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5 15:02 |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3年03月20日08:42 | 查看:2080次
泊头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在50余年的时间里尽心尽力赡养着两位本家族的叔公公,从缺衣少食的饥饿年代一直走到现在,直到两位老人都已八旬。而在这漫长的劳作与付出中,这位名叫陈见荣的农家妇女,也由一位不到 20岁的“新媳妇”,成为一位74岁的慈祥老人。时光漫长,越发映衬出这份人间大爱的沉甸甸和“不容易”。
3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泊头市营子镇大二村陈见荣老人家的院子里,从屋里迎出来一位满脸笑容的慈祥老人。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农家老人却让四里八村的乡亲们提起时都纷纷赞叹:50多年前,刚刚嫁到婆家的陈见荣就开始照顾起本家族的两位叔公公,他们一位智力有些问题,一位是聋哑人,无儿无女。而这一管,就是50多年。陈见荣,也由当年的“新媳妇”,变成了74岁的“老婆婆”。
“这么厚的柳木板都剁漏了”
1958年,陈见荣嫁到了泊头大二村。这个家稍有不同,那就是她有位智力不太好的四叔公公。这位四叔就跟着陈见荣这一大家子生活。没过几年,这个家庭中又增加了一位“哑巴叔”,那是本家族远门的一位叔叔,是位聋哑人。
从那时起,陈见荣就承担起了照顾这两位叔叔的责任。当时最让她发愁的是吃和穿。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她不仅白天要到地里劳作,还得操心这一家子吃什么。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陈见荣就想尽办法,打野菜、拾白菜帮,甚至红薯秧子都成为锅里的食物……因为天天要在木板上用菜刀剁野菜,陈见荣用手比划着:“这么厚的柳木板,都剁漏了!”
至今想起那时的年月来,陈见荣都觉得恍如梦中,而最大的“后遗症”就是直到现在都别跟她提“菜团子”:“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吃那个了!”
除了操心吃,陈见荣还要操心烧的柴火,操心这一家子的穿。每天晚上除了推着石磨磨粮食,就是搓绳子、纳鞋底、缝补衣服,经常一忙就到半夜了。
现在也经常有人跟陈见荣感叹,说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好好养,你可倒好,养着两个本来没义务养的人。只要听到这话,陈见荣都会笑笑告诉对方,当年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家里多出这两张嘴都能撑过去,更何况后来日子越来越好?
50余载演绎人间大爱
如今,“四爷”和“哑巴爷”一个83岁,一个79岁,“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四爷”还经常“点菜”:今天中午吃包子吧。
老公公80岁的时候走的。临走前老人瘫痪在炕上,陈见荣伺候得屋里没有一点儿异味儿,老人含笑离世。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伺候老人需要格外付出一份耐心与细心,还得坚持住。陈见荣伺候两位本来没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更是得到了周围乡亲的赞叹。而陈见荣知道,这份长达50多年的坚持让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委屈。
有一次,“四爷”摔断了胯骨,躺在炕上动弹不得。这下可忙坏了陈见荣,不仅要操持着给“四爷”吃药、擦洗、换褥子,甚至连大小便她都得给伺候。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老人最后还是站了起来。“哑巴爷”心智也不太健全,脾气发作起来自己控制不住。有一次,他突然发作,抄起擀面杖就要打陈见荣,陈见荣慌乱之中奔出屋外,这事让她一直心存余悸。
但是,人心换人心。就在这一年又一年的照顾中,两位老人都跟陈见荣结下了深深的感情。几十年来,陈见荣几乎没回过娘家几次,为什么?一是因为家里这么多人需要她照顾,离不开身;二来就是“四爷”跟个孩子一样掉眼泪,他会到村口桥头等候她,直到天黑也不回家。
现在,陈见荣的老伴又因半身不遂而行动不便。陈见荣就这样又多了一个照顾、伺候的对象。
儿媳成老人得力助手
50余载时光转眼即过,陈见荣如今也是74岁的老人了,虽然她仍旧保持着“不着急”“不抱怨”的心态,但毕竟年纪不饶人,有些体力活儿她也“怵头”了。就在这时,儿媳成为她的得力助手,接过老人的“接力棒”,继续为几位老人劳累着。
老人的儿媳名叫解巨玲,因为丈夫是老师,除了工作以外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于是她便跟婆婆一起挑起了这担子。不仅如此,家里的15亩地和几百棵梨树几乎是她一个人在打理,男人的活儿女人的活儿她一个人全包了。
解巨玲说,她亲眼看到婆婆给老人们理发、洗脚,精心安排饮食,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是最好的教育。现在婆婆年纪大了,别的不说,揉面蒸馒头之类的活儿都很费力气,所以,她现在也只能留在家里帮着婆婆干活儿,再也不能像原先那样还能出去打打零工,“一天挣几十”了。
陈见荣的儿子王荣先说,他总也忘不了母亲年轻时受的那些累。现在他也有自己的儿女,孩子们只要回家,都跟老人们可亲了,还给老人们专门买蛋糕啊糖果啊什么的。在他看来,照顾这两位老人是他这个家庭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