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24 00:14 |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4月15日 15:32 | 查看:6190次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人民网特别报道:3年·30人
人民网记者与志愿者王霞合影。(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有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创伤,不仅有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大爱真情,还有对于志愿公益行动观念的深刻触动和影响。王霞,一位成都市区的普通家庭主妇,以自己担当救灾志愿者的经历变化,记录下她与救灾公益行动的故事。从2008年地震发生时的现场救援,到后来帮助灾区募集衣物的志愿者行动,再到如今帮助灾民生产自救的“授渔计划”,王霞以自己的真诚之心,开辟出救灾志愿者服务不断创新、持续推进的新内涵。
爱的本能:地震灾区“我一定要去”
令人肃然起敬的义举,背后的原因往往并不复杂。谈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次奔赴震区的经历,王霞回忆说:“这是一个本能的想法,灾区群众的情况我一直牵挂不下,就是感觉我要去,到一线去,或许我能帮助他们。”
下了决心的王霞并非没有顾虑,丈夫工作繁忙、无暇顾家,七岁的小孩、年近八旬的奶奶都需要照看。“5月12日晚我无法入眠,心里一直矛盾着、犹豫着,但去灾区帮忙已经是放不下、抛不开的心愿,为了这份心灵的安慰,我最终下了决心一定要去。”
然而前往震区之路,并不顺利。王霞向记者回忆,地震伊始,商店停业让奔赴灾区需要的食品、饮用水采购变得困难;在成都想报名成为志愿者,却一时找不到组织单位。但不放弃的决心与毅力,最终让王霞幸运地遇到了即将奔赴震区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由此有了深入震区参加救援的机会。
到达绵竹汉旺震区后,王霞遇到了如何参与救援工作、发挥作用的难题。女性在体能与力量上的弱势,让救援队无暇顾及她的分工。“满腔的热血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王霞没有灰心,时刻跟随在救援现场,随时发现力所能及的机会,随时扑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霞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一次与灾民的求救沟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王霞告诉记者:“一位老太太因为着急呼救被埋在废墟下的儿子,情绪激动,我以志愿者的身份,把救援计划解释给老人听。老人渐渐安定下来,她的儿子最终也被幸运救出。”此次针对受灾人员的心理辅导让王霞备受鼓舞,看到了自己参与一线救援的希望。
随后,王霞在汉旺地震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报名成为一名“有了组织”的志愿者。从“临时医院救助站清洁员”,到主动请缨担任“汉旺地震救援指挥中心”的电话记录员,再到协管负责灾民失散财物的登记并转交民政部门。王霞将自己早年做导游时打下的沟通协调经验充分发挥出来。王霞说:“我是女性,但我从不示弱,和男同志一样做事,后来他们把我改称为战友,看着不断增加的工作内容,心里很欣慰。”
高负荷的工作、简陋的环境,让连续奋战十天的王霞病倒了。王霞向记者回忆:“回到成都后,母亲说我胖了,别人去灾区都会瘦,我却胖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肾出了问题,吃了四个月的中药才好,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我仅仅是受伤、受累,比起那些付出生命的英雄又算什么呢?”
“我做到了,证明我能帮助灾民,能为他们做事,在那里我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对于十天的一线救灾之行,王霞留下了“问心无愧”的朴实总结。
她的付出也到了灾区政府的认可,2008年10月,绵竹市政府授予她“优秀巾帼志愿者”称号。“这也激励着我在2008年之后做更多的志愿者工作。”
志愿者王霞。(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爱的延伸:做一名没有截止期限的平凡志愿者
从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救灾,到震后援建的大规模展开,随着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逐渐改善和恢复正常,志愿者的行动或许变得不那么急需和重要。但王霞却有自己的坚持。“现在我还在和一些朋友继续志愿者的工作,凡是能给灾区群众生活、学习有帮助的事,我都尽自己所能去做……”问及2008年急赴震区救援后的生活,王霞这样告诉记者。
从一线救援撤退后,在家养病的王霞仍然放不下灾区的情况。她开始联系参加过灾区救援的志愿者们,“筹划着继续为灾区做些什么”。共同的心愿让这些有着深厚情谊的“战友”重新聚在一起,组成了一只新的志愿者团队。
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重建筹款筹物成为他们主要的工作。一有听说灾区紧缺物品的情况,王霞和她的伙伴们就会积极行动起来。2008年底,唐家山堰塞湖漩坪乡居民急缺过冬抗寒用品的消息传来,王霞的志愿者团队成员专程开车前往安置点,现场了解需求和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定下了1022床电热毯的筹集目标。随后,志愿者们通过各自的渠道募集资金。在所需资金还有一定缺口时,王霞更是动员丈夫用自家企业资金弥补。随着募捐行动的快速实施,一床床的电热毯在寒冬到来之际,顺利运到灾区,为漩坪乡民众在大灾之年带来温暖。
除在四川省内发起筹集外,接洽支持外界的捐助活动也是王霞等新阶段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努力为外界爱心组织和人士的捐助搭建放心、省心的桥梁。”王霞对新阶段志愿工作的定位和要求如是说。
为了能让香港工商联合会捐赠给北川中学残疾学生的衣服每人每件都合身,王霞和她的志愿者团队成员亲赴学校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尽量适合残疾同学穿着的个性化要求。但有限的费用,让很多商家望而却步,王霞费尽周折才找到愿意爱心支援的供货商。“服装送到时,同学们欢喜雀跃,看到他们的笑脸,自豪与安慰油然而生。”王霞至今仍对发放服装的场景历历在目。
严谨的操作、只求更好的追求、看得见的成果。王霞和志愿者伙伴在享受付出的快乐同时,也受到了香港工商联合会爱心人士和灾区学校的高度评价。
当被问及王霞这支志愿者队伍的具体情况时,她不愿意透露:“大家不图名,不图利,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自发组织起来,全身心的投入,为灾区群众力所能及的做事就好。”
残疾人志愿者王秀华正在给残疾学员进行培训。(人民网记者 曹华摄)
爱的创新:转战“授人以渔”的助残新领域
“个案性的捐款捐物,毕竟只能解决地震灾区群众阶段性的困难。如何帮助他们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恐怕比简单的捐款捐物更为重要。”从2009年开始,王霞的志愿工作与时俱进,渐渐有了新的思路,“我现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授人以渔’的扶残助残上。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身边的志愿者好友、香港爱心人士都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有了明确的方向,脚步更加有力,心中的潜能找到了充分发挥与实现的新途经,它如同一张扬起的帆,鼓着劲风开始新的航向。”王霞在博客中如此回忆志愿工作方向调整时的感受。
为帮助灾区残疾母亲尽快走出痛苦、重建信心、生产自救,王霞和志愿者友人配合政府、在国际劳工组织支持下,在绵竹灾区开展“用行动编织生活和信心”的手工编织活动,同时把爱心人士或团体带来参观,义买母亲们的手工编织作品。这项活动逐步带领灾区母亲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有的开始重建家园,有的更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了让灾区更多的残疾人能自食其力,王霞倡导成立了残疾人“庇护工场”。现在,她正积极帮残疾人寻找简单易学、见效快且适合各自特点的技能项目。在“庇护工场”除手工编织之外,又先后加入了光纤保护管制作和无缝织补等项目。
下一步,王霞和她的残疾志愿者朋友王秀华还打算去绵竹把一些残疾人接到成都,免费提供吃住和技能培训。“学成之后,他们可在‘秀华迷你织补’实习就业,直到他们可以自主经营。
“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自己劳动,增强自信心,自食其力。”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王霞说。
志愿者王霞、王秀华和徒弟小艺亲如一家人。(人民网记者 曹华摄)
记者手记:
在联系王霞做采访时,她一直跟我说,“我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可以帮你推荐很多可以采访的志愿者,你多报道报道他们吧,他们太不容易了。”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霞也总不断的提到她的一些志愿者朋友。
通过她,我认识了“半截美人”王秀华,热心的海海妈妈,还有罗姨……他们中,有健全人也有些是残疾朋友,他们都是因为志愿者公益事业走到了一起,并彼此成为亲密的战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秀华。她因为一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而终身坐上了轮椅,但她身残志坚,学到了一手好手艺——“无缝织补”。由于手艺精湛,她的“秀华迷你织补”已有好几家分店。现在,她正在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免费传授这一手艺,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
就在我完稿的时候,王霞电话告诉我,他们已经从绵竹灾区接来了三个残疾朋友,王秀华正在负责教他们“无缝织补”技术,成都市残联也答应给这些残疾朋友每人每天发放10元的生活补助。
我想说的是,“王霞”不仅仅只是“王霞”,在她的身后一定有千千万万个 “王霞”。
志愿者王霞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残疾人志愿者王秀华的徒弟小艺正在进行“无痕织补”。(人民网记者 曹华摄)
“半截美人”志愿者王秀华。(人民网记者 曹华摄)
正在接受实习的聋哑女孩。(人民网记者 曹华摄)
人民网记者 曹华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5楼 广东省云浮市2011-04-30 09:23:40 发表
第4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4-25 20:55:01 发表
第3楼 海南省海口市2011-04-24 11:23:37 发表
第2楼 陕西省咸阳市2011-04-24 00:17:42 发表
第1楼 陕西省咸阳市2011-04-24 00:17:35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