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3 10:53 |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8月22日 第A16版 | 查看:2263次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后谈院士制度,很多人当院士后,科学活跃期会较早结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引发关注。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此后宣布不再参与院士评选。此事引起舆论关注。
昨日,饶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落选,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都知道问题在哪里。“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饶毅说,首当其冲,是一些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
饶毅经常在媒体上发声,曝一些科学界的内幕。包括对科学界浮躁、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学术不端、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争议。针对这些问题,饶毅再次进行了阐述。他说,国内很多人对科学无兴趣,只是希望做科研而获得院士。“应该让年轻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
学术界高职称弊大于利
新京报:你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博客是早写好的吗?
饶毅:这个博客是我三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并不存在两个版本,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件事。
新京报:有人说,像你这样学术高水平的人都落选了,太诧异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院士?
饶毅:在生命科学界这20年的基本情况是,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的,回国立即做正教授,或者更高级别。然后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一两篇论文,或是几篇发在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新京报:当院士与做科学有冲突吗?为什么?
饶毅:当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比较早就结束了。尽管不少人做院士后,资源增加、文章数量增多,但真正质量和高度有提高的极少。
新京报: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饶毅:在科学水平本来就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的活跃期比国外教授还短,那么中国科学就只能在中、低层面追赶。
新京报:你还说过,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为什么?
饶毅:中国科学界浮躁的原因有很多,改变这一局面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上世纪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难以吸引国际的人才,所以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高职称的现象,弊大于利。因为绝大多数机构不能开除人,如果没有晋升压力的话,一些人是否好好工作,单位无法对已聘任者提要求,而只能听其自然。
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
新京报: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你和施一公撰写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当时科技部长在答记者问时称,“他们深深地伤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感情。”这篇文章为什么引起了这样的回应?
饶毅:文章里主要说,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对中国的科研,没有起到应有的强大促进作用。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饶毅:每个申请研究经费的人心知肚明: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新京报:要搞好关系?
饶毅: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的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花费了过多精力去拉关系,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学问或是培养学生,有的干脆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力使用。
新京报:这个秘密你公开说出来了,其他人什么态度?
饶毅:中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常常嘲讽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经费分配体制。矛盾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默默接受了这个体制。
新京报:据你所知,现在研究人员是怎么拉关系的?
饶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授,虽然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却高很多,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去听学术报告。
在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现在,很多单位,不仅教授不听国际学术报告,甚至发出邀请的领导本人都不去听。
但有些人却为了当选院士的选票,而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中国科研文化出了问题?
饶毅: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是,在浪费经费资源、腐蚀学术精神、阻碍科研创新。
我们是发论文慢的活标本
新京报:在国内的学术圈中,你的论文数量并不多。2006年、2009年、2010年,你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是的。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但是,我们实验室有多篇高质量论文,超出同期一般院士的论文。
新京报:怎么理解这个“慢”字?
饶毅:科学研究要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可以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做实验,积极从各方面推进研究。
目前,中国科学界发表论文比较求快。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学;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学才谈政策;也有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
新京报:我发现,你论文发表虽然慢,但对中国科学界各种问题的披露很快,经常在国内外的媒体上,看到你的尖锐文字。
饶毅: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这些文章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自然有科学交流的对象,无需在公众中谈。
新京报:那是不是要做个平衡,“科学研究”追上“博客”的发表?
饶毅: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原因综合而不可能快。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作为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学术不端不能依靠自律
新京报:未入围院士评选只是个引子,这次人们更多聚焦于学术风气上?
饶毅: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重要问题。前面我也提到过。
新京报:你认为“学术不端”的根源是什么?
饶毅:科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职业,人数很多,含有各种利益,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自我纠正,是不行的。
新京报:相关部门怎么监管的,现状是什么样呢?
饶毅:科技部设有诚信办公室,出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这不是常设机构,资源和责任不足以起到很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已经开始工作,处理申请基金委经费过程出现的不端,但不处理经费申请以外的不端。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
新京报: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饶毅:需要全国性机构对学术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科技部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他们应该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经费的单位,制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饶毅
■ 人物 饶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62年出生于江西。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08年回国时年届不惑,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两人的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声音 翟中和:饶毅还有很多机会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10次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
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10次机会。
翟中和今年81岁,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加过二十多次对候选院士的投票。目前,已不再参与投票。
对于这次饶毅没有入围的原因,翟中和说,“很难说,但肯定是根据院士们的意见。”初选候选院士,是由各个院士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物学部大约五六十个院士来投票,不是一二个人说了算的。他说,依据院士们的投票,票数比较多就通过,票数少的不通过,过程很复杂、很严格。
对于饶毅,翟中和也讲述了三点,第一,我认为,饶毅是个好同志,工作也努力,做学问也比较好的同志,有一些成绩。第二:饶毅写“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可以的,但我认为是可以更缓和一点。第三,饶毅回国后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评论一些人,个别文章评论得并不是很全面。
“因为他回国时间还是挺短的,对国内情况了解还不是很全面,评论一些问题要慎重。”翟中和院士说,他提出的矛盾、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解决。
何祚庥:关键看对中国贡献
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昨日,84岁的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何祚庥说,自己与饶毅私交不错,他落选后,自己已打了电话表示安慰。但至于饶毅为何出局,他更愿意从院士的选择标准上讲一讲。“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能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呢?关键在这一点。”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他说,虽然这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入围初选候选院士,“但我相信,施一公最后一轮时,也不一定能当上(院士),与饶毅一样的问题,回国多久?为中国做了多大贡献?”
何祚庥院士介绍,以前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本来在国内工作,出去后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不容易选上院士。”不能拿国际上的科学制度来评价来看中国院士选举,对于科学水准的高低,世界是统一的;对中国科学贡献的大小,则是另一个尺度。”
■ 讲述 院士何祚庥点评院士待遇
为什么科学界对“院士”的头衔如此感兴趣?院士能够获得什么呢?对此,昨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院士一直在干活
院士是终身不退休的,非院士则要看贡献大小,来定是60岁还是延长到65、70岁才退休。“选上院士是不退休的,工资照拿。我84岁,不如优秀的年轻人干的好,但人家工资加10%,我的也加10%,工资照加不误。”何祚庥直言不讳地说,他现在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加起来,每月大约在1.5万左右。
不干活也给发工资?是不是不公平?何院士说,实际上,院士一直都是在干活,早上上班、下午也上班,虽然因为体弱多病,不见得天天8小时工作制。
而那些未选上院士的,到一定年龄只能拿退休金。根据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或是行政工作级别不同,退休金也不同。
2、房子也需掏钱买
何祚庥现在住在“院士楼”,房子是8年前买的。他在解放前就参加工作,和夫人工龄加起来90多年。
关于住房,一般是单位“分房”,员工来购买,即便是院士也得排队,主要是按照年龄排队、参考家里人口多少,不能因为院士就排到别人前面,也不因为院士就长了“工龄”。
而作为院士,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买大一点的,其他人可能是100平米、120平米。何祚庥因为“院士”,当年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按照买房的规定,一年工龄则可分1.1-1.2平米房子,当时,何院士的150平米房子中,100多平米是白得的,还有40多平米,则按照当时的房价补齐。
3、不一定有话语权
很多人认为院士能够申请项目和大批资金。何祚庥说,这个完全是错的,特殊情况可能给点钱。
他说,选上院士后,科学威望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高,有时国家讨论重大问题会请去发表意见;说话的时候,可能听的人多一点。但至于说话的影响力而言,还不如方舟子,不见得是院士就有话语权。
同时,他也同意饶毅的“成为院士后,做科学的精力大为减少”的说法。他说,院士里流行的说法是“多一个院士就少一个科学家”。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是的。
所以,老院士就不愿意选年轻的当院士,成为院士后,别人会请你当校长、当院长、当市长,没有空做研究。
此外,何祚庥院士说,拉关系能拿到经费是存在的,不是拉院士的关系,院士并不当权。同时在中国是否提名诺贝尔奖,与是不是院士也无关。(A16-A17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仲玉维)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