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自成 立身之本

发布时间:2011-06-05 07:08 | 来源:光明网 2011-05-27 03:44:44 | 查看:1346次

  童年时代,记忆所及,有一件刻骨铭心的细事,对我一生的品格形成产生了至深的影响。年未及冠时,一时贪嘴,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偷吃了一粒糖果。不料家父大光其火,平日一介儒雅风度的好好先生,居然操起板子,狠狠打了几下手心。事后为了教育我诚信之重要,他亲手裁剪了不大不小的纸条,命我每日必写“诚实第一,我不说谎”八个大字,正餐前必须交其过目。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不由自主地经常回忆起此事,深知先人并非因为区区一粒糖果,而是要扶正幼苗,所以一直心存感激。正是因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天天抄写这八字警言,我终身懂得了诚信之可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诚信之士总是名留青史,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无形而受用不尽的财富。“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凡是多少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想必都知道这诗句的出处,因而熟悉了季侯二人。季布显赫一时,身为项羽的干将,侯赢乃战国时代魏国区区隐士,默默无闻,虽然一显一隐,却均以诚信见称于时,皆为后世赞颂不已。

  多少年后,展读《孟子·离娄章句上》时,不免浮想联翩,感慨系之。孟子十分强调诚字,“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古人立身之本不在钱财多寡,而注重自牧人品,以诚信为正鹄,不诚之言,不诚之事,羞而不为。我相信在物欲横流之前的时代,无论官民,一般都是讲究自身诚信的。即便为了活得坦坦荡荡,人的诚信也是居于首位的。

  《礼记·中庸》讲“诚者自成也”。处于当今之世,如何看待诚信与利益的关系,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深刻反思了。如果凡事皆以利益为重,那么利益也不过是暂时的。我以为有人将本末关系颠倒过来了,人有诚信在先,取信于人,然后或有利益可言。反之,倘若以不讲诚信为代价,即便一时赚得满钵满罐,久而久之,终究是要真相大白于天下的。

  如今频频见诸报端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信誉危机,实在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相去甚远!从奶粉掺假算起,屈指算来也有年头了,为何去真存伪的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既得利益高于一切的主导思想在作祟。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仁义良知,处于目前社会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有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已经渐渐为人淡然置之,所谓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某些领域,而是开始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倘若不能正本清源,回归基本的道德规范,则会酿成大患。

  当年的财富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富豪,三十年后还有几人留名?如果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判断在于金钱财富,那么人品的诚信一落千丈,其实也无怪其然。人之为人,诚信为本。诚信立身,这个本来应该不言自明的道理,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渐渐变得生疏了。

  放眼各行各业,假冒伪劣事件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千奇百怪的丑陋事件公诸于世。所幸的是,我们处于一个政治昌明的社会环境之下,政府三番五令要求严格处罚形形色色失信于民的事件。公民作为社会的一员,理所当然应该认识到,一己的利益关乎大家的利益,如果缺乏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那么最终咎由自取,殃及的还是自身的存亡。多少显赫一时的著名企业,仅仅因为一时造假而毁于一旦,就是例证。

  为了弘扬社会诚信文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匹夫有责,从我做起。倘若人人都以诚信为首要,遇到利害与诚信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注重诚信操守而舍弃一时的利益,大家渐渐形成共识,同时身体力行,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细事贯彻诚信原则,那么我相信,一旦诚信成为检验个人和企业或者机构的一条准绳,我们的社会和环境自然而然可以重新回归诚信。

  “深知先人并非因为区区一粒糖果,而是要扶正幼苗,所以一直心存感激。正是因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天天抄写这八字警言,我终身懂得了诚信之可贵”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杨自伍)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