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6 00:2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19日 02 版 | 查看:2192次
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中国好人网配图)
50个春秋降服“克山病”
有一次,于维汉离开病区回哈尔滨,老乡们开着拖拉机、赶着马车,要把一袋袋的新粮送给他。他每家只抓一把,还是装了满满两麻袋
走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的办公室,在错落有致的陈列架上,一个用药水浸泡着两颗心脏切片的药瓶引人瞩目——这是两个年轻女人的心脏,是于维汉初到病区没能挽救过来的克山病病人的心脏。
一个让自己灵魂不安的药瓶,见证了于维汉半个世纪来与克山病的斗争史。今天,经过他和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困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309个县、涉及上亿人口的克山病病魔已被降服。
于维汉为“克山病”患者忘我工作了近50个春秋。
他不爱提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校长、教授的头衔。他说,“我是一名医者,我要坚守平屋农舍的病人炕头。”
他让1.24亿病区人口远离一种“吃人”的地方病。
193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一些农村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这种病骤然发作,患者多在数小时或一两日内死亡,且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大流行时,一个冬天一个屯就有三五十人死亡。因当时在克山县突发,这种病被称为克山病。
事实上,这种病不独在克山,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16个省300多个县的部分农村都有发生,涉及病区人口1.24亿。
1953年冬,已是哈医大副教授的于维汉被派往克山县抢救病人、调查研究,从此踏上了攻克克山病的人生旅途。
刚到病区,于维汉不认识克山病,也找不到可供参考的资料。有一天,黑龙江省北安县城郊一个14岁男孩患了克山病,他的父母、姐姐也全因克山病而死。乡下风大,于维汉脱下自己的黑大衣,包着男孩驱车几十里到北安县一家医院救治。
于维汉和医院医务人员抢救了十几个小时。夜里10时多,孩子睁开眼对他说:“我死了,把我埋在妈妈的脚下吧!”看着慢慢离开人世的孩子,于维汉心如刀割。
从此,于维汉在病区不分昼夜地诊断、治疗、抢救,和治疗小组同志讨论,不断总结经验。为了抢救患者,他经常半夜爬起来,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走几十里地出诊。
有一年冬天,于维汉抢救病人后坐马爬犁往回返。快到住地了,赶马爬犁的人回头一看发现马爬犁上没人,惊出一身冷汗,掉头就往回找。黑灯瞎火跑了好几里路,最终在雪窝里发现了掉下车依然在沉睡的于维汉。
1957年在德都县一个屯子农家炕头,于维汉又遇到一名患克山病的孕妇。整整抢救24小时,在他与妇产科大夫帮助下,孕妇顺产下男孩,母子平安。于维汉激动不已地说:“就是这么一个个场景,把我磨炼出来了。”
头场雪、小年前后到次年3月,是克山病的高发期,也是于维汉最忙碌的时候。1953年至1985年,于维汉在病区数个村屯同农民一起度过了28个春节。
在哈医大教授们的记忆里,有两个关于于维汉的风格迥异的形象依然鲜活。
1964年,而今的骨科教授陶天遵其时刚上大学,于老师一进课堂让他眼睛一亮,“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大学教授的形象就在眼前了。”病区的于维汉又是一番景象。关振中教授当年第一次和于维汉下乡看病人,“感觉他和一般的教授就不一样,从没有嫌过脏嫌过味;不管多脏的屋子,上炕就坐;不管孩子有没有鼻涕过去就抱。”
在病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一批学生来克山县实习。下了火车,接他们赶牛车的是一个穿着羊皮大衣、戴着狗皮帽子的老大爷。一路上,学生跟“老大爷”搭话,有的问今年收成怎么样啊,有的问今年雪大不大。等到了实习点一介绍,才知道这个“老大爷”就是出生在大连书香名门,校园里那位爱喝咖啡、爱听贝多芬交响曲的于维汉教授。
在克山病区防治一线,哪里有克山病患者需要急救,哪里就有他;只要有克山病人死了,送葬队伍里就有他的身影;其间,爱人两次分娩,于维汉都没在跟前。病区的村民深情地称他,“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医生”。
“治病第一,为农民搞科研”,于维汉从事克山病防治研究以来,一直坚持走自己的科研道路。
1964年,围绕克山病地区缺硒、缺高锰、蛋白质和维生素E等,于维汉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观测站,对1.6万人做了22年的综合性研究。同年,中央决定在哈医大创建克山病研究室。此后,于维汉系统诊治了6000多名各型克山病患者,主持了500多例死亡患者解剖,做了5000多次动物实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为了尽快找到治疗克山病的办法,于维汉的很多实验都是在偏僻的农村病区进行的。他因陋就简,利用旧仓库做实验室,用面板做试验台,用冬天自然低气温做冰霜,用蜡烛来照明。
他采用樟脑注射疗法抢救急性克山病,但疗效甚微;用升压药物治疗患者,效果也不理想;用注射冬眠药物治疗患者,也只能解决恶心呕吐问题,死亡率仍然很高。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于维汉始终不言放弃。有一次,他试用葡萄糖、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的办法,抢救危重病人,收到意外效果。从此,于维汉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成为抢救治疗急性克山病人的通用疗法,急性克山病的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成为克山病防治史上的一大突破。
经过多年研究,于维汉发现,克山病是贫困条件下长期单一饮食对人的“报复”。于维汉开始关注病区的饮食结构。他倡导村民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改善病区居民膳食。有一段时间,在富裕县繁荣乡和德都县星火乡,于维汉挨家挨户送豆腐、豆浆,村民送给他一个雅号——“豆腐教授”。
随着研究的深入,于维汉提出了“营养”学说,即克山病病根是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性病因,随后在全国推广指导预防诊治。
半个世纪干好一件事。作为中国地方病的首席专家,于维汉毕生致力于克山病研究,走遍黑龙江省每个重病村屯,辗转于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调查研究、办班讲学。原来每年有千百人发病死亡的黑龙江省,自1991年以来已经20年没有急性克山病发生,昔日肆虐猖獗的克山病魔终于被降服了。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前不久到日本、美国交流,有专家竖起大拇指说:“用了几十年时间就消灭了一个流行病种,他(于维汉)是一个像神一样了不起的人!”
多年来,于维汉与病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于维汉的小儿子于秉柯至今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每逢过春节,于维汉都会带着一家人下乡到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过年,车子刚进村,村民呼啦一下子就围过来,抢着请于维汉到家里吃年饭。早上5点,就有人拉着于维汉过去吃饭、喝酒。10点,又来一拨人将于维汉抢走。
2010年11月17日凌晨,一代苍生大医于维汉永远停止了关于克山病的思索。严寒中,吊唁的人群排起长长的队伍,默默地向于老作最后的悼别。他静静安卧于鲜花之中,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大厅里回荡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音乐。
“他很幸福,因为群众的爱戴。‘文革’蹲牛棚时,乡亲们偷偷给他送饭。一次,他离开病区回哈尔滨,老乡们开着拖拉机,赶着马车,要把一袋袋的新粮送给他。他每家只抓一把,还是装了满满两麻袋。”富裕县繁荣乡乡长陈兆亭说。
本报北京6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雷宇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