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1 07:12 | 来源:重庆晚报 2011年5月15日 第008版 | 查看:2221次
感谢北京市公安局“撼(捍)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故宫坚称“撼”字没用错
故宫方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圈中“撼”字被外界普遍认为用错。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是故宫博物院为感谢北京市公安局神速破案,于13日向该局送上的锦旗上面的感谢语。短短十个字,却被网友挑出了错别字:“撼”应为“捍”。有网友毫不客气地说:故宫真是丢宝又丢人。
然而,故宫方面并不认错。继13日对媒体回应“锦旗上的字和‘撼山易,撼解放军难’里的‘撼’字同义”后,昨日,故宫再次表示,做锦旗前请教过专家,用字没错。
故宫:“撼”字没有错
昨日上午,记者致电故宫博物院询问此事。
故宫博物院刘主任表示锦旗上没有错字,“我们制作锦旗时请教过这个字到底怎么用,所以字没有用错。”但是这位负责人并没有告知请教的专家具体是哪位。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捍”的解释是保卫、防御;而“撼”则是摇,摇动。用在“祖国强盛”之前,一个的意思是保卫祖国的强盛局面;另一个则是让祖国强盛的局面“摇晃”起来。
13日,故宫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使用“撼”字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专家:“撼”字用法错误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汉语词汇学的杨吉春副教授表示,“撼”字用在这面锦旗上是不对的。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两句话连在一起是要表达出无论是祖国的强盛还是京都的泰安,都是需要捍卫、保护的,所以应该用“捍”字。
杨教授分析,“撼”字有摇动的意思,即使在“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一句中,也是表示摇动、晃动的意思,“所以‘撼’祖国强盛是说不通的。”
昨日上午,曾参与修订2000版《新华字典》的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董树人对此也表示,应该是用“捍”字,“撼”的意思是摇动,如蚍蜉撼大树。
难道是通假字?
“这两个字在中古时代连音都不一样,怎么会通假?”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主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体老先生告诉记者,即使在现在,广东话中,两个“han”字的读音都不相同,在中古时代,它们无论音和义的区别都非常大,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北方音中,二者才合二为一。“一个是摇动,一个是保卫,怎么能一样呢?”
韩老先生说:“出这种问题,这只能说故宫博物院太不认真了,太不重视文字工作。可是,故宫本来就是个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他认为,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无论硬件有多强,思想方面不注意,出事故真是难免的。
郑渊洁:我只读过小学四年,认识的字不多。请教各位汉语学者专家,“撼”在古代是否和“捍”通用?如果不通用,将“撼”和“祖国强盛”连排且置于前列,涉嫌用文字颠覆国家?还是恩将仇报讥讽公安“撼祖国强盛”?我还是觉得在中文使用上故宫不会出错。
李开复:解释康熙字典被盗了更好。如此强撼(悍)的撼(汉)语,撼(汗)!
赵所生(著名文史专家,江苏教育出版社前社长):错别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解释更没水平!
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
网友:仅仅10个字就有10%的差错率,故宫安保的差错率会有多大?
被盗展品找回6件
北京市公安局13日下午发布消息称,故宫9件被盗展品已经找回6件,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但对于破案详细情况以及目前找回的是哪些宝物,警方一直没有透露。从警方发布的照片可见,金嵌珐琅花饰化妆盒在被找回宝物之列。据悉,这件宝物是在故宫外的一个垃圾桶边找到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警方曾通报石柏魁偷到展品,请教懂行人后将“不太值钱”的展品随意丢弃。
警方13日表示,未曾通报过上述情况。目前嫌疑人一直在控制审讯范围内,警方暂不掌握石柏魁“因不值钱丢弃展品”的相关情况。
嫌犯家人不堪压力离家
因为“故宫大盗”石柏魁,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山东曹县倪集乡高楼村一夜成名。因为不堪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石柏魁的父母家人已于12日晚离家躲避,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记者吃了闭门羹。
12日下午,记者曾电话采访石柏魁的父母、哥哥、姐夫等人。在和记者最后一次通电话时,石柏魁的姐夫谢照健说,家里人都要出门,去亲戚家躲一段时间,“来找的记者太多了,爹妈觉得丢人,没法面对。”
“12日晚上10点多,几个北京的记者来时,他们家就已经没人了。”高楼村村委会主任石兴安在电话中说,现在村里人都知道石柏魁偷了故宫的东西,就连几岁的小孩都能指着电视上的石柏魁说:“他就是我们村里的小偷。”
石兴安说,整个村子的人都觉得丢脸,石柏魁的家人心理压力肯定更大。 本组稿件据法制晚报、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