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21 21:16 |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3年04月21日 | 查看:4312次
震中芦山县很多道路被毁,不少地方通信中断。李克强乘飞机在四川邛崃机场降落后,得知通往灾区的公路不太通畅。为节省时间,李克强马上决定乘运输救灾物资的直升机直飞震中灾区。他说,现在一切为了救援,要尽快赶到一线。
李克强首先来到县医院,看望这里收治的伤员,详细询问病人伤在哪里,现在感觉怎么样,家人情况如何。他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伤痛,党和政府会尽一切努力进行救治。当了解到在场的医护人员只能干吃方便面,没有热水泡,给病人缝伤口的线也不够用时,李克强对随行的地方和部门负责同志说,医生们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治伤员,一定要搞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和医疗物资供应。
随后李克强又来到灾情最严重的双石镇和龙门乡。这里大片房屋已成瓦砾,一批批救援队伍正在废墟上搜寻生命迹象。李克强冒着余震,攀上一处废墟,向救援人员了解下面还有没有人。他说,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看到李克强,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向他讲述地震时的情景和家里受灾情况。李克强认真倾听。他握着一位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不用担心,党和政府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们,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在龙门乡政府前的空地上,李克强召开了现场会,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他说,重要的是保证今天晚上有帐篷住,同时要注意防止因为余震或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得知宝兴县已与外界中断了联系,他当即要求救灾部队和相关部门尽全力打通道路、恢复通信。他说,四川有抗大震的经验,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灾难压不垮四川人民。
汪洋、杨晶陪同察看灾情。
李克强夜察临时安置点
新华社四川芦山4月20日电灾区电力恢复是李克强一直牵挂于心的事。他说,有了电,救灾工作就可以持续进行,受灾群众也会更安心。他要求电力部门在当晚9点前一定要恢复供电。晚上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一结束,听说一些临时安置点和医院已经有电,李克强说,马上去看看。
李克强很快来到芦山县中学,学校操场安置了许多群众,那里果然已是灯火通明,群众情绪安稳。在现场,正好遇上志愿者在搬运帐篷的支架,李克强停下来,一边侧过身子让路,一边说你们先走。随后他走进几个已经搭好的帐篷,询问这里的群众能不能吃上饭、喝上水,晚上有没有被子盖。县中学一位老师向他介绍,这里很多都是他的学生。李克强关切地问,学生受灾情况怎么样,孩子们的情绪还好吗。没等老师回答,围拢来的学生们纷纷说,我们挺好,我们不怕,请总理放心。李克强说,你们是希望和未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汪洋、杨晶陪同察看。
新华社四川芦山4月2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下午赶到震中灾区,仔细察看灾情后,晚上在芦山县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研究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救灾工作。
灾后的芦山,电力还没有恢复,会议只能打着手电召开。会上,四川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国家地震局、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改委、交通部等分别汇报了最新灾情和各方面救灾的进展情况,李克强对各方抗震救灾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他提出了6点要求。
第一,当前四川省首要的工作是抗震救灾,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生命最宝贵。今晚要进村入户排查,确保无一遗漏,有一线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要调集精干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重伤人员要及时向外转移,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保持运输畅通。铁道、交通等有关方面要全力以赴,建立帐篷、棉被等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尽快运抵灾区。灾区车辆要为搜救部队和医疗队让路,让“绿军装”“白大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第三,确保救灾物资和资金供应。根据灾区的需求,再增加2万顶帐篷,调拨800套活动板房,铁路、交通等有关方面要抓紧调运。明确受灾群众过渡安置补助标准,保障救灾和安置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四,防止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大震后余震频率高,灾区危房多,很多已成为站立的“废墟”,容易发生次生灾害。要组织专家抓紧鉴定房屋受损情况,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让群众避险。
第五,增派专业力量科学救援。要继续增派200名高水平的专业搜救队伍,今晚就要到达灾区,尽快进入搜救现场,科学施救,提高救灾的效率和效果。
第六,建立统一高效的抗震救灾指挥机制。这次抗震救灾动员范围广、投入力量大,必须形成统一高效的调度指挥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明纪律,科学调度和协调地方、军队、武警、中央部门等各方救援力量,形成大力协同、密切合作的机制。确保救灾既及时迅速,又科学有序。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