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1 08:30 | 来源:云南网 2011-09-15 07:36:22 | 查看:1261次
得到许女士的帮助,老人的家人很庆幸。(网络截图)
如果你见到有老人摔倒在地,你会主动上去搀扶老人吗?曾经这种“举手之劳”好事,如今却成让人纠结于扶还是不扶之间。昨天下午2点左右,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昆明市麻园农贸市场门前路上,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却一直无人敢上前搀扶。热心的许女士想上前搀扶,又担心“蒙冤”成为昆明版的“彭宇”,最终她找来了两人作证才扶起老人。
据现场一位市民介绍,这位八旬老人摔倒后,自己站不起来,只好一直坐在地上苦苦等着,手上还有擦痕。周边也围了很多人,但就是没人伸出援手。
许女士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决定上前搀扶老人,但是做好事,也有顾虑,许女士找了站在旁边的两个小伙,对他们说:你们帮我看着,你们给我证明,我去扶她起来。”搀扶老人,是做好事,许女士为什么要找来证人呢?“当然要人来证明了,我怕她(摔倒的老人)说是我把她整倒的。”
在场的民警根据老人携带的手机找到了她的家属,随后赶到的120急救人员将老人送到了昆医附二院。老人的儿子在医院说,母亲今年84岁,早上出门逛街,摔倒后多亏好心的许女士,不然后果堪忧。经过医院检查,老人并无大碍。有市民表示,如果再遇到老人摔倒的事情,他们也会像许女士那样,先寻找证人,再做好事。
(周平洋 实习生 游艳茜)
◆帖士◆ 老人摔倒后如何寻找帮助
1.主动法则。围观的多,真正帮忙的人少。肯定会有人伸援手?不一定,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自己主动寻求帮助。
2.具体法则。在围观的人群中,挑选一个具体的人请他(她)帮忙,比如你可以说,“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请你帮我一下。”心理学家发现,围观人群很容易陷入一种“集体冷漠”状态,这种状态的典型表现是:“现场这么多人,用不着我出手。”因此打破集体冷漠的有效方法是指名道姓地寻求帮助。
3.相似法则。围观那么多人,到底挑选谁呢?建议找一个和你年龄、性别等相仿的人。可以说“我住在××路、××小区,有没有那里的人帮忙通知一下我家里人”。
4.请帮小忙法则。当你摔倒在地时,周围的人会想,需要扶他(她)去医院吗?会惹麻烦吗?因此,你应该主动提出请他们帮个小忙。比如,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打120、110等。
据新民晚报
◆闪回◆
今年8月26日,江苏如皋一座立交桥上,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人被撞受伤,大巴司机殷红彬下去搀扶老人,老人却一口咬定是被他的大巴车撞倒的,幸好有监控录像,才让事情水落石出。
今年8月28日,骑电动车的武汉市民胡师傅去扶一位跌倒的老人,但是被老人反咬一口。胡师傅打算花200元了事,但现场目击者极力反对,路人纷纷指责老人,最终民警采信了目击者的说法,胡师傅这才得以离开。
今年9月2日清晨,武汉88岁高龄的李普(音)老人突然摔倒在散步途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走上前扶一把,一个多小时后,老人窒息死亡。
◆指南◆
今年9月6日,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这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之一。指南提出,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煞有介事地指出: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声音◆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近期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
而卫生部出台的指南,根本回答不了公众所关心的社会道德、价值观问题,更回答不了为什么会出现彭宇、许云鹤、殷红彬等好心人遇到的尴尬。因此,此规定一出,网友纷纷讽刺,卫生部的规定“很二”。
(责任编辑:李明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