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8 08:27 | 来源:新华日报 2011-11-17 第B01版 | 查看:1283次
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转为提高发展能力
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对其进行了解读。
范小建说,截至2010年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全面完成,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我国的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白皮书指出,十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有: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0.2%下降到2.8%,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2010年,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6元增加到3273元,年均增长11%(未扣除物价因素)。同时,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加强,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范小建表示,虽然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首先,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到2010年扶贫对象268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8%,比例虽然不高,但规模不小。如果参考所谓“国际标准”,规模会更大。
其次,特殊贫困矛盾突出。特殊贫困现象在西部地区,主要是集中在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在中部集中在老区和山区;东部有少量的连片贫困区,主要是内部发展差距问题。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是扶贫任务最艰巨的地方。
同时,返贫压力也很大。在我国现有贫困人口当中,有2/3属于返贫性质,十分脆弱,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市场冲击成为返贫的重要因素,经济波动对贫困地区影响很大。同时,中国现在的贫困人口,相当一部分分布在自然灾害相当严重、生态非常脆弱的地方,而且防灾抗灾能力相对不足,在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情况下,这些人很容易返贫。
还有就是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贫困凸显问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到3.23:1。同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10年农村内部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7.5倍。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同时,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不小。这些问题越来越引发我们的困扰与担忧。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