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教授能像饶毅那样“慢”?

发布时间:2011-08-23 15:25 | 来源:东方早报 2011-02-11 02:43 | 查看:2328次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慢”呈现出来。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表示:“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慢”呈现出来。说其有“底气”,是因为他当年回国时,是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他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这样有来头的人物,学校是不会以其暂时“不出活”就让他走人的,否则不是说明当初学校引进他时看“走眼”了吗?但就是这样,饶毅也感到了压力。他表示:“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很明显,饶毅的“底气”也不太足了。从他的处境推想,如果再多几年不出一篇论文,他得到的支持就可能难以持续。要是换成其他人,基本上已经肯定得“走人”了,怎么还有机会有心情谈自己的“慢”?

  饶毅的状态是令人羡慕的。这是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科研的状态,是追求科研的质,而不是量的状态。但就是如他这样有声名的学者,其实也生活在论文的无形压力之中,可见这种状态,对超过99%的学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对于这种学术状态,各方的意见是不一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是,这种状态可能出好的科研成果——有学术理想的学者毕竟需要“十年磨一剑”;也可能制造一大批“学术懒汉”,一些混日子者,可以此为理由,拿工资不出活,这样下去,大学还有啥成果可言呢?而且,以目前的大学情形分析,出学术懒汉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了不让教授们成为“懒汉”,也为了大学多出成果,今日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普遍实行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要求每年产出多少经费、论文、专利,将这些直接与待遇挂钩,与来年招收研究生挂钩,还与“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挂钩。

  单从效率看,这种考核评价,似乎确实效果不错,我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在全国大学、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早在2007年已居全世界第一。但与之对应的尴尬的现实却是,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率排在全世界100名开外,有大量的论文是“零引用”,大批论文是只供业绩考核、职称评审的“职称论文”、“工资论文”,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垃圾论文。这等于是,大家十分在勤奋地制造垃圾。

  以垃圾论文的比例计算,如果对教师们提出的考核要求,将一年的分解到五年,但要求的都是高质量的论文,得到的优秀成果,也是目前的两倍。如果将一年的分解到十年,得到的优秀成果,与当下几乎一样。更不用说,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到真正的教育和学术,不再为炮制论文而焦虑,会形成更良好的状态了。是慢好还是快好,其实已有答案。

  会不会出懒汉呢?这就要看谁来评价学术贡献了。学术价值和学术成果的评价,如果掌握在行政机构和行政领导那里,要的就是论文数量、档次和级别,如果依旧由他们评价,确实可能出懒汉。而如果改由学术共同体评价,全体学者按共同制订的学术评价标准,只看学术成果本身的价值,那么,一个教授一辈子只做出一个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已经足够,这种评价机制会引导大家关注真正的学术,还原学术本质。

  说到底,教授们要有“慢学术”的底气,不在于自己已经取得怎样的学术江湖地位,而在于有良性的学术管理体系。(作者系教育界人士 蒋理)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