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1 07:1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16日 第10 版 | 查看:1331次
“暴力慈善”新闻事件热炒过去了,再回过来说这个话题也许才是合适的。
还记得那张引出这个词语的照片吗?陈光标站在表情僵硬的灾民中间笑容灿烂,而旁边的灾民除了手中的百元钞票鲜红夺目,无论眼神还是表情都不应景,和照片主角陈光标显得不搭调。
今天以一个旁观者再回去看这张照片,笔者依然坚持当初的判断,灾民们没有感恩戴德的激动,也不会有蒙受羞辱的苦痛。也许他们会有点感谢站在他们中间的陈光标,也许没有,但或多或少会有点惊讶,"为什么要求我把钱高高举起呢,还拍照,莫名其妙".
这样遥远的猜测并不是毫无意义。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即使身在其中,也不能够很好地把全貌描述出来。旁观者永远是旁观者,你对于故事的态度只在于你脑子里既有的观念。那么,什么才是慈善呢?
这个词语代表着一种美好,是以前的人们把他们见到的一类美好行为,慢慢地归纳为一个词语,叫"慈善".我们所学课本里有很多教人向善的语言,对于慈善的描述,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扶贫济困;二、给予者无私;三、接受者感恩。三者相结合,才能够构成符合人们想象的有关慈善美好而完整的叙事。
陈光标做的慈善不属于这一类。虽然10年间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元,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不过伴随的争议也一直没有间断。他把自己一次次善举,一笔笔善款详列出一个"慈善成绩单".且不说此次争议这个成绩单有多少水分,单就公开成绩单本身就说明陈光标做慈善的用意。
他有私心,这可以从他的所作所为觉察出。陈光标花大力气,不惜金钱成本与众多媒体搞关系。去年全国两会,还把过往慈善成绩单及数百家媒体报道(当然只挑说好听那一类的)装到一个个精制的U盘中,分发给上会记者,可谓用心良苦。
他希望自己的慈善被人所知,受人赞扬,赢得荣誉,这是他的私心之一。为了这个私心,他不止一次作秀般搞慈善,从"现场分钱"、"摆钱墙"到"灾民举钞票",主导思路一致:场面壮观、形式高调。数年间,陈光标竟然一路坚持了下来,看得出他是不出名誓不罢休的劲头。
还有媒体总结说,陈光标的慈善还有商业目的,因为做慈善获得了不少项目,一来一去反而还赚得了钱。这里面有商人的精明,有舍有得。这样的话,陈光标做慈善的回报还是不错的,可谓名利双收。
慈善可以夹杂私心吗?答案是肯定的。施善者在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获得名利,不论其是否出于功利,在客观效果上只要是善行,这样的行为就是双赢的善行。
社会提倡不求回报的慈善之举。这几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微博发起"寻找无名氏"公益行动。汶川地震后,中国扶贫基金会约9000张发票没有寄给捐赠人,共计善款1330多万元。其中不乏做好事不留名者,他们的行为如同涓涓细流,暖人心田。
对于带有功利色彩的慈善不仅该有宽容,也应该加入到认同之列。同样举汶川地震一例:灾难发生时,电视台里连续播放一场场公益活动,现场的那些嘉宾坐在观众席上,手里举着硕大的五颜六色的牌子,鲜艳的捐款数字旁陪着醒目的广告语,眼看镜头扫过来了,马上机灵地高高举起,还适当地晃动一下。
捐款同时给自己的企业做做广告,不好吗?正是这些捐款者才是庞大慈善队伍的主力军。慈善,不应成为任何道德评价的标杆和尺度。上述总结的慈善三条的原则也许该改为:一、帮助他人;二、助他者自愿;三、受助者平等。
哪里有什么"慈善暴力".捐了钱做了好事就是慈善,不存在慈善"暴力"了谁,反倒是提出这个概念者有滥用"语言暴力"之嫌。
社会财富的不平均分配加剧,慈善正在成为社会重新分配财富的一条重要的和谐之路。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到了一个全面转型的阶段。中国的企业家钱袋越来越鼓,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被重视,很多人开始认真思考反哺社会。
传统的慈善观念上小额慈善、低调慈善、大众化的、排斥个性的慈善该与时俱进。"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做苛刻的慈善,值得鼓励;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捐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值得鼓励;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8年捐款接近30亿元,值得鼓励;陈光标高调做慈善,值得鼓励……
现代慈善,只要是做的真慈善,规范、透明、公正,形式可以多样,它一定是高调、个性、多样化的。给捐赠者以鼓励和回报,会有更广泛的带动效应,慈善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宽广。(汪东亚)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