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芦山地震中公益慈善组织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3-04-30 16:34 | 来源:新华网 2013年04月26日 10:42:48 | 查看:1249次

  新华网记者 陈元
  “信任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不要轻易地赋信于人,更不要轻易负了别人的信任。”原本用来揭示人与人之间相处之微妙的这句话 ,现在用来形容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自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与灾情、救援工作一道,中国各类公益慈善组织一直受到舆论强烈关注。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和民间公益组织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反应机制,救援灾区。与此同时,公众对于一些慈善组织在救援中的筹资能力、资金管理、形象管理、甚至细到一顶帐篷的采购价格、一张发票的开具,都投以极大的关注和监督热情。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与公众之间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频互动期”和“信任磨合期”。

  郭美美阴影

  2011发生的郭美美事件让中国公益慈善组织深陷信任危机的“泥潭”。在雅安芦山地震中,这名“小女子”的影响力仍然“挥之不去”。“慈善组织还能信吗?”“公众的爱心会不会又拿给郭美美李美美买爱马仕包了?”“我宁可自己费点力去邮局邮寄也不把钱交给他们……”类似的网言网语自地震发生后就持续散布在网络舆论场。不仅如此,网民还与媒体联合,以网络爆料、直接举报、组织调查等方式,直接参与到慈善组织灾害救援的一举一动之中。

  地震发生后42分钟,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其官方微博转发地震消息。然而,和接下来发布的多条赈灾信息一样,红会却收获了满屏的“滚”。20日,红会关于总会工作组正赶赴灾区“考察”的微博被网友痛斥“官气熏天”;21日,有微博怒斥,“红会领导大搞面子工程,撇下志愿者赶去接受采访”;22日,媒体在重灾区宝兴县拍摄的摆出“架式”号召募捐的当地红会工作人员,被网友斥为“要饭的”。

  一位在地震发生后跟踪报道中国红十字会的资深媒体人曾感叹,“老太太这几天不容易。”“老太太”指的是现年61岁的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地震发生当天下午,赵白鸽飞赴灾区参与红十字系统一线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她不得不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面对来自各个层面的质疑,甚至包括一些事后被证实了的无理的刁难。

  和赵白鸽有相同遭遇的还包括李连杰和他的壹基金,后者近年在网民中拥有较好口碑。芦山地震后,从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关系问题,到其收取管理费的问题,再到壹基金官方网站关于其独立性中英版说法不一的问题争议不断,李及其团队不得不一一做出说明。即便如此,也还是逃不过一些网民“壹基金会成为第二个红会吗?”的猜疑。

  此间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在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的两年间,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为重塑形象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恰如毁树之易与种树之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慈善组织还要继续背负阴影前行。

   “再也输不起了”的自救

  一个重要事实是,不管公众持何种情绪,突如其来的紧急救援任务和可以预期的庞杂灾后重建工作再一次将中国慈善组织推至台前,而多数慈善组织也将“420救援”视为向公众展示“革新后的自我”的一次重要机会。无怪乎一位网友感叹:“其实大可不必盯那么紧,他们(慈善组织)自己会管住自己的,因为他们再也输不起了!”

  除在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救援队伍和运送紧缺物资到灾区,中国红十字会于地震当日组成工作组赴灾区评估灾情,并呼吁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根据灾区实际需求科学、理性、有序组织救援。一些有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经历的人士和部分微博意见领袖发声,肯定红十字会此次表现“专业和理性”。

  23日,在地震发生72小时之际,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35家公募、非公募基金会联合发起的非营利性网站基金会中心网公布了国内66家基金会的捐款总额及善款流向。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说,面对灾难,中国民间不缺乏爱心和支持力量,缺的是对爱心的呵护。显然,账目公开、管理透明、确保每一笔捐款都向捐款人做出交代,是慈善组织对公众爱心最有效的“回应”。

  除了在组织救援和自我管理上“埋头苦干”,和公众频繁开展互动也是多家慈善组织“自救”法则之一。中国红十字会一度一日内4次公开回应网民质疑,并请第三方调查“不捐500万就不能进入灾区”、“虚开发票”、“浪琴表”等负面传闻,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事件多属谣言。壹基金李连杰也数度在其个人微博回答网民疑问。

  另据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王永透露,近期,中国红十字会还拟联合某互联网站以“向网民征集意见”的方式开展2000万元救灾物资的采购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原司长王振耀近日评点中国公益慈善界在此次救灾中总体表现时指出,“迅速进入角色积极赈灾的同时,更注重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舆论关切。”

  然而,是否互动增多、透明度增加就能挽回那些“爱心被伤到了”的人们?日前有关方面表示要重查郭美美事件,重查一个过去两年的事件是否能还慈善组织的“清白”?当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接下来的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任重道远,社会建设中来自基层不同群体需求凸显,慈善组织能走多远,能否实现自我救赎,相信很多人和记者一样“拭目以待”。

  危,还是机?

  25日9时,北京,某会议室,一场主题为抗震救灾、协同合作的讨论会正在进行,与会的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负责人、河仁慈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多家非政府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部分委员、国际组织和一些学者代表。此外,成立于芦山地震发生后、超过50家民间公益组织加入的“成都市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联盟”,其召集人郭红也出现在会议现场。郭红及其团队负责协调地震后涌入灾区救援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及企业救援队,通过互通信息、精准定位、分工合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救援中的盲目和无序。

  据部分参加会议的人士透露,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平等”、“协同”、“合作”、“有序”是现场被提及最多的词汇。

  在此之前,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针对红会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曾公开强调:“红会和所有慈善组织是合作伙伴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

   记者还了解到,被称为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日前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雅安灾区捐款1000万元,这也是迄今红会收到的单笔额度最高的捐赠之一。河仁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李萍25日向记者表示:“河仁慈善基金有资金优势,红十字会具备较成熟的项目实施能力,二者合作能更好的实现支援灾区的目的。”

  无论是红十字会的公开表态、河仁慈善基金抛出的合作“橄榄枝”,还是来自官方和民间慈善组织面对面的会商,这些都昭示着,以互通而非隔阂实现资源共享、以合作而非竞争形成最大合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公益慈善组织的共识。

  一位参加上述商讨会的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初步商讨,一个面向全国慈善组织,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合作以及资金透明、高效利用的全国性公益组织救援联盟,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立,“合作的意愿早就存在,雅安芦山地震是一个推动。如果这个平台成立,将改变长期以来公益慈善组织各自为战、效率不高的状态,实现各尽所能,互相学习、借鉴和监督,共同服务老百姓现实需要。”

  中国之大、老百姓需求之急,决定了中国的慈善组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决定了慈善事业也绝非一个人或某一个慈善组织的舞台,而是救死扶伤的平台。危急时刻,可能是危,也可能是“绝处逢生”的机会,希望“420雅安芦山救援”能成为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契机。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