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村支书出资亿元为乡亲盖楼

发布时间:2012-04-22 07:2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21日 01 版 | 查看:946次

“看到大家挨穷受罪,心里就难受”

  本报记者 韩俊杰 实习生 刘盾    

  “我保证老井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到位,各环节严格把关,按时交工,尽早让群众入住。”近日,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48岁的党支部书记刘庭杰向镇政府递交承诺书,保证个人出资1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全村1300多人明年住进新社区。

  “我是在苦日子里泡大的,看到乡亲们挨穷受罪,心里就难受。”刘庭杰说,由于家境窘迫,初中毕业后就出外打工,“我下井挖过煤,也当过‘倒爷’,曾把登封的煤贩到周口,再把当地的西瓜拉回登封卖”。

  刘庭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万元户”。1988年,就在村里人对他艳羡不已时,时年24岁的刘庭杰却决定回村竞选村委会主任。“村里的乡亲们还在受穷,我自己过得再好也不安心。”刘庭杰说,“家人强烈反对,有些乡亲说我傻,也有人怀疑我一个小青年能不能把穷村带富。”

  在反对和质疑声中,刘庭杰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村里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开始跑项目、跑资金、订规划。政府拨款远远不够时,他就发动村民集资。“为让大家放心,我把自己前些年做生意挣的钱全投进去了。我跟村民说,办村集体企业的钱,如果赚了大家共同分红;如果赔了,我按银行利息给村民付钱。”

  刘庭杰先后创办了水泥制板厂、钢窗厂、粉沙厂和耐火材料厂。他还带领村民们打井、修路、建校,改造村里电网,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引领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1990年,刘庭杰当选为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当年没水、没电、没路、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老井村,如今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铺通了水泥路,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在村集体企业发展的同时,刘庭杰的个人事业也突飞猛进。目前,刘庭杰个人的产业涉及煤炭、房地产、旅游等领域,资产达36亿元。

  然而,老井村的发展却遇上“瓶颈”。刘庭杰说,老井村地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工业;土壤质量不高,耕地又少,种地致富也难,“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早已‘空心化’”。

  2011年,参观河南新乡等地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刘庭杰豁然开朗。经过专家指导和调研论证后,刘庭杰决定开展老井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尽快让老井村人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设施、便捷服务。

  村民搬到新建社区后,原来的宅基地复耕,村里土地面积增多,可以组建专业公司打理,栽种核桃树等经济林木,发展生态农业,村民们每年可以拿土地流转费;大冶镇工业经济发达,村民到附近的厂矿打工,不愁没活干,或者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把一些有技术的村民送出去打工挣钱。“这样村民一手拿着土地流转费,一手拿着工资,收入更多。”刘庭杰说。

   按新规划,老井村整个基础投资和房屋建设预计耗资近亿元,这笔资金从哪来?对此,刘庭杰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当场拍板:“楼房安装电梯,社区配建老年公寓,暖气、天然气通到村里。所有的费用,我个人出!”

  今年4月6日,老井村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拆迁建设指挥部,两天就与需要拆迁的56户村民全部签订了协议。

  4月10日,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老井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方案确定。按照规划,老井村新型社区占地400余亩,今年完工14栋住宅楼,全村400多户村民预计明年整体入住。届时,整个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生态绿化等基础设施也将全部完成。   

  本报郑州4月20日电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