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陈霞:怀揣初心奋斗不止 体教融合培育英才(2图)

发布时间:2025-01-14 18:12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5-01-07 16:32:00 | 查看:70次

陈霞

  陈霞,女,汉族,1982年8月出生,现任乐山市犍为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曲棍球教练,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一所位于四川西部小县城的高中内,一支不可小觑的乐山“女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屡屡夺冠,作为教练的陈霞功不可没,她书写了这个小县城曲棍球运动的传奇。

  初心不忘,栉风沐雨砥砺行

  高温烈日下,随着一声哨响,犍为一中曲棍球队的运动员们开始高抬腿冲刺做准备活动,颠球、拉球、翻棍……这些动作队员们日复一日,尽管汗水浸透衣服,皮肤晒得黝黑,教练陈霞都一直陪着她们,并用她丰富的曲棍球教学经验指引学生前行。

  2005年3月,乐山市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成功组建。当时陈霞刚从四川省女子曲棍球队退役,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便毛遂自荐来到学校,开始了她的体育教育生涯,带着满腔热血,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是困难很快接踵而至。“当时曲棍球运动还不普及,得不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认可,选苗子难,选到好苗子更是难上加难。”陈霞坦言。因此,酷暑严寒,她和同事常年在乐山市各区县的学校之间奔波,常常要往返学校和家庭很多次才能做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让她们同意参队训练。为了选到好苗子,无论酷暑严寒,他们常常翻山越岭到孩子家中,耐心细致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那时,我们没有专用场地,只能在土制足球场上,徒手用石灰,一步步弯着腰画线,常常是刚画好的场地还没来得及用,就被大雨给冲没了,下一场雨,就得重新画一次。队员们在带着碎石块儿的土场地上训练,常常被摔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回想建队初期的情形,陈霞感慨万千。为了搞好训练,陈霞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19年来,她几乎没有周末,陈霞的孩子都是跟着她在训练场边长大,夏天晒得跟煤炭一样黑,冬天也在场地边冻得打哆嗦。身患癌症的父亲也只能交给母亲来照顾。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心如刀割,十分内疚。我的爱人甚至辞去原来的高薪职务,跟随来到犍为,只为了更好地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谈及家庭,陈霞说,“虽有遗憾,但能够实现自己奋斗的价值,也就无怨无悔了。”

  放学后以及节假日,陈霞都要组织曲棍球队员训练,常年每天训练结束到家都是晚上7点以后。即使怀孕期间,也坚持带队训练。亲戚朋友们都劝她别那么拼命,她总是笑笑说,习惯了,不累。“那时的确比较困难,也比较苦。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心中一直都有的梦想: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曲棍球,了解曲棍球文化,将自己在曲棍球训练中的经验传递下去,在自己的手中培养出奥运会选手。让自己的队员走出四川、走到全国、走向世界”说到这,陈霞的眼神总是坚定而自信。

  爱生如子,倾情奉献不言苦

  对于专业队女子曲棍球教练来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主,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有专业团队负责。相比之下,基层教练的工作则更为艰辛,用陈霞的话说,“很多时候必须既当教练又当妈”。

  建队第二年,距离第一次参加省运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由于训练量比较大,所有队员都罢训了,到离学校近两个小时车程的一个队员家里躲起来。当时陈霞已经怀孕7个多月,她心急如焚,为了把孩子们找回来,她和同事一起先乘坐公共汽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坐摩托车到村里,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才到学生家里。

  “当我看到这群晒得黝黑的孩子时,心疼得流下了自责的眼泪,心里暗暗告诉自己,队员们都来自各区县,离家远不适应,作为教练,一定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一定要带领孩子们找到训练的快乐,力争取得最好的成绩。”每每谈及此事,陈霞总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小队员邹妹容被选来后,由于年龄小,家庭变故等很多原因不适应训练和学习生活,回去了很多次,陈霞就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不断想办法解决她的实际困难,最终使其回学校继续参加训练。为了更好地照顾邹妹容,陈霞把她接到家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邹妹容慢慢适应了队里的学习、训练生活。而这个孩子后来成功进入国家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国家女子曲棍球队队员。

  在队员们眼中,陈教练既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也是常伴他们身边最亲密的人,还是他们最信任最喜欢的良师益友。

  “我的所有成绩都离不开陈教练的帮助与付出。曲棍球生涯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球技,而更多的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能积极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不轻易被困难吓倒的精神。现在曲棍球带给我不是一阵子的荣耀,而是一辈子的骄傲!”队员程娇说。

  “能走到今天我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陈霞教练,运动生涯给予我无价的精神财富,能让我享用一生!”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前任队长彭杨说。

  体教融合,夯实训练谋发展

  陈霞有多重身份:体育教师、球队教练、第二家长。球场上,她是严师;生活中,她是家长。

  为了创新训练管理模式,陈霞将文化课程同曲棍球训练挂钩,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她坚持训练时间一定不能和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冲突。课余时间,陈霞和其他教练一起,深入小学、初中,与老师交流、沟通,了解队员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参加每一次家长会;晚上轮流值班,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对学习进步的队员进行队内张榜表扬,对学习有退步的队员谈心谈话,帮助分析原因,联系老师进行辅导。在陈霞的带领下,学校女子曲棍球队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陈霞和团队的教练一起,提炼出了“育人为本,长远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总结出了身体基础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趣味性“四性”训练要求,让队员扎牢身体基础、专业基础、文化基础,培养队员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注重团队的氛围营造,在学生宿舍、力量房等张贴激励性的格言,设置大幅宣传栏,介绍中国女曲历史、成绩、荣誉和本队优秀队员事迹,为队员们树立榜样的力量。在陈霞所带领曲棍球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犍为一中体教融合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方法经验常被其他兄弟队伍学习借鉴。犍为一中也先后被评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体教融合”已结出硕果,建队以来这支球队先后为国家女子曲棍球队输送队员7名,国青队8名,国少队8名,四川省队14名。2012年运动员彭杨首次参加第30届伦敦奥运会取得第六名。2016年彭杨、欧紫霞参加里约奥运会。2021年彭杨、欧紫霞、徐纹娱参加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的第33届夏季法国巴黎奥运会,由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输送的但文、徐纹娱、欧紫霞、邹妹容“四朵金花”,代表中国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征战赛场,创下了乐山犍为籍运动员进入奥运会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参赛名单人数最多的历史,并获得一枚宝贵的唯一集体项目银牌,这也让陈霞激动不已,看到队员们有所成绩,她由衷地自豪,更坚定曲棍球之路。

  步入中年的陈霞,面对世界曲棍球发展的趋势,面对家乡的巨大变化和学校整体搬迁后的发展机遇,面对运动员渴望成就自己、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有了自己下一个10年的奋斗目标: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自己培养几名接班人,让犍为一中的曲棍球队成为乐山亮丽的名片,让每一个运动员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为国家队和省队输送更多的人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