举行。这期活动由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持,参与者分享了“海珠区青年地带小雁子计划”案例,共同探讨外来工子女社区支援服务开展形式、内容及改善空间。 第二期“羊城公益咖啡馆”之让艺术走进社区于5月19日举行。当期活动由广州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义工加油站)主持,参与者共同探讨了多元艺术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如何走进城市社区,如何关注社区问题,创造人与社区的联结,增进社区居民关系。 在此之前的3月份,首期“羊城公益咖啡馆”正式举办之前,在广州市团市委以及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组织下,项目还举办了一次“集思会”,专门就“公益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成长需求”进行交流探讨,以对“羊城公益咖啡馆”进行试运行。 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是“羊城公益咖啡馆”7家联合发起机构之一,其秘书长吴俊介绍,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政策的放松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力量加入公益行列,“羊城公益咖啡馆”希望邀请青年公益组织定期进行沙龙式的主题讨论会,促进经验和成果分享,探索抱团发展的可能。 “我们希望每期活动都能提炼出一份青年公益行动报告,并通过报告的分享,给其他组织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迪。”吴俊说。 关键在将观点贯彻到行动 经过两期的正式活动和一次试运行,“羊城公益咖啡馆”渐入佳境。每期活动都由一家在话题所涉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社会组织来主持,有利于话题的深入探讨。而“世界咖啡”、“开放空间”等创新的会议形式营造出活泼的交流环境,有利于激发参与者的表达欲和参与感。 吴俊介绍,为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后每期设立的议题都会提前发布,重点邀请与话题相关的青年公益组织参与,并进一步加强对讨论成果报告的二次传播。 不过,也有来自社会组织的参与者担心,仅仅观点的交流探讨可能演变为老生常谈的“吹水”活动,而失去宝贵的思想性和对行动的指导性。“大家在交流探讨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谈完之后却可能很少有组织或个人能够真正去应对和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在参加了3月份的集思会后,一名“微乐益”的志愿者说,“如何把讨论的内容有效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是值得活动组织者思考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活动的各个组织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吴俊表示,要让讨论得出的结论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中,帮助更多青年公益组织或个人感受交流成果。 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 公益组织不要“关起门来交流” ■专家点评 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提出,当前民间公益组织面临着几大挑战:第一,公益组织能力不足,无力参与社会议题;第二,公益领域的“精英意识”强大,草根NGO被边缘化;第三,公益组织间缺乏共识,联合的力度和广度均不足。 针对上述三大挑战,曲栋认为,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民间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培训着手:一是赋能培训,促进培训参与者在个人成长的同时思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其行动能力;二是专业性培训。 “羊城公益咖啡馆”属于“赋能培训”的范畴。曲栋表示,“羊城公益咖啡馆”就是顺应民间公益组织发展需求而诞生的平台,希望未来能邀请更多的企业、媒体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到这个平台中,“不要只是公益圈里的人自己关起门来交流,只有打开门,才能开阔视野并增添力量。” (责任编辑:曹子敏)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