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5 08:52 | 来源:南都网 2011-08-20 | 查看:1852次
摘要: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在60人以内。有人当选就总会有人落选,这本是符合遴选逻辑的事实,但此次院士增选,却因为一位学者的落选引来一场风波。
日前,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该份名单列出了145位初步候选人,相较于5月首次公示候选人名单的314人,已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淘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在60人以内。有人当选就总会有人落选,这本是符合遴选逻辑的事实,但此次院士增选,却因为一位学者的落选引来一场风波。
在最新公布的145人初步候选人名单上,没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的名字。随后,饶毅在其博客发出一篇题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声明,称“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作为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饶毅教授的首轮出局令不少人感到意外,而他“永不再参选”的声明,也让院士制度的诸多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落选者在几个月前“早就预料到会落选”,并且提前为此写好了声明,这当然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的决绝姿态。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其他更多同样落选、但却选择默不作声的学者,这些也被人们尽可能地理解,毕竟“两年之后再战”才是大多数人的“理智”选择。从饶毅教授接受媒体专访时所透露出的讯息可以看到,这种弥漫于学术界的人情世故对于学术纯洁的侵蚀,已经到了窒息的程度。
当然,从目前披露出的信息中,并无法看到确凿的证据可以指向本次院士遴选的不公,即便是被舆论评价为“敢言”的饶毅,显然也并未把知道的情况尽数说透,泛泛地概括学界乱象,却看不到具体的指征。但越是在这样一种言说不彻底的氛围中,人们对于中国学术界的种种平日观感才会被瞬间集结起来。更何况,这些沉疴已久的学界积弊不仅没有在一次次的讨论之后被直面和解决,反而越发变得习以为常,成为身在其中的人们必须要学会适应的东西。
在饶毅教授的分析中,圈内同行之间的敌意与互相拆台是导致其落选的直接原因,而也有分析认为,饶毅本人长期以来对学术圈不良行为的直言不讳,得罪了不少人,也是此次其首轮落选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当事人的说法还是熟悉这个圈子的行内分析,都让人感到困惑,原本应当是世间最后一块纯粹属地的学术界,主导其间的却是一些本不应该进入这里的因素。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对当前学界评价标准的畸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陷在论文、核心期刊中无法自拔的中国大学,缺乏靠谱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这也正是注水、拼凑、挂名等各类怪现状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
其实已经无须回避,在当下中国,院士早已超出“荣誉称号”的范畴,成为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关键筹码。高等学府需要用拥有院士的数量来标榜其学科实力,而在每一个院士头衔周围,是诱人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申请,是对此趋之若鹜的一个利益群体。院士当选与否,已经不在荣誉层面,有些已经异化为利益的纠葛,此间产生的选票交换与博弈,已经不再顾及公众的不良观感。
学术成为权谋,成为换取利益的工具,成为行政领导自我标榜的幌子,它可以什么都是,却独独离学术本身愈发遥远。这针制约中国学术水平与学术环境的致命毒剂,让包括饶毅在内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不少学者,曾经、正在而且以后还将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对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令潜心科研的学人感到窒息的空气,已经到了“杀人于无形”的境地—— 找不到证据,没有人愿意出来说出一切,所有的人,都成为某种利益的既得群体,无法割舍,只能沉溺其中。
需要从改善学术甚至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着眼,防止学术利益的结盟,让院士遴选制度回到学术评价的导向上来。而且不独院士的遴选,所有应当纯粹的东西都必须回归其纯粹的本真,这是社会肌体健康并产生创造力的唯一途径。在此过程中,会触碰这样那样的利益,会顾不得一些情面,但却是必须要做、要走的一步。院士遴选回归纯粹,需要更多的个体抗争,就是要建立这样的制度,让人说出真相,并且免于恐惧。(南都社论)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