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血铅超标事件敲响重金属污染警钟

发布时间:2011-05-22 00:1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20日 05 版 | 查看:728次

问题公司为何能通过环保审核

  本报记者 刘世昕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生了332人血铅超标的污染事件。5月18日晚,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向媒体通报说,造成此次血铅超标事件的原因是,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生产、职工卫生防护措施不当;当地县、镇政府未实现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承诺;以及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除德清外,今年以来,经媒体披露的血铅超标事件还有安徽怀宁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和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事实上,2010年,全国也发生了6起影响较大的血铅超标事件,这些血铅超标事件大多与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的污染密切相关。对此,陶德田透露,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以及由铅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对该区域所在地级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该市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以铅污染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被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可为什么血铅超标事件依然频繁出现?

  问题公司为何能通过环保审核

  此次惹祸的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4.5亿元,职工1000人。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家德清县最大的企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还曾通过了ISO14000环保认证,2010年又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然而正是这样一家看似模范的企业,却在违法排污,甚至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保护。

  从今年3月开始,住在海久公司附近的一些居民陆续在健康检查中发现血铅超标。这引起了企业职工和附近居民的紧张,他们纷纷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数百人血铅超标。

  5月2日,德清县政府开始组织海久公司周边村民进行血铅检测,海久公司也安排职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体检,共计有332人血铅超标,有53人住院治疗。

  据环保部调查,造成铅污染的原因是海久公司组装车间的铅尘无组织排放,血铅超标的332人中,有327人为该公司职工及其家属。

  4月29日,海久公司已经被当地政府责令停产整顿。5月13日,厂区内主要涉铅设备已被拆除。尽管污染源已经被控制住,但值得追问的是,这家污染企业为什么多年来屹立不倒,还能通过一系列环保审核?

  环保部的调查称,海久公司治污设施落后,存在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但政府及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适应形势要求,未将环境风险较大的铅蓄电池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没有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问题。

  虽然德清县卫生部门曾多次对该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发现该公司车间内存在铅尘、铅烟超标情况,但未有效督促企业整改。3月初,已经有部分企业职工和群众自行体检发现血铅超标,但仍没有引起县卫生部门高度重视。

  2010年,海久公司通过了应该极其严格的上市前环保审核,这背后又有怎样的猫儿腻?据悉,在做上市环保审核时,当地环保部门有报告称,在核查过程中,发现海久公司的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尚有113户居民应该搬迁。当时,德清县政府承诺,在一年半内完成这113户的拆迁工作。可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只有25户完成了搬迁。

  对海久通过上市前的环保审核一事,环保部说,海久公司所在的新市镇政府和德清县政府,为使海久公司能够顺利通过环评、验收和上市核查,在未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就搬迁问题多次向有关监管部门作出承诺,但并未履行。

  陶德田表示,针对德清血铅事件,环境保护部决定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取消湖州市德清县生态示范区资格;责成浙江省尽快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责任,及肇事企业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血铅超标事件因何频繁发生

  从2009年8月的陕西省凤翔县615名儿童血铅超标,到今年初安徽怀宁的20多名儿童血铅超标,以及两个月前的浙江台州168人血铅超标,多起血铅超标事件敲响了重金属污染的警钟:除了公众熟知的水和大气污染之外,以铅镉污染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也正在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而且重金属的污染更难治理。

  面对频繁发生的血铅事件,业界专家认为,既有整个行业工艺水平落后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为污染企业充当保护伞的原因。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曾透露,近年来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多与铅蓄电池企业等涉铅行业相关。今年3月,环保部专门对全国388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污染排查。调查发现,铅蓄电池行业中,除少数大型企业较为规范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建设项目违法问题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卫生防护距离不落实等问题。一些污染企业没有纳入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管范围。张力军说,这个问题暴露出地方上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监管不全面、不细致。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不少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还在采用“烧结-鼓风炉炼铅”工艺,这种工艺污染较重,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无组织排放,没有进行任何处理。

  铅蓄电池企业对自己存在的污染问题也很清楚。近期,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召开了紧急理事会,重点分析了铅蓄电池行业的6大环境问题:企业对铅酸蓄电池生产污染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设施管理不善;尘毒点的设备工装落后;对铅污染的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生产区域与社会居民群体和公共设施安全防护距离不够。

  在一些地区,工艺落后、污染较重的铅蓄电池企业反而成了政府招商引资和竭力保护的香饽饽。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火了蓄电池行业,一些地区纷纷给出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完全不顾蓄电池行业的环境风险。

  最典型的例子,是造成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新山社区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的安庆博瑞电源有限公司,它就是当地环保部门参与招商引资“请”来的项目。

  重金属污染整治提速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这也是国务院批复的“十二五”的第一个专项规划。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解读规划时说,国务院第一个批复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足以折射中央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视。他同时还透露,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资金以百亿元为单位。

  根据“十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目标包括,到2015年,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排放的总量要比2007年削减15%,非重点地区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2007年。整治的内容既包括对造成铅、汞、铬、镉、砷等污染的企业的整治,也包括对被污染土地的恢复,以及对受害儿童的及时救治。

  在周生贤看来,“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随后,在环保部一系列的工作安排中,屡屡提到了对重金属污染的整治。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说,今年,环保部将联合监察部等9部委开展专项行动,着力打击铅蓄电池行业的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地方环保部门要对本辖区全部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对于没有履行环评手续、没有完成“三同时”验收、污染治理能力不匹配、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坚决依法停产治理。

  一个月前,在环保部召开的9部委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上,张力军提出要做到“六个一律”,即对未经环评或达不到环评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保、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顿;对无回收危险废物资质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顿;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

  5月18日,环保部还下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要实行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以及由铅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对该区域所在地级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该市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造成环境危害的肇事企业立即责令停产,停止排放污染物。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群发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对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今后凡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地区,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承担主要责任。

  据悉,环境保护部日前还针对浙江省台州市、湖州市连续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专门约谈了浙江省环保厅和台州市、湖州市主要负责人。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