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15 07:57 |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9月13日 08:55 | 查看:1377次
卫生部网站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在“老年人跌倒的现场处理”部分提出:“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此消息经新华社播发后迅速被广泛转载,于互联网激起热议。有人担忧:在社会正呼唤见义勇为精神、提倡伦理道德的今天,这个指南的发布是否唱了反调,为见死不救的“冷漠”提供了新的借口?
就在几天前,一位88岁的老人摔倒无人相助,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到医院救治,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此事再次拷问国人的良知,唤起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反思。
此前,“彭宇案”、“许云鹤案”等一系列案件,一定程度上令许多想做好事的人增添了顾虑。“扶不扶”,正在掀起一场社会大讨论。
这种形势下,《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一句“不要急于扶起”,带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刺痛了一些人敏感的道德神经。
那么,你是否还会第一时间义不容辞地去帮扶摔倒老人?怎样才是解决“搀扶摔倒老人纠纷”的最好方法?《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的益调查结果显示,仅6.62%的网友表示会把摔倒老人搀扶起来,41.9%的网友表示会帮忙但不搀扶,打120或报警。
调查结果:
据《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的益调查结果显示,仅6.62%的网友表示会把摔倒老人搀扶起来,近五成的网友表示会帮忙,但不搀扶,打120或报警;26.5%的网友表示,要看情况,如果有人见证,也许会搀扶。
参与投票网友中1231名网友选择了“肯定不会帮忙”,这种选择有点让人心寒,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做了好事之后没有“恶报”。
许多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帮扶摔倒老人成为了社会难题。那么究竟原因在哪儿?46.1%的网友表示,社会风气差,缺乏诚信;43.92%的网友认为,法律不完善,不能保护善良的人。可见,诚信与法律在网友心中是导致“摔倒老人社会难题”的症结所在。
卫生部网站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网友热议。帮扶摔倒老人,是凭良心还是靠“指南”?51.4%的网友表示,期待这方面的法律完善,让大家既能行善又不担心“受伤害”。足见,在网友心中,法律的完善比“指南”更靠谱。
另外,21.11%的网友认为良心和“指南”都不好用,现有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救助;也有21.13%的网友认为,人心本善,还是要提倡大家做有良知的人;4.5%的网友表示,"指南"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网友声音:
1、国家应该修订法律,如果查实老人属于诬告,应该追究老人的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能因为是老人就享有做错事不受惩罚的权利。
2、人之初,性本善。个别老人出现讹人现象是因为:①看病太贵;②他们比较贫穷;③子女多数不孝且穷凶极恶(多数案例中都有这个现象)。
3、做好事情还要学学指南,而不是从心灵自发去做,这样的行为真让人感觉到不伦不类!
4、靠“指南”不行,靠“良心”也不行,“彭宇案”就是前车之鉴。还是要靠社会环境,特别是法律环境。(本报记者 张雪弢)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