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大营镇派出所范党育

发布时间:2012-10-06 09:15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8-11-17 09:02:27 | 查看:5008次

  提起10月23日的暗访,范党育(本版7月17日、22日、25日曾连续报道)生前的战友们、大营镇派出所的民警一开始还真有点“意见”。

  “原本通知我们,就是领着省里来的领导和记者在镇里找几户群众走访,可谁知一出门,说法变了,分三路,两路留在镇上,一路出镇,他们自己找人,我们民警一律不许下车……弄得比办案子还严。”

  虽说一时有点儿情绪,可是,负责领路的民警们心里有数。“‘真金不怕火炼’,指导员的工作是26年如一日干出来的,绝对经得起明察暗访”。

  “镇上没有他半句闲话”

  根据联合考察组事先的分工,来自《河北日报》、《河北政法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首先随手敲开派出所斜对角、马路边第一个院子的大门。

  出来应门的是一个挺有点知识分子风度的老爷子。“大爷,跟您打听个事儿——— 您老认识对面派出所原来的指导员范党育吗?”

  老人一愣。“当然认识。”“那您对他有啥看法没有,您平常冷眼瞧着这个人有啥毛病没有?”

  老人琢磨琢磨,说:“我还真有点意见。”“啥意见?”记者们一听神经紧绷起来。“他作为一个派出所的指导员,大小也是个领导,不够严肃,太爱跟老百姓说笑。还有他这不按时上下班的习惯……”老爷子板着脸说。

  怎么回事?“他这人整天往单位跑,天一亮就出门了,半夜才回家。有时候走到我们院子门口这灯底下,碰上找他‘了事’的,还能一聊聊半天。他媳妇都对他有意见,找我,‘大爷,你帮我说说他吧……’”

  话里有话。“您老这哪是提意见,分明是变着法夸奖他‘范大了’呢。”记者们“嗔怨”起来。

  老人笑了。“你们是记者吧?我是大营中学从前的校长张长武,上回《河北日报》写‘范大了’就采访过我,这回又被你们找上门来了,巧了。”

    记者们也跟着笑起来,说明来意。张长武老人一听,反而摇起头来:“你们要采访,找我挺合适;你们是暗访,我可就没有代表性啦!”

  为什么?“说来话长,他父母跟我是同学,她媳妇先是我学生,后来是我们学校的教师,小两口谈恋爱结婚,就是我给介绍的。他家就住我们这个胡同最里头,是我们大营中学分给教师的宿舍。我们住了十几年邻居,我的儿女都没在身边住,这么些年,我家有什么活,小育看见了,肯定帮把手……到最后,他火化,那骨灰都是我给收拾好装到骨灰盒里交给他儿子的——— 我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见证人。”

 说到这儿,一直爽朗的老人,声音沉了下去。看得出,老人对范党育感情很深。“我是真想跟你们好好聊聊这个人啊。好人啊……”老人深深地叹息着。“可这次不合适,你们这是代表组织来暗访,得找非亲非故的普通群众才行。去吧,你们只管可着大营挨家挨户地打听,这镇上没有他半句闲话!”

  “四川老板千里迢迢来给他送行”

  文字媒体的记者们跟张长武老人说话的功夫,来自省委政法委的考察组成员李理和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们已经来到了镇里的另一角。

  一路上,他们随机寻访了临街的几户住家,几家人介绍的情况都差不多:“认识范党育,可是没打过交道。就是整天在路上看见他,老是笑眯眯的,见谁都打个招呼,没架子。有时候看他骑个破自行车、旧电动车出镇,问问,又是下村去了……”

  口碑不错,可是,要是能遇上个打过交道、了解比较深入的人就好了。李理和记者们心想,信步走进了一个叫凤东皮草公司的企业。

  姓任的老板一听是问“范大了”,声音顿时提了起来:“认识,认识十几年了,真是一个好干部!”

  原来,1996年,这家企业与四川乐山某企业合资在镇上建厂。“四川老板刚来的时候,我们的厂房还挺简陋,连围墙也没盖起来,人家一看,有点担心,怕失窃。范党育当时是派出所所长,听说这个情况,马上带着干警来帮我们值夜班,加强保卫工作。”

  等到厂子建起来,四川老板与范党育也交上了朋友。“这不,5月11日范党育去世,第二天四川地震,我电话打到乐山问平安,说起这事。四川老板一听说他没了,专程千里迢迢赶到咱大营来给他送行。人家四川当时可是刚遭了大灾,你说这得是多深的感情啊……”

  “他给‘了’的‘事儿’数不清”

  “出镇往西,沿途碰上修汽车的、洗车的,我都喊‘停’。我一个人下车去问,都说没跟范党育打过交道,可一向都听说这个人不错。”省委宣传部协调组的赵剑锋是出镇暗访的考察组成员。

  一路向西,走出三四公里,碰见一个村,高庄。赵剑锋再次“叫停”,进村。

  找找村干部吗?随行的当地工作人员问。“我说不用,看谁家开着门就往里进。一进去,是两口子正在处理皮毛。一问,人家说听说过范党育这人,没打过交道,但口碑真是不错,肯给老百姓办实事。”赵剑锋回忆说。

  事实上,对范党育的暗访,早在今年7月本报进行报道时,我们就曾经悄悄地进行过——— 为了解范党育因公牺牲后群众自发送葬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甚至走访了枣强县殡仪馆。归属民政系统管理、自称与外界很少打交道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就曾经这样评价范党育:“听说真是肯给老百姓办实事。你想,从大营到我们这儿中间还隔着一个乡镇,可连干我们这行儿的都能听说,这个人肯定不赖……”

  暗访继续进行着,赵剑锋一行来到了卢家屯村。进村第一家,只有女主人在。问起范党育,女主人说知道这个人,没打过交道,听说不错。

  第二家,一进门也只有女主人,赵剑锋假说自己是北京来的,正好走到这儿了,想打听打听报上写的范党育这人咋样。女主人马上说,不赖。

  您打过交道?

  没有,一直听说。

  再把男主人请出来,说认识,当年范党育刚当派出所所长时就跟他打过交道,态度好,热心。

  连续走访了几户,反应都是如此。聊着聊着,有人记起前些年村里出过一起村民打架的事。“是范大了给调解的———‘了’了,再没听说过继续闹意见。这不,现在大家连当事人是谁都记不住了,不然还真可以给你找来讲讲经过——— 唉,他给‘了’的事那就数不清了。”

  事后我们从侧面了解到,村民提起的这件往事,也曾经是一件随时可能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兄弟,咱老百姓永远记着你”

  告别唏嘘不已的老校长,文字记者们随意走进了镇上一个叫“鑫意”的小饭馆。

  老板娘孔翔军告诉暗访的记者们,范党育生前经常在这里跟人吃饭。

  都是什么人?

  “看样子有时候是同事,有时候是熟人朋友,人不多,三四个人找个小间,要几个家常菜,几十块钱的事。说是吃饭,主要是说话了。后来猜想,多半有不少次都是给人‘了’事呢吧。”

  “吃完了谁掏钱?”记者们装作随意地问,一边又拿出采访时的技巧来套老板娘的话。“这个人是个当头儿的,听说又是正管你们餐饮行业的,吃完了签个单就完了吧……”

  “不是,都是个人掏钱!总是几个人抢着掏,而且通常最后都抢不过范党育……”老板娘马上回答。

  记者们满意地往前走,来到一家叫“凯优”的皮草厂,老板叫赵红良。一问,“照例”又竖起了大拇指。

  “镇上做皮草生意的这么多,范党育要想参个股什么的,那应该很容易吧?”记者们继续“套话儿”。

  赵红良直摇头。“镇上所有做皮草的我都认识,从没听说他在哪儿有股份——— 这话咱能拍着良心说!”

  第三次,记者们走进的是一家叫“美意”的复印店,老板郑凤西不无自豪地告诉假意复印材料的记者们,他这家店,当年是大营镇上的第一家复印店。

  “你们这儿最近出了个名人啊,‘范大了’,《河北日报》、《人民日报》都上了。”记者们把话头转到了范党育身上。

  “那是。他还是普通民警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他老上我这儿印材料啊。”

  那你找他办过事没有?

  当然找过。

  办得咋样?

    “头一回真满意,二一回不但没给我办,还把我给‘数落’了两句。”

  原来,老郑原本不是大营镇居民,1994年左右,为了经营方便,他想把自己的户口转到镇上来。“农村人,没经过事,不知该咋办,我就找他打听。他说这事儿政策完全允许,一步一步给我讲解得清楚明白,办得真顺利。”老郑至今感激不尽。“第二次是我儿子18岁那年,想结婚。”老郑想,范党育在派出所正管户口,又好说话,找找他,把年龄给改了吧。“可是他一口给回绝了,跟我说,违反政策的事儿咱不能干,还劝我,国家设法定婚龄自有道理,你让孩子们多长两岁、成熟点再成家立业,准没坏处……”

  虽然这次的事范党育没给郑凤西办成,可是郑凤西说,自己仍然念他一辈子好处。“兄弟,咱老百姓永远记着你!”

  当日,联合考察组历时6个多小时,行程数十公里,先后随机暗访当地各行各业群众五十余人,受访者除个别新近到大营镇的打工者表示不了解之外,其余对范党育一致好评。

  日前,范党育被确定为全省重大先进典型。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