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解救儿童安置问题凸显 买主能否监护存争议

发布时间:2011-07-31 08:12 | 来源:中青在线 2011-07-04 16:13:17 | 查看:1130次

  解救要体现到位,打拐的目的真正得以实现,孩子的安置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否则,这一工作只完成了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

  拐卖儿童的残忍,首先体现在将人作为买卖的标的,更为残忍的是造成很多法律和亲情上的两难。

  媒体日前披露,山东聊城29名被拐婴儿获救后,因无人认领而送回买主家。这一事件,将打拐解救儿童的安置问题显性化。打拐越深入,被拐儿童的制度安置问题的解决就会越迫切,反过来也影响着打拐工作。打拐本身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被拐卖的孩子得到良好安置。

  大体上,打拐解救儿童的安置主要包括三方面:查找生父母期间的临时安置,一段时间找不到生父母之后的长久安置,以及找到生父母之后孩子拒绝回归的过渡安置。与此相应,有关法律政策尚存空白之处,专家学者亦鲜有提出完整的可行性方案者。

  买主能当临时监护人吗

  从司法实务来看,打拐解救儿童首先面临临时安置问题。孩子被解救后,公安机关查找生父母需要一定时间和程序,在此期间对孩子的安置即临时安置。

  临时监护人的确定,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监护资格顺序来确定。根据《民法通则》,监护人第一顺序是父母,第二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成年兄姐,第三为有抚养意愿的姑舅叔姨等亲属和父母的朋友,第四为村委会、居委会、父母所在单位,最后是民政部门,即国家监护。对于那些被解救的儿童,如果暂时查找不到生父母,前四顺序的监护人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只有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担任临时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和《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立法和政策制定思路。

  略有遗憾的是,后两者只是笼统提到“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没有细化临时安置和长久安置的情形。

  按现行政策,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担任临时监护人,但监护职责的行使则是由社会福利机构落实。而从儿童的最佳养育场所是家庭这一国际公约确立的理念来看,只要孩子不是重度残疾等特殊情况,最好是将适合在家庭中养育的孩子进行寄养。

  那么买主家庭可否有资格成为寄养家庭?支持者认为,买主家庭通常与被拐卖儿童建立了感情,孩子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生活圈子也是以买主家庭为基地建立的,临时监护职责履行的期限往往很短,寻找到合适寄养家庭有点困难,而且一旦找到父母,孩子还要重新换环境,从保证孩子的适用过渡角度,买主家庭更适合作为临时监护职责履行的寄养家庭,具体的权利义务可由买主家庭与社会福利机构签订协议确立。反对者则认为,买方市场是诱使拐卖犯罪猖獗的关键诱因之一,如果打拐解救后,还让买方家庭寄养,不是纵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吗?再说,万一买主家庭在寄养期间转移孩子,不又面临二次解救吗?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应该看到,与很多国家的儿童拐卖不同,中国大多数的儿童拐卖用于家庭抚养,这使我们的立法政策制定往往面临两难选择。在取得更好的打击犯罪效果和最大程度保护儿童利益之间进行取舍,往往难以作出双赢选择,只能退而求其次。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原则,这也是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保护公约》中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国内立法转化。依据这个原则,笔者认为,我们能作出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就是,在那些与孩子建立亲密感情且重新选择寄养家庭会对孩子的生活带来明显不利影响的情形下,社会福利机构可以选择这些买主家庭为寄养家庭。对哪些买主家庭适合寄养应该有一个专业考察和判断,而不是一刀切。

  此外,在程序规范化方面,可能由社会福利机构而不是公安部门寄养更好,毕竟从法律上,民政部门是国家监护主体,而且公安部门的专长是打击犯罪而不是承担监护职责或寄养家庭的筛选。

  找不到父母如何进行长久安置

  临时安置,顾名思义,只能是临时的,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这种“临时”是基于第一顺序的监护状态待定,显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安置方案。

  但现实中,有很多长期滞留在社会福利机构的打拐解救儿童,他们没有被寄养,也不能被送养,长期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甚至有一些长达五年以上。原来的父母不知身在何处,他们又不能与其他人建立起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不仅享受不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也不能得到继承等各方面的权利。

  现行打拐法律政策内容,几乎都是从打击犯罪角度界定,对于孩子的妥善安置问题,基本付之阙如,即使有,也往往是一句话带过。

  法律政策对此的回避有两点客观现实理由。一是目前打拐程序不是很完善,打拐主要侧重缉拿犯罪嫌疑人和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的内容没有相对独立的程序,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同时,目前的DNA数据库建立时间晚,社会宣传力度还不够,信息样本还有局限,也给查找程序带来不小挑战。

  二是当前儿童福利制度的缺乏。如果已有运转良好的儿童基础福利制度,打拐解救儿童的临时安置及此后的长久安置都将直接据其确定的程序得到无缝衔接的落实。

  笔者认为,建立符合儿童福利制度标准的长期安置制度,首先应明确职责。公安机关负责打击犯罪、解救被拐儿童和查找生父母,民政部门及其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孩子的具体安置,相互之间通过法定程序配合。公安机关查找生父母的程序应与儿童临时安置的期限一致。这一期限不是根据实际上多长时间找到父母为准,而是依据国际上通常认为儿童临时安置的上限期限,如两年。在此期限内查找不到生父母,就应出具结案报告,社会福利机构根据结案报告,开始着手孩子的长久安置。

  这一建议有个前提,即DNA库对想找寻孩子的父母须做到应采尽采,以防生父母还在苦苦找寻而公安机关却已出具找不到生父母的结案报告的情况。

  长久安置简单而言,就是结束原来的监护待定状态,按照《民法通则》规定确定新的监护人。家庭是儿童的最佳养育场所。被拐儿童进入国家监护后,社会福利机构应该为那些符合条件的儿童积极寻找收养家庭,办理收养手续,使这些儿童与收养家庭建立起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另外,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只有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才可以被收养,在《收养法》修改之前,这些孩子将无法通过收养进入家庭。对此,社会福利机构也应该探索多种方式,让这些孩子尽量获得家庭成长环境。

  与临时寄养一样,可能会有人问,买主家庭可以成为收养家庭吗?笔者的建议也类似,在打击刑事犯罪效果和儿童最大利益保障两方面不能兼顾时,儿童最大利益应优先考虑。

  找到了父母不愿意回去怎么办

  有些孩子在婴儿时期就被拐卖,对自己的生父母没有任何记忆,也可能有的孩子长期被拐卖,与生父母的感情被长期阻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在打拐司法实务中,我们正是看到一些这样的案例,有的孩子挣扎着不想回自己的生父母家,有的孩子回去之后难以融入生父母的家庭。这是拐卖的残忍表现,它导致了法律和亲情上的两难。

  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有几种答案:先强行把孩子带走,慢慢让孩子了解事情的经过,并逐渐融入原本属于他的家庭;两家保持着联系,买主“父母”和生父母做好沟通,让孩子逐渐过渡,心理上有了充分准备再回到生父母家庭;让有表达意愿的孩子自由选择。这三种方式都各有优劣,但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一种更适合。

  对于大多数丢失孩子的父母来说,炼狱般的找寻孩子的经历,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拥有孩子,所以,第一种方式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从人情上,这种选择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孩子本身的成长及他们今后的亲子关系建立的影响,也不容易令人乐观。目前对此尚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但可以合理估计,孩子的年龄可能与这种方式导致的消极表现成正比。也就是说,采用这种强行方式,孩子越大,对其成长和亲子关系建立影响越消极。反过来说,这种方式对于婴幼儿的消极影响可能较小。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被拐儿童的家庭融入,急需一些专业社会组织的帮助。

  第二种方式更能体现对孩子利益关注的视角,但其适用取决于买主家庭和丢失孩子父母都相对理性,且为孩子着想。这种方式对于6岁以上16岁以下的学龄儿童适用效果最好。一方面,这些孩子正处于义务教育接受阶段,生活家庭的变换意味着他们的整个生活圈子都得变化,非常需要过渡期;另一方面,他们有了自己的表达意愿和基本思想,有个过渡期,也有利于其心理适应。

  第三种方式可能主要适用于16周岁以上的,尤其是那些已经离开学校的未成年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他们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哪家生活,强制肯定效果不好。

  这三种方式都只是解决孩子的生活场所选择问题,不影响监护这种法律上的身份确立。对于这些被打拐解救且确认找到生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监护人是生父母,即使他们选择在买主家庭生活,买主家庭也愿意继续抚养他们,这种监护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这些孩子未来要对自己的生父母承担法定的赡养义务,对自愿继续抚养他的买主“父母”最多只有某种道义上的“赡养”义务。

  打拐与解救密不可分。解救要体现到位,打拐的目的真正得以实现,孩子的安置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否则,这一工作只完成了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瞭望》新闻周刊 张文娟 作者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明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