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事龙年心声 那些第一次让中华文化走的更远(5图)

发布时间:2012-01-23 07:3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1-20 | 查看:1550次

盘锦艺术团的精彩表演。

第一批3D电视人。

欣赏莆仙戏的法国观众。

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

  第一次,饱含着新鲜,更意味着开创;第一次,怀揣着忐忑,更孕育着希望。很多的第一次,在兔年发端,在龙年发酵。

  第一次远赴海外演出、第一次引进国外作品、第一次转型企业运作、第一次制作3D节目、第一次踏进国家大剧院……这样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汇聚在文化的土壤里,不息地生长着。这是文化自我蜕变、自我新生的支点,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现。

  第一次,也意味着风险,但只有更多的第一次,才能激发文化活力,牵引文化前行,实现文化强国。

  陈明骏:第一次获得《百年孤独》版权

  “我们实实在在进步着”

  去年5月底,被正式授权的《百年孤独》中文版在国内出版发行。在该书的首发仪式上,一些专家评论,《百年孤独》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中文版,总算圆了一些爱书人的梦,也为中国出版人长了一口气。

  原来,《百年孤独》一直未曾出售中文版权。马尔克斯在上世纪曾访问中国,当他在街头书店闲逛时,看到了柜台上赫然在售的自己的作品《百年孤独》中文版,又惊又怒,这才有了他离开中国时的那一句气话:“就是死后150年,也不出售作品的中文版权。”

  当南海出版公司旗下的“新经典”终于买到《百年孤独》的中文版权,重新翻译、正式出版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年。

  “2002年新经典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向马尔克斯的代理人、被誉为‘拉美文学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的卡门·巴尔塞伊丝提交引进马尔克斯作品中文版权的申请,但是这个申请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新经典文化公司总经理陈明骏介绍,“我们的努力到了2008年的时候,终于有了结果。当时我给马尔克斯写了一封信,中间说:正如当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师向海明威致敬一样,我们正隔着太平洋高喊着大师向您致敬。我们相信,如果听到了,您一定会像海明威那样挥一挥手,大声喊道:‘你好,朋友!’——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机缘巧合,不久之后,我们收到了卡门的正式回应。”

  据陈明骏介绍,办事认真的卡门在正式授权之前,还专门派人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暗访当地的出版机构与图书市场。结果似乎令他们感到很满意,不久之后,就开始与新经典进行深入洽谈。

  从当初马尔克斯发誓不卖作品中文版权到现在《百年孤独》中文版在中国各大书店正式发行,这中间当然离不开中国出版人的努力,但是更大的原因,则得益于中国出版环境的不断改善与国人版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陈明骏说:“最近20年来,出版业界已经有了很强的版权共识,未经授权擅自出版他人作品的行为基本已经见不到了,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

  陈明骏表示,当前,相对于传统图书出版,电子图书、网络传播方面的版权保护意识显得比较薄弱,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加大监督与引导的力度。“比如今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百度文库侵权事件,就需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如果单靠一家出版社或一个作者,几乎是无力进行基本的权利维护的”,陈明骏说。(记者 张健)

  李晓彪:第一次成为企业人

  “半年多来忙得连轴转”

  快过年了,盘锦艺术团上上下下忙得团团转,团长李晓彪更是连轴转,全团都在北京演出,以至于记者的采访都被分割成几次,断断续续才完成。

  李晓彪说,先是在2011年12月4日,参加了由导演张继刚执导的《文娱十年影响力颁奖晚会》演出;接着12月22日又参加《北京喜剧颁奖晚会》;今年1月6日,参加了《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1月14日又参加了《北京环球春节晚会》演出;1月15日,参加了北京“海外春节晚会演出”。

  “盘锦市艺术团前身为盘锦市歌舞团,成立了26年。在2011年6月25日,艺术团才转制为企业,剥离了事业单位身份。”李晓彪介绍“我也第一次成了企业人。”

  李晓彪说,盘锦市艺术团自改制以来,建立新机制,闯市场,换思路,创名牌,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广大城乡群众,紧紧追赶吉林歌舞团、三亚歌舞团等著名艺术团体,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歌舞团之一。

  以前等财政的钱演出,没有好戏收入也低。现在为适应市场需求,频繁往返于北京和盘锦两地,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改变现状,提升演出质量。

  从一支小型演出队伍到发展成为一支初具规模的由100多名演员组成的演出团体,一路走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期在演出市场中崭露头角更是可贵。李晓彪说,现在打开了知名度,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在演出市场上正向高端发展。

  2012年艺术团拟筹备和打造两台原创音乐剧和歌舞剧。一是围绕享誉国内外知名美景红海滩、芦苇荡进行创作的《鹤乡恋》大型音乐剧。二是力争与大型企业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打造一台具有文化底蕴和企业内涵的舞台剧。通过创作与演出的实绩,获得财政和更多演出项目的支持。同时兼顾市场融资助力,扩大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记者 何勇)

  王茜:第一次拍3D节目

  “新鲜感让我们乐在其中”

  3D电视,在这个元旦拉开了试播大幕。对于电视人来说,这是中国电视第一次和世界一同起跑。

  王茜,《健身舞起来》的制片人。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近20年的她,坦言对于3D电视节目不是“不太了解”,而是“根本不了解”。

  “那天,我刚要开录2D的节目,就被频道主任叫去开3D节目的会议。”去年11月18日,这个日子,是王茜与3D的第一次“相遇”。而在那一天,央视在3D领域还是“一穷二白”,没有专门演播厅,没有摄像器材,没有后期制作设备。

  2012年1月1日的播出日期不能变更,对3D录制一无所知的现实客观存在,王茜和她的团队就这样硬着头皮,上了火线。

  3D和2D,看似只是一个数字的增加,但却是整个架构的颠覆。镜头的切换,摇臂的运用,这些都是让一个舞蹈节目富有节奏和观赏性的必需镜头语言,但在3D的世界里,这些技法遭到了全盘“否定”。

  “在3D的拍摄中,我们突然成了‘哑巴’。” 过于剧烈的3D效果会让观众产生不适感,所以为了安全起见,3D节目不允许切换镜头,不允许单独镜头的推拉摇移,发现这个问题时,王茜确实有点懵,不知如何继续下去。

  重构镜头语言,成了王茜的唯一出路。架轨道让镜头移动,立把杆增加景深。“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困难,但却也是很兴奋的事。”王茜认为,新鲜感反而让他们乐在其中。

  当第一场3D节目拍摄完成后,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这一幕,王茜记忆犹新,因为这是希望的起始,“幸好节目出来后没有闷突突的,幸好导播、技术、摄像的协调还算顺利,这让我们觉得3D是可为的,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失败了怎么办?观众不买账怎么办?面对3D的前景,王茜的想法很务实:“你只有把东西做出来,才知道它的优缺点,才能知道观众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你也才有可能把它做成功。”

  “既然3D电视应运而生了,我们就要把它‘生’好。”这种心态,被王茜调侃成“活下去”的前提。

  王茜的自信,并非如此飘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转播,就已经有不少用户提出了3D的要求。而在国外,体育节目、大型晚会节目的3D版本也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在很多专家看来,3D,确实有可能成为促进媒体生态重新洗牌的利器。(记者 杨旭)

  张挺:第一次出国演出

  “走出去更觉得莆仙戏珍贵”

  兔年岁末,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福建仙游鲤声剧团带着莆仙戏《白兔记》惊艳法国观众。12月2日,作为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的表演之一,莆仙戏以清悠婉丽的声腔、真切动人的表演折服巴黎蒙福尔特剧院的上千名观众。

  此次巴黎中国戏曲节,鲤声剧团是受邀的唯一县级剧团。首次走出国门,小小剧团便登上世界艺术之都的大舞台,最终斩获“最佳传统剧目奖”,仙游鲤声剧团团长张挺表示“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源于晋末的莆仙戏,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固本守元是我们的坚持,现在的表演仍保持着千年前演剧形式。”张挺说,现在一些戏剧慢慢被同化,莆仙戏对自身特色的坚守,是它的最大优势和魅力。

  纵使自信,头一回“走出去”还是让张挺担心,会不会有人来看莆仙戏?法国观众能不能看懂莆仙戏?表演结束后持续近半小时的掌声让张挺吃了“定心丸”,当天,要价至少33欧元的门票被一扫而空,来看表演的绝大多数都是白皮肤蓝眼睛的法国人。

  让张挺“想不到”的,除了法国观众的热情力挺,还有他们对中国戏曲的痴迷与专业。为了让法国观众更加了解莆仙戏,表演前鲤声剧团特意举办了关于莆仙戏的讲座,吸引了400多名听众,“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观众还争抢麦克风提问。”

  “走出去才更发现自己的珍贵。”谈及头次出国表演,张挺说感触最深的是感动与鼓励,“这次出国让我们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做好莆仙戏,不仅是为中国文化坚守阵地,也是为世界文化作贡献。”

  张挺坦言,过去的一年剧团并不轻松。莆仙戏知名度不高,受众相对也较少,剧团不得不奔波于农村的各种“野台子”之间,“为了生存,演员们有时候一天得唱两场,更没有精力去磨练精品、培训新人。”

  “兔尾巴”的这次“走出去”,给了剧团新的动力。在即将到来的龙年,张挺期盼鲤声剧团能真正“鲤鱼跃龙门”。

  得益于政府新增的财政补贴,剧团今年将开办莆仙戏艺术培训班,“我们将采用以团带班的形式,为莆仙戏培养后备人才,目前初步招收了100人。”张挺说。同时,剧团也在积极创作新剧,“一方面准备重新编排传统经典剧目,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创作现代感强、接近青少年的新剧。”此外,莆仙戏的推广也被排上了日程,据张挺介绍,剧团准备在中小学校进行巡演,还将赴香港演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莆仙戏,让这门传承千年的艺术永葆魅力。”(记者 钟自炜)

  杨波:第一次走进大剧院

  “还要带闺女去听场音乐会”

  1月17日晚,杨波开车驶过天安门广场,乘客是位外地姑娘,透着车窗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指着天安门广场西边临街的一座巨蛋形建筑物,她好奇地问杨波:“师傅,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国家大剧院,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上个月我还进去参观过。”杨波一边回答一边略微转头看了一眼窗外。

  收回目光,杨波有些遗憾地说:“但我那次参观时间太短了,只看了一些小演出,还没正儿八经地在里面看过戏呢。”

  2011年12月22日,作为北京首汽集团出租车司机代表之一,杨波被邀请参加大剧院的年度“公众开放日”活动。这一天,是国家大剧院的4周岁生日,也是杨波第一次踏进这样的“艺术殿堂”。

  “以前开车走长安街,路过国家大剧院时就往窗外望一眼,只知道是个挺了不起的建筑,也送过乘客去看演出,但我自己从来没进去过。”2011年12月22日,33岁的杨波,不再与大剧院“擦肩而过”。

  那一天是冬至,不到9时,早晨的太阳还没有散去夜的寒冷,杨波提前来到大剧院。没想到,北门口已经很热闹了,等待入场的人们早早排起几条长龙。

  走进大剧院,杨波偶遇“穿越”而来的剧中人,着实惊艳:放低车架的黄包车夫、招呼喝茶的饭馆小二、还有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里的“活体铜人”,让他重温了老北京“那时的风光”。

  兔年的这个第一次,他整整和艺术“亲密接触”了4小时。看了哪些公共演出?他不记得了;演出由哪些艺术大家创造?他也不知道。刻在他脑海里的最深印象是:“参观的人太多了。还有,时间太短,来不及仔细看。”

  4个小时,不短的时间,但对于杨波来说,远远不能“解渴”。“因为工作的性质,平时的文化生活不是特别丰富,工作之余就是休息,或是在家看电视、电影,很难有机会走进国家大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

  “草草参观,了解得还不是很细。”杨波频频表达自己的遗憾,“我还要再找一天,约上几个朋友,慢悠悠地逛逛大剧院。”

  他也不满足于公共演出,“这次只是走马观花地欣赏了几个小型演出,不算真正看上了大戏。”参观结束回家后,他就在2012年的计划表里加上了一条:带着9岁的闺女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

  “孩子喜欢音乐,我也希望能尽量丰富她的文化生活”,杨波坦率地说,自己和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艺术,但“多看多听,多知多懂总是好的。”(记者 陈星星)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