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OM”模式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1-10-10 09:47 |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6-17 23:25:46 | 查看:1382次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何海宁

  “安全帽”、“可口可乐小组”在探求发展模式,既能监督企业社会责任感,又能合法保护自身权益。香港的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英文简称SACOM)成立于2005年,主要由大专师生组成。它近几年关于玖龙纸业、新世界地产的调查行动,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记者采访了SACOM主席、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梁柏能,希望能有借鉴意义。

  南方周末:SACOM的成立初衷是什么?

  梁柏能:2005年迪士尼乐园在香港建成,宣传很厉害。一些长期关注香港发展的学生组织有一个讨论:迪士尼说得那么梦幻,是不是没有问题?我们就把目光对准了它,在内地找到它的一些工厂。在一个印刷故事书的厂里,我们发现每个星期都会出现断指的安全事故,同学们很震撼。我们做了调查,开新闻发布会,到迪士尼门口抗议,还通知了美国、澳大利亚的社会组织,引起很大震动。

  后来,我们觉得应该有一个组织,长期关注劳工问题,而且要募捐,请正式工作人员。所以就成立了SACOM。

  南方周末:这4年来,SACOM是如何运作的?

  梁柏能:我们注册成为非盈利有限公司。主要是因为如果企业控告,我们败诉了,可以宣告破产,经济损失会比较小。如果是NGO,就不能这样操作了。

  我们每年都要给政府财政报告,提交详细的章程。有一个执委会,8至10个人,大部分是研究生。每个月开一次会,决定关注方向、募捐。有两个固定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还有一群关注我们的大学生。如果有活动,一些大学学生会会和我们合作。我们规定执委会由志愿者组成,不领工资,只有两个工作人员需要薪水。

  我们需要的资金很少,每个月不到5万元港币,跟一个助理教授级别差不多。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和民间团体捐款,还可以争取老师支持,申请项目。执委会和大学生会员就是监督机构。

  南方周末:SACOM能坚持下来的外部支持是什么?

  梁柏能:关注社会道德的志愿者和关注农民工的大学生,还需要开明的社会制度,支持我们的行动,而且需要独立的媒体介入,我们这样的民间监督力量才能进行下去。

  南方周末:具体到维权事项,SACOM是如何行动的?

  梁柏能:我们会邀请一些大学生参加讨论,利用寒暑假去工厂找工人访谈。接着起草调查报告。我们会研究企业宣传策略,比如迪士尼宣传很梦幻,电脑宣传是人类的未来,我们就利用它们的宣传策略去监督企业本身。

  然后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前没有上网,后来就发给媒体和上网。调查新世界地产时,我们到北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后来还和北京的志愿者开经验分享会。我们不只是想批评企业,更希望能和企业对话,希望它们能开放工厂,让第三方监督力量去农民工那里宣传法律知识。

  也有一些报告发出去后没有影响,我们就会向欧美的品牌企业施压,让它们去监督工厂,改善工人生活。

  南方周末:你们遇到发展的难题吗?

  梁柏能:我们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对品牌企业提出批评容易,但长期的解决方案很困难。我们把问题点出来,久了也很无奈。企业把责任推给工厂,工厂说这是普遍现象,把责任推给政府。我们能做的,就是自下而上,让每个农民工懂法。所以我们希望能和企业对话,这还需要很大努力。

(责任编辑:王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