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能否成为社会常态? 专家建议健全见义勇为奖励机制

发布时间:2011-10-29 00:17 | 来源:信息日报 2011-10-25 02:07 | 查看:1411次

  本报南昌讯 记者袁思东报道:虽然发生在南昌的农民工抬车救人事件刚好反驳了“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有关道德滑坡的说法,但社会更应借此次事件反思存在的不足。如,如何看待此事件引发关注背后的社会因素,如何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等。为此记者采访了我省著名社会学家王明美。

  热心救人应成社会常态

  王明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该宣扬这19名农民工(目前找到19人)的事迹,为人们树立榜样和楷模。同时,不能因为这次救人事件而掩盖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瑕疵。

  “相信人们会看到公交车上发生的不给老年人让座等现象,还有媒体经常报道的肇事司机逃逸事件等。实际上,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文明甚至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所以社会更应通过此次事件反思,如何让这类见义勇为行为成为常态?”

  应更多关心农民工

  这次抬车救人的事迹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与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相关联之外,救人者的身份也是一大原因。因为此次事件,让更多城市人对农民工多了一份尊重和钦佩。

  “在赞扬农民工见义勇为行为的同时,不能忽视当前社会中歧视农民工现象依然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时,农民工在城市遇到的诸如子女求学、就医等问题,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王明美说。

  王明美还表示,政府、社会不应该在他们救人时才“肃然起敬”,而过了这个时间段后又回到原点。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关心这一群体,并拿出实际行动。

  另据记者了解到,22日,由江西省总工会、南昌市总工会、西湖区总工会组织召开的“西湖区农民工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对丁公路街道余干农民工工会和其中的14位农民工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建议

  应当健全见义勇为奖励机制

  王明美认为,除了奖励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健全见义勇为机制,如出台措施让见义勇为者的家属获得更多实质性的经济支助和社会保障,让见义勇为者无后顾之忧等。

  “如果相关部门还能保障见义勇为者子女的求学、就业及老人就医问题,我想,见义勇为者会越来越多。”王明美如是说。( 大江网-信息日报 )

(责任编辑:王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