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革命纪念馆 周恩来写下“相煎何急”(2图)

发布时间:2011-06-18 09:58 |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1年6月18日 第003版 | 查看:3012次

华西都市报记者邓宇吴小川重庆摄影报道

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里的周恩来办公室

  ●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现是红岩革命纪念馆

  ●毛泽东曾在二楼住了40天,并重书旧作《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公开发表后,引起轰动

  在重庆化龙桥红岩村,青翠的山林间矗立着一栋极其普通的深灰色楼房。从外观上看,它只有2层,实则却有三层。

  70多年前,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如今,这里已是红岩革命纪念馆,每天向参观者讲述着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长达8年的奋斗历程。

  昨日上午,重庆大雨。华西都市报“红色思源”大型跨省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遗址,重温峥嵘岁月。

  防止迷路黄桷兰成重要路标

  从新建的红岩革命纪念馆东侧的入口进入,沿着墨绿的青石板小路前行,便可到达当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空气中不时飘来黄桷兰的阵阵清香,前行不远,在一处岔道中间就矗立着一棵高大的黄桷兰。

  “这棵黄桷兰可以说是阅人无数。”红岩村景区主任肖鹏全介绍说,如果在岔路口走错了,就有可能走到另一边的国民参政院大楼碰上特务遇到麻烦,因此这棵黄桷兰就成为了当时地下党员和外界人士寻访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重要路标,人们称之为“阴阳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走红岩,投八路,抬头先看黄桷兰”。

  后来,为了避免地下党员走错,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提供房屋的爱国女士饶国模,安排了自己的工人黄大娘在岔路下摆了一个摊,为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人指路。

  “这棵黄桷兰实际上曾死过一回。”肖鹏全说,1976年,这棵黄桷兰遭遇雷击,很快就枯萎了。第二年,重庆著名的园林专家对大树实施抢救,将一棵小树植入枯死的老树干。如今,新树老树奇迹般地合为一体。

  大楼暗藏玄机电台秘藏第三层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依山而建,筑于山岩之中,青砖黛瓦,砖木结构,墙体深灰色。从外观上看,仅仅只有两层,实则却有三层。

  因处于虎穴之中的险恶环境,建筑当然得有些“讲究”。当时国民党不允许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国统区公开活动,大楼公开的“身份”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一楼是公开的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同时兼作新四军重庆办事处;二楼是秘密的南方局机关和南方局负责人以及中共代表的办公室兼卧室;三楼则是南方局和办事处的机要科和秘密电台所在地。

  “就算是在当年,三楼也是一般工作人员不允许上去的地方。”肖鹏全说,这层不易为外界所发觉的神秘阁楼十分低矮,走道狭窄,实际上只有半层楼。

  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毛泽东曾在二楼住了40天,并重书旧作《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2月所作,但却在1945年第一次公开在国统区发表。当时在重庆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肖鹏全说。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国民党组织了几十名御用文人填写“沁园春”词牌,企图超越毛主席。“在意境方面,却无人能及毛主席。”

  周恩来悲愤题词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说起诗词,周恩来留下的作品却不多,最著名的一篇就是皖南事变后,发表在《新华日报》上的诗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是周总理1941年在南方局写的。”肖鹏全指着二楼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说。

  1941年1月5日,根据蒋介石命令,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领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起程北移,次日行至茂林地区,遭遇国民党七个师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被迫还击,激战至1月13日。叶挺在谈判时被国民党扣留,后来新四军除一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1月17日国民党当局诬陷新四军“叛变”,并宣布取消其番号。这就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时任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

  如今,周恩来当年工作过的办公室里,四张藤椅、两张木桌、一个竹片编织的书柜,一如几十年前一样整齐地摆放着。而今日之中国,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