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26 08:3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年4月9日 第08版 | 查看:977次
■通讯员 郑玉婷 胡宇齐 缴蕊 吴婉秋
在网络时代里,即使你不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商界大亨,不是侠肝义胆的慈善事业家,你依然能够以“草根”的身份,践行公益。全民公益的新时代正在走来,“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伟人”,举手之劳,片刻时间,点滴善行。
“微公益”虽是一个新词,但对于身处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却一点也不新鲜,他们更愿意将这种公益行为归结为爱和善的本能,而不是某种严肃的事业。为了聆听来自大学生群体的“微公益”声音,本期作者走访了“小题大作”创始人王琛、北京大学振华支教负责人徐艺峰和北京大学爱心社“收衣服”活动负责人于瀛。这些活动要么旨在以青年身份打造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行善平台,要么是学校中耳熟能详的品牌公益标杆。这些“80后”、“90后”的学子,已经在众多的“微公益”实践中历练出对世事的洞察,他们在挖掘人性美好的路上前行并思考,升华了自己,引领了众人。
七嘴八舌“微公益”
“勿以善小而不为”
何为“微公益”?大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回答是:微小的公益行为。作为一个新近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汇,“微公益”的完整内涵常常需要人们揣测:是指公益主体的微小?是指公益效果的微不足道?是指公益影响的微弱?
“小题大作”创始人王琛认为,“微公益”应该是一种兼爱众生的人生态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对这种生活理想的精辟概括。正如李宗盛《凡人歌》中的自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俗世凡人们自顾不暇,似乎唯有“独善其身”,至于兼济天下就只能留给“圣人”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微公益”冲破了每个人狭小的生活圈,大家发现自己的举手之劳也许就能雪中送炭。“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小的事情去改变世界,累积起来则是大善。”王琛如是说。
善虽小,但为善无小事。“微公益”就是要让一点一滴的“善”汇聚起来,形成一股温暖的洪流。爱心社“收衣服”活动负责人于瀛认为:“有的人可能是全身心地投入公益,把它当成事业,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把它当成事业。仅依靠那些把公益当成事业的人去做公益,又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抽出细碎的时间,将行善视为非主业的‘工作’。我相信,如果你尽力的话,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
有利有弊的运营平台
“微公益”虽是民众自发的、从身边做起的善举,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一对一的公益即使可行,也不得不面对效率低下的硬伤。因此,社会上针对“微公益”的平台建立起来,旨在铢积寸累,为广大草根阶层提供爱心传递的通道。平台网站的介入也使得资助方与受助者的互动更为频繁和透明,加强了公益事业的群众影响和舆论力量。
平台的建立意味着“微公益”从最初零散、随意和无秩序的模式一跃变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公益实践,这自然是“微公益”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此“微”是否仍是彼“微”?运营平台有没有改变“微公益”的性质和内涵?
振华支教的负责人徐艺峰认为:“我们的支教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但如果形成体系,就必须要有系统性规划。而一旦有了这个系统性规划,就很难说它属于‘微公益’的范畴了。”支教队曾一度遭遇人员流动频繁、凝聚力不足的困境,但徐艺峰认为这就是“微公益”的固有缺陷和特点,既然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又何必强求“好人”做到底?
许多大学生和徐艺峰的看法一致,认为“微公益”不应该掺杂运营的元素,平台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微公益”的内核。“草根、平民也是群体的概念,而不是个人。但一旦个人组织起来变成群体,又必然会涉及刚才讲的体制问题,所以‘微公益’的发展还是有它的困难。”徐艺峰补充道。
微公益究竟需不需要平台的支持?没有平台的“微公益”究竟能走多远?对这些问题本来也没有标准答案,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微公益”似乎借助平台的一臂之力获得了更广泛的参与和关注。“小题大作”创始人王琛就觉得微博是其开展工作的一件利器:“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微博本身就是很好的传播方式。”王琛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微公益平台,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不论是网页端还是手机端,只要你想到可以用片刻时间做公益,你就会想到我打造的这样一个平台。这是一个宏观的愿景”。
“微公益”面面观
“忘”了正在公益
《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每演示一遍就问张无忌看清楚没有,又问忘记没有,如是数次,直至张无忌最终回答:“全忘了。”忘记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忘记招式,便无招胜有招;忘记公益,则处处皆善举、时时不慈悲。
在和振华支教负责人徐艺峰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的一个回答竟让大家感动良久。当听到支教经历其实对大学生的简历和未来求职助益不大时,我们问道:“那你们其实是完全利他的了?”徐艺峰听罢一笑,竟反问:“我们有那么高尚吗?”随后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是为了以后让自己的简历好看。和孩子打交道本来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可能一开始就是觉得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之后你就会全身心投入去做,反而不会想太多。”
对于徐艺峰来说,公益已不再是停留在宣传材料中抽象又高尚的概念了,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周五去给振华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上几堂兴趣课,课余时间再和学校的老师们聊聊教学方法和改进措施等,徐艺峰在一年的支教生活中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爱心社“收衣服”活动的负责人于瀛也有同感,他到石景山区城乡结合部进行回访的时候,发现学生们的旧衣服竟然能帮助农民工解决穿衣的大问题,心里温暖极了。“你到了那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这么不一样,有很多人是需要你去帮助的。你帮助了他们,心里就有那种满满的感觉,像找到了根基一样。”
爱心社中还有“资助部”,学生们给山区孩子们打电话一般都是询问最近学习的状况,问资助人有没有收到汇款。“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和那些孩子成为了好朋友。他也会关心你,会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了?’,那一瞬间觉得真的很温暖。”于瀛感慨道。
心存社会责任感
王琛认为“微公益”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公民应该了解自己对社会的基本责任,而“微公益”正是这种社会责任的外在体现。
在王琛看来,“微公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社会责任意识之集体觉醒,人们开始将眼光从狭小的“我”身上移开,而投向广大的其他社会个体,并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比如做到诚实纳税,甚至是杜绝随地吐痰,哪一件关乎公众的事情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微公益’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却能聚集起人们正向的力量、向善的精神。”
社会责任感几乎成为“微公益”的代名词,“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学子们更是将践行“微公益”视为自身责任意识的证明。
高校“微公益”形式
打造平台吸引目光
对于“小题大作”的项目,王琛介绍说:“‘小题大作’牵扯到了企业、公益项目还有大众三方,所以我们要兼顾这三方的需要。企业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要企业去支持我们的项目,去参与,去做一个公益营销。”
王琛最近几个星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跟企业沟通,征询他们的意向,为他们设计公益营销的策划和整体的公关方案。在“小题大作”的“微公益”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和中国平安开始了合作,网页醒目地提示:“所有用户每回答对20题,中国平安将向‘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希望工程项目捐赠一棵树。”
王琛认为“微公益”的开展必定需要社会资源的投入,尤其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获得实力雄厚企业的支持更是关键。“企业本身做捐赠是没有宣传的,这种模式可以把捐赠跟宣传结合,本身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帮他们想更多方案,这对于‘微公益’平台的持续维系很重要。”
“小题大作”的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网民做题、企业资助、平台沟通。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们通过回答一定数量的题目,使企业兑现自己的公益承诺,而平台作为活动的中介,既帮助网民们实现“微公益”的理想,又协助企业进行公司宣传,可谓一举两得。
“小题大作”是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它突破了学生群体的狭小生活圈,而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群体。在谈到项目运作中的困难时,王琛认为联系企业是最艰难的,“你要打不止一百个电话,打通找到人很难,找到人愿意听你讲又难,听你讲完愿意让你发邮件给他很难,发完之后愿意回复你巨难,愿意跟你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困难重重,“小题大作”项目组的成员依然风雨无阻。在他们看来,这种模式的“微公益”前景光明,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扎根广大学生群体
与“小题大作”项目的初衷不同,爱心社“收衣服”活动一开始就将目标群体设为高校学生。为了让“收衣服”活动运作更规范,爱心社的负责人在北京范围内寻找公益机构,最后“同心希望家园”的理念打动了他们。作为农民工发起的组织,“同心希望家园”希望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让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们感受到异乡的温暖。
爱心社“收衣服”活动的合作对象是“爱心超市”,社团定期组织衣服捐赠活动,范围覆盖北京大学的主校区和畅春新园等,宣传期间在北大未名BBS上发帖、印海报、发传单,挨个宿舍进行宣传。同时于瀛要和“爱心超市”联系,让他们派车来拉衣服。于瀛说:“北大学生捐赠的衣服质量大都很好,适合各种年龄。尤其军训的衣服,工友们特别喜欢。”
将社会的需求引进高校学生们的公益实践,爱心社“收衣服”活动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项品牌活动。有些学生在换季整理衣服时,就常念叨:“爱心社怎么还不收衣服?”学生宿舍楼的楼长们对此事也格外支持,每到收衣服的日子,楼长就会腾出告示板,让“收衣服”活动能广而告之。
高校“微公益”困境
参与人员变化快
尽管高校“微公益”获得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每个项目表面上都办得有声有色,但其中的难处只有这些负责人最清楚。徐艺峰说:“支教队伍中除了5个人之外,其他人员都在变化,不停地换。这就存在怎样维持流动性很大的队伍长期、高效工作的问题。”
人员流动性大,是高校“微公益”实践中很普遍的问题。由于不存在必须行善的压力,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多少带了几分随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则不必勉强。这对于组织者来说,团队的不断解构与重组意味着很大的运行成本,成员管理成了“微公益”社团的一大心病。徐艺峰介绍说:“我知道以前很多院系都有支教活动,但大多没有坚持下来,其实还是一个如何持续下去的问题”。
宣传推广不如意
除了持续性的问题,“微公益”社团还面临宣传与推广的困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公益项目的负责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但效果常不尽如人意。王琛说:“项目一开始宣传得比较猛,会很有新意,朋友们也会帮着扩散。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扩散的能力肯定会变弱,所以现在我们要找到更好的方式。”
为了找到效果更持久的宣传渠道,王琛想过很多方法,比如写软文、拍纪录片、接受采访和跟媒体合作等,但他最推崇的还是近来流行的微博。微博传播成本低、速度快,但也存在问题。你用什么方式能扩散出去?不是每个东西都有病毒营销的特质。所以我们怎么样能扩散出我们这个圈子?从学生这个圈子冲出去其实很难。”
创新突破口难寻
宣传之外,找到“微公益”活动的创新突破口也是一个困难。爱心社的于瀛说:“‘收衣服’的活动已经比较成熟了,一个个负责人就这样接下来、做下去,但是不知道能有什么创新,似乎陷入了僵局。”
“变则活,不变则死”,对于品牌“微公益”活动亦然。找到公益项目的突破口,是高校“微公益”获得更多关注和参与的源头活水,但是受制于高校学生在经济条件、活动范围、知识结构和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高校“微公益”的创新便显得步履维艰了。
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上的热情超乎社会的想象,他们行善却不愿拔高自己,“微公益”在他们那里不过是爱与同情的本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成长、成熟,挥着汗水,也流过泪水。高校“微公益”的点滴,令人动容也发人深省。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口号:“微公益”,爱并快乐着!
让培养良好公民成为教育首要目的
■郭九苓
“微公益”不是简单的某种活动,更像是一种“潮流”,既适应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定位,也符合世界范围内的“环保”、“博爱”、“地球村”等共同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认同与支持。
“微公益”直观的理解是“微小”的公益活动,然而它却有更深刻的教育、文化及社会内涵。古人早就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其实是和谐社会的处事原则。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各人关注各人的事业与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与隔离;另一方面,各种社会矛盾也远比过去的农业和工业社会更纷繁复杂,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交流沟通,互相关爱与帮助。“微公益”有慈善的一面,但在传统的慈善工作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被帮助”的一方,“帮助者”往往带有“奉献”、“高尚”的光环。这虽然有“榜样的力量”,但“被崇高”有时会把更多的普通人、平常事拒之门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一个社会来说,一两个英雄、几件壮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以平常心做本分事,才是和谐社会的真正基础。
过去我们经常说教育是为了培养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人,现在则更多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事业成功。教育的追求可能会随时代有所变化,但教育的根本目的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教育要培养具有渊博知识、敏锐思想和健全人格的人。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说过,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无论是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莫不以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很多发达国家大学入学更把社会服务作为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实践也充分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服务工作可以锻炼自己、服务社会、节省国家开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从小就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与追求自我认同的思想。“微公益”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而更多地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一种作为社会和世界一个重要成员的立场,甚至一种人生观和思维方式。
责任激发能力。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良好社会公民,也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如何“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如何培养良好的公民?普遍的能力要通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去实现,人格与道德的养成也要借助具体的行为潜移默化。笔者认为,高校“微公益”或许不是唯一的,但至少是一种很好的人格教育方式。
“微公益”一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有网络记载的个人“微公益”档案或日记。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以“微公益”方式生活,当你临死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你曾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努力过。
(作者系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教授、高工)
“微公益”大事件
铅笔换校舍
广州的梁树新在微博上向网友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学校里的60多名孩子使用着30多年前的旧课桌,学校围墙已经坍塌。他在微博中写道:“佛丁村小学有三个孩子寄给我他们用过的铅笔,和网友们交换任何物品……将物品进行爱心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援建佛丁村小学校舍。”
消息发布半个小时后:网友“路人甲”用一块巧克力换走了其中一支铅笔;
随后,这块巧克力被一个电饭煲换走;
很快,电饭煲又被打印机换走……
微博消息发出的当天,一位法籍华人网友成为最后一名参与者,他参与交换的是一件AC米兰足球队队服。
活动通过无数网友的爱心接力最后筹得善款15万元,钱款陆续汇入广西昭平县走马乡的佛丁村小学……
“午餐计划”
“午餐计划”是“微计划”正在进行的一项微公益活动。活动起源自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报道:贵州省黔西县建中乡红板小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因路途遥远和家庭困难吃不上午饭。能吃上的大多是没有任何菜的白米饭。“午餐计划”是指:购买一份5元的午餐,就能多让一个孩子吃上午饭。当然,大家买的午餐是一款虚拟的爱心产品,卖午餐得来的所有款项都将专项用于“午餐计划”。在发起活动不到一个月时间,红板小学的学生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
“微计划”团队与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专项基金“微基金”,目标是筹集1千万元社会捐款,在贵州山区小学增设更多的免费午餐供应点。
微博换米
打开“茶缸”的页面,在“爱心米活动”处有这样的解释:“每增加一位注册会员,网站就会捐出10粒米,2500粒米约等于一两米,13亿粒米约等于26吨米;13亿粒米是什么概念?13亿粒米能让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
网站创建者杨明介绍,“茶缸”会自动统计会员的注册、发微博等行为。每当统计捐米量达到5公斤后,专门的爱心米小组就会去市场买回一袋等量的米,再通过与慈善机构合作捐给贫困家庭。一年里,“茶缸”已捐出将近500公斤大米。(李薇薇 整理)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内蒙古2012-07-09 21:12:36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