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艳:民间打拐QQ群连着公安部(图)

发布时间:2011-09-26 00:1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04日 第11版 | 查看:1744次

  人物档案:

  张宝艳,吉林省通化市人。2007年,张宝艳与丈夫秦艳友一同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如今,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已逾两万人,成功救助和帮助离散儿童与家庭团圆已达240多起。

  对话背景:

  8月2日,公安部举行侦破特大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座谈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座谈会上表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专业打拐警力与民间反拐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犯罪线索,进一步营造打拐反拐的浓厚氛围。座谈会前,孟建柱会见了张宝艳,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打拐工作的民间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张宝艳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青年报:作为打拐志愿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和公安机关接触的?

  张宝艳:是从2009年3月开始和公安机关合作的。2009年的一天,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给我打电话。他说,我们正在关注“宝贝回家”这个网站,在寻找失踪儿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后有需要公安机关提供帮助的,一定全力支持。他还给我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陈士渠加入了“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工作群、家长工作QQ群。当时,他加入的网名叫“志愿者007”。在网上,他也没暴露自己是公安部打拐办主任。他就在群里和家长直接对话,了解情况。

  等过了一段时间,有的家长就感觉不对劲了。大家感觉“志愿者007”这个人不但说话很有水平,而且很懂政策。有的家长说,这个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后来,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志愿者007”是公安部打拐办主任。现在,我们许多家长有啥事,会在群里直接找他。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名打拐志愿者,有没有想到会引起社会重视,甚至被请到公安部参加座谈会?

  张宝艳:这次我真正感受到,公安部对打拐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实际上,我和公安部打拐办、刑侦局一直有联系。从2009年打拐专项行动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倾听民间的声音。

  由于我们和失踪儿童的家长接触比较多,因此对家长在孩子被拐之后的需求和困难比较了解,也能及时反映给公安部。每次我们反映后,公安部打拐办都能积极回应。

  每过一段时间,公安部有关部门都会和我们在一起座谈,并问我们这些志愿者:“家长认为公安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这都是以前大家没有想到的。公安部不但能倾听我们的声音,而且马上能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措施。现在有网络,公安部打拐办包括各地的打拐办,都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群、被拐儿童家长群里面去,能随时和我们快捷地沟通。

  有时,我们的志愿者遇到某个问题,夜里11点半了,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马上就能上网回答问题,从来没有拖到第二天。这种快速的绿色通道,对寻找、解救失踪儿童很管用,也给志愿者及家长树立了信心。

  中国青年报:专业打拐警力与民间反拐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民间力量,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张宝艳:2009年4月,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后,把志愿者请到北京开座谈会,让谈谈对打拐工作有哪些意见,需要公安部做哪些工作。这样,我们就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都说了。

  在没有和公安部打拐办建立一个畅通的合作渠道之前,有人提供线索,我们也不敢确定是真是假,只能依靠志愿者、家长大量的摸排来打听情况。那时挺艰难的,现在确实轻松了。

  中国青年报:当时你们反映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张宝艳:儿童走失后24小时内应立案,建立DNA数据库,跨省打拐的资源共享,启动快速寻找机制,排查被拐卖后流浪乞讨的儿童,对来历不明儿童在落户上公安机关要严格把关等。仅2009年,公安部就和我们开了三次座谈会。

  中国青年报:你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打拐线索吗?

  张宝艳:我们搜集到的线索,就直接提供给公安部。公安部打拐办对我们提供的线索,会很快布置下去,查实率非常高。我们也没想到,公安部会这么重视,而且一直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中国青年报:你们反映的线索公安机关都会管?

  张宝艳:都会管,而且会查,并把结果反馈给我们。特别是有些新丢失的孩子,我们马上就转给公安部,有的线索公安部打拐办还会列为重点督办。

  我们和家长直接反映的被拐儿童的线索,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反映的,更专业一些,有固定的表格填写。一般是家长先反映给我们,我们再反映给公安部。

  我们随时和公安部沟通,没有任何障碍。有时通过公安部打拐办,有时就直接通过当地的公安机关。凡是我们发现一些来历不明的孩子,或家长寻找孩子走到哪一个省份,只要找到当地公安机关,还没有说不管的,都会特别支持。

  如再遇到特殊情况,我马上就可以通过微博、QQ等和他们沟通。今年4月,河北有一个家长告诉我,在线索发出不到1个小时,警察就赶到了。

  中国青年报:对那些被拐儿童的父母,怎么让他们相信孩子能够找回来?

  张宝艳:我对那些父母说,一定要相信你们的孩子能回来,当下要做的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放弃。我们和家长在群里天天见面,随时沟通,许多家长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哪怕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他们也愿意和志愿者说。

  此外,志愿者群里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志愿者会对那些丢失了孩子的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中国青年报:这几年,通过“宝贝回家”网站得到解救的孩子有多少?

  张宝艳:通过我们网站找到的有240多个孩子。有些是没统计的,因为这涉及举报线索人的安全问题。

  中国青年报:用了几年的时间?

  张宝艳:4年。我们现在效率越来越高,平均每周能找到两个孩子。这里有很多公安民警的功劳,很多警察都加入到志愿者群里,帮着查户籍、查线索。

  中国青年报:在你眼里,现在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张宝艳: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现在公安机关是打组合拳,是要从根上解决问题。

  我们找到的一个孩子,他被拐到福建了。他的家在江西,我们就同时和福建、江西的警方联系,两省联动,很快就解救了。现在,公安机关发现拐卖儿童的线索后,不是马上抓,而是把拐卖儿童的网络摸清,然后一抓一窝。

  现在,公安机关加大对买主的打击力度,和民间打拐力量合作,这都是新的举措。以前,由于跨省解救涉及管辖范围的问题,有些线索没法再继续侦查。现在,只要发现被拐儿童的线索,公安部打拐办就可以统一协调各地公安机关进行解救,并指定管辖和查办。

  中国青年报:为了解救那些被拐卖的儿童,你哭过吗?

  张宝艳:经常哭。第一次,我接到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电话,就哭了。当时,我没想到公安机关会这么重视。

  有时候,一个家长告诉我们,他的孩子找到了,我们的心情特别高兴。但很快,另外一个家长来电说,他们的孩子丢了,马上我们的情绪又下来了。很多时候,找到孩子的欣喜瞬间就被冲淡了,因为还有那么多找不到的孩子。(本报北京8月3日电)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