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为戏剧造梦 为时代而歌(组图)

发布时间:2025-02-15 17:07 | 来源:新华网 2025 02/14 14:29:20 | 查看:1802次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胡可璐)在中国戏剧界,有一位女导演独树一帜。她的戏剧关注宏大叙事,恢弘大气,题材横跨历史、家国,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对社会现实的观照与反思,传递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她就是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近日,由新华网和贵州摘要酒联合出品的《时代摘要》第三季深度对话田沁鑫,走进田沁鑫的戏剧世界,感受戏梦人生的亦真亦幻,探寻中国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戏剧舞台:梦开始的地方

  田沁鑫对戏剧是痴迷的。她形容戏剧为“最好的朋友”,舞台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小时候的田沁鑫也曾陷入成长的迷惘,按照她的话说:“不懂演戏、不太合群、有点多愁善感”。从小出生在北京的她,总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去看戏。而在戏剧中,田沁鑫找到了一股内心充盈的力量。“那时候总是一副很愁苦的样子。”田沁鑫笑言,“但戏剧好像一场千秋大梦,美得让你不愿醒来。铃儿响了,舞台中央亮了,一场梦开始了;灯灭了,梦也结束了。极致、幻灭,都在那个舞台上。”

  “小时候看于是之老师演的《茶馆》,当演员谢幕的时候,场下观众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被那个璀璨的舞台震撼了。”在田沁鑫的认识中,戏剧有着电影或电视剧无法替代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美感,戏剧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台上演员之间的交流,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都赋予戏剧极强的生命力。“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强烈地吸引着你,拉着你往前走。”

  1995年,田沁鑫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开始追逐她的戏梦人生。30岁时,她执导的话剧《生死场》轰动中国剧坛,让她一举成名。在之后的导演生涯里,田沁鑫拓展形式的边界,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为大众带来一部部精品话剧。

  《青蛇》借鉴中国戏曲元素,把欲望这个永恒主题讲得动人心魂;《四世同堂》则是流动的胡同风情画,将80多万字的巨著浓缩成2个多小时的舞台呈现;《赵氏孤儿》构筑出强烈的悲剧史诗质感,呈现出了家国、生死、情感与理智的取舍;《北京法源寺》带领观众重返百余年前“百日维新”的历史现场……

  一戏一格,千戏千面。田沁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她擅长将中国美学精神和当代艺术观念相融合,形成创新的舞台表达。在田沁鑫的戏剧场中,人物情感牵引着整个舞台的声音与色彩,不但在视听上冲击着观众的感官,更以一种深刻的戏剧审美和思考走入观众内心,散发出作品独特的魅力。而在形式上,田沁鑫并不拘泥一格,而是节奏多变,吸引年轻观众认同文化传承,让他们觉得戏剧并不遥远,而是很有趣。

  《苏堤春晓》是田沁鑫近年来的又一部精品力作。整个剧目具有灵动、轻盈、跳脱的风格,将写实与写意交融,为观众抽丝剥茧般揭示出“苏堤春晓”背后的历史脉络,呈现出一个历经浮沉而初心不改的伟大灵魂。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田沁鑫直言,“一开始他们找我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苏东坡的一生太苦了。”

  田沁鑫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导戏近20年没怎么哭过。但执导《苏堤春晓》,她却数度落泪,为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也为他超然旷达的人生境界。“但这部戏并不悲情,也不完全属于文人戏。”田沁鑫说,“文人戏要体现主人公的才华,这部戏主要展现苏东坡的精神境界。作为宋朝的‘公务员’,苏东坡有济世之志,也心系民生福祉。观众在泪和笑当中,可以感受到一位诗人的可爱与浪漫,一位士大夫对家国的赤忱之心。”

  田沁鑫以其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使中国的历史与经典一次次地在舞台上闪亮。这一片不大的舞台上,承载了田沁鑫的热爱与追求。品质上游、匠心坚守同样是贵州摘要酒的极致追求。争是一种态度,上游是一个目标,“争上游”成为金沙酒业品牌战略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之举。

  从导演到院长:探索中国戏剧的国际化表达

  田沁鑫的创作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经的生病经历让她经历了生死考验。在那段艰难岁月中,她感受到了生命的震撼与脆弱,这些切身的痛苦使她在艺术道路上愈加坚定。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感,赋予了她创作的底蕴,让她获得了更丰富的表现力。

  2020年12月,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是剧院19年来的第一位女院长。从导演到院长,田沁鑫保持着艺术创作的初心和实践,肩上还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带领剧院担当起更多文化责任,不断创新时代表达,推动中国戏剧走向世界舞台。

  “我做的戏大部分都是中国戏,因为我很喜欢中国戏的创作。好看的戏来自于人民,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凭着骨子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田沁鑫始终在践行中国式的戏剧方式,努力做真正有人民性的作品。

  在田沁鑫看来,未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定位就是国际传播,虽然仍在探索,但她却异常笃定。“艺术、文化走出去,话剧不能缺席。戏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角之一,我希望有一天,世界人民能够感受到中国语言艺术的魅力。”

  “我们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大国,如何能让这种带有韵律的诗歌性语言,让更多的人通过看字幕,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再通过语言传播出去,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件事。”田沁鑫说,“之前我们的京剧、杂技、歌舞、民乐都已经做得很好,而我们希望能让国外观众感受到中国语言的艺术魅力,中国国家话剧院有这样的文化责任,让更多人看到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之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力量与深刻召唤。”

  中国国家话剧院集中了一批优秀的话剧舞台艺术人才和影视艺术人才,是一个追求高水准话剧表演艺术,创造话剧艺术精品的基地。202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发起了“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吸引了更多有志于戏剧创作的青年人,运用戏剧艺术自觉讲述中国故事,使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作为院长,我希望自己能够传承中国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对年轻艺术人才的爱护,赓续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戏剧观。”田沁鑫期待更多青年导演们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追求中国故事的内容表达,探索中国戏剧的美学精神和形象魅力,为观众呈现世界和民族的先进戏剧文化成果。承载着酿酒师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坚守,摘要酒也在历经岁月文化沉淀,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时代摘要》第三季瞄准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文化发展,以镜头记录中国产业发展一线故事,精准呈现行业领军者的时代思考,探寻优秀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摘要中国前行的底气与信心。争上游,再出发,让我们一同见证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的故事。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