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4 08:33 |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1-08-22 00:16 | 查看:5877次
给贫困大学生的家长赠送万元红包。
在贫困大学生许士兴家了解情况。
陈方清和一名贫困大学生在计算其所需的学杂费。
陈方清的女儿给贫困大学生的妹妹扎辫子。
四川新闻网达州8月22日讯(记者 靳廷江)考上大学本是人生喜事,可高额的学费却令大巴山深处许多金榜题名的“准大学生”望而却步。正所谓雪中送炭,素有“四川陈光标”之称的陈方清再次一咬牙作出决定,给百名贫困大学生送上共计30万元红包,助他们迈进大学的校门。
“假公济私”摸底 发现近百名贫困生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万源市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联系县(市),退伍后从商的陈方清今年5月23日刚刚担任该市工商联主席。据悉,陈方清行善上瘾,10年扶贫济困近500万,有“赚钱就为捐款”的口头禅,被当地人称为“四川陈光标”。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陈方清就召集老婆和女儿开会:又是一年农村娃娃“鲤跃龙门”之际,毫无疑问又有很多贫困生要为学费发愁,我们要摸一摸底,看看到底有多少娃娃读不起书。
作为新任的市工商联主席,陈方清想到了“假公济私”:利用全市52个乡镇商会去了解当地的贫困生情况,然后“择贫”上报,所需资金全部由自己个人掏腰包。
6月22日,万源市工商联发出《关于开展“光彩助学、学子圆梦”公益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商会深入基层,“关爱贫困大学生,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失学。各商会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切实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好每一个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向市工商联申报助学资助。”
8月初,各商会摸底情况汇总到万源市工商联,名单显示有98名贫困大学生亟待资助,一共需要30余万元人民币才能解决他们的入学难。
挨家挨户发红包 发现多名“假穷人”
8月中旬,陈方清带着家人,按照各商会提供的名单,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发红包。
家住万源市魏家乡石坝村的许士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但因母亲早逝父亲多病,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他姐姐在四川文理学院读书,假期都到广东一带打工挣学费,就算回家也没地方住宿;他妹妹年仅10岁,却愿意放弃自己读书的机会来支持哥哥上大学。陈方清到他家的时候,许士兴已经到西安一家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去了。听乡亲们介绍了许士兴的情况,陈方清热泪盈眶,当即拿出一万元交给许父,并表示今后将承担许士兴上学的所有费用,直至其大学毕业。
“很多贫困生家贫志坚、孝顺父母,他们很让我感动,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他们完成学业。”谈到许士兴等人,陈方清感慨不已。
但也有一些情况令他非常生气。在好几个乡镇,陈方清发现名单上的“贫困生”家境甚好,“住的是洋房,有各种现代化家具,日子过得比我都还安逸,”陈方清深感受伤:“这种事情都有人造假,我硬是想不通。”
经过重新审核,陈方清取消了15名“假穷人”的受助资格,替换并补充成19名货真价实的贫困大学生。
由于各所大学开学在即,要走遍万源市52个乡镇发红包已经来不及了。8月21日,陈方清决定剩下的红包由市工商联的工作人员到各个片区集中发放。
“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辛辛苦苦攒起来钱一定要用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身上。”陈方清说。(完)
记者手记:
2011年1月25日,在万源市采访冰雪灾害的记者偶然了解到陈方清10年扶贫济困近500万的情况,随后对其进行了采访。那一次的采访,几乎是在记者“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顺利完成的。陈方清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报恩”,因为他当年就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走出贫困,然后渐渐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能随口说出一连串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名字,还委托记者帮助寻找一名失去联系的恩人。
时隔半年之后,陈方清再次走进记者的视线,这一次是因为他给百名大学生发放30万红包。接到读者爆料之后,记者第一时间和陈方清取得了联系,但他仍然断然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记者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真的只是在默默的奉献着,而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广为人知。记者认为,他们的这种低调,或许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低调,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却可能是一种“罪过”。
说服陈方清接受采访,真是“难于上青天”。记者在对其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希望“陈方清们”下一次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媒体对好人好事的报道,并不仅仅是对个案的宣传,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之、参与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责任编辑:李明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广东省阳江市2011-11-04 10:12:25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