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3 08:27 |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7月26日 00:00 | 查看:1647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喻国明教授(右)与人民网主持人翟慧慧(左)在人民网演播室合影。(图片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微博可以实现阶层与阶层、圈子与圈子、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互联互通,既认识到个性化的存在,同时也认识到别人的诉求、意见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也就有了更多的关照和理解。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微博网站数量从17家增长到88家,猛增417.6%,微博用户超过6000万人。2011年,微博服务仍在进一步推广,大有成为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的基础应用之势。
微博的火爆,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一书,对微博历史沿革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详细梳理,提出了关于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应用的行动路线图式的战略与策略。7月14日,该书作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做客人民网传媒频道,解读微博,展望微博。
微博:最看重内容的传播
微博只有区区140字,但是,在有着45万微博拥趸的喻国明教授眼中,微博是一个新型的传播平台。“任何一种其他的传播形态都不如微博来得丰富、活跃和互动性之强”。
喻国明说,在微博世界里,声音的强弱不由用户拥有的现实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决定,而是跟他表达的话语本身的质量有关。在他看来,微博创造了一种可能:它对于人的身份要求是各种传播形式当中最低的,而它对内容本身的价值、趣味、关联的重要性权重最高,是各种传播形态当中最看重内容本身的传播平台。在微博世界里,有时候,一个草根所发出的声音和产生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比权威的大机构低。
微博让社会互联互通
喻国明认为,微博更像一种点对面的即时通讯传播工具,与过去已有的通信形式相比,具有革命性、划时代的意义。
近年,不仅仅是商业网站在发展微博,很多具有政府背景或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都在抢夺微博高地。喻国明认为,微博在巨大的商业价值之外,还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他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一种彻底的互联互通。微博正可以实现阶层与阶层、圈子与圈子、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互联互通,既认识到个性化的存在,同时也认识到别人的诉求、意见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也就有了更多的关照和理解。
比如,一个县委书记想了解农民在关注什么,他可以到普通农民的微博上看看;农民想要知道县委书记在关注什么,也可以通过“关注”县委书记来实现。这样,也就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互视、互动、互解。
给微博更多的可能性
怎样看待微博这个新兴的言论平台,缺少把关人的信息传播会否让微博成为谣言集散地?喻国明认为,微博可能确实带来了谣言传播的困扰,但这只是它现有社会效应中的极小一部分。由于谣言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在微博上一下子空前扩张放大,让人感觉数量多了,其实未必。
面对不实的、有害的信息传播,如何应对和治理?
喻国明认为,首先,网民应当具备媒介素养,学会鉴别。拿不准的时候到哪求助,用什么方式鉴别,什么媒介来源的信息比较可信,要有基本概念。其次,政府负有特殊责任,不能简单地封堵信息,而应作为权威信息源,及时发布有说服力的事实、数据和观点,阻隔和防范流言传播。最后,还应建立如新浪辟谣、科学松鼠会等形式的社会机制,帮助公众在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时自助自清。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