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5 08:49 | 来源:新华网 2024 03/13 10:31:59 | 查看:2258次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打“中国牌”治不了“美国病”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除了高调宣扬任内工作亮点并为即将到来的大选造势,这位承诺“不会让中国超越美国”的总统再次毫无意外地提及中国,称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同时声称:“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更有能力战胜中国或其他任何人。”
虽然涉华篇幅不多,但字里行间“对抗中国”的底色依然明显。这表明,尽管当前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但美国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的定位不会改变,两国关系重返健康稳定轨道的互信基础依然脆弱。
中美两国元首去年在旧金山达成重要共识,为双边关系止跌企稳注入正向预期。然而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所做承诺没有真正兑现。从切断北卡罗莱纳州某军营使用的宁德时代储能电池连接,到以“港口安全”为名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更换全美港口中国产起重机,再到把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实施管控,围猎包括TikTok在内的中国多款应用程序等……美方打压中国的手段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拉长,欲加之罪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是2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中美关系面临困难,最大问题是美方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无论是近期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所谓“北京能让300万辆美国道路上行驶的中国汽车同时熄火”的言论,还是美驻华大使伯恩斯所谓“美方不愿生活在中国主导的世界”的表态,美国一些政客仍抱持零和博弈的输赢叙事,频繁传递逻辑与现实自相矛盾的政治信号,侵蚀着双方通过接触累积的互信土壤。
美方应该认识到,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不在中国。当前美国愈演愈烈的诸多问题——党派纷争、两极分化、民粹主义、劳资矛盾、种族冲突、债务规模、枪支暴力……没有一个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打“中国牌”治不了“美国病”,执迷于把中国当“假想敌”无助于美国找回国家的目标感,只会将中美关系推向冲突对抗。正如美国外交史学会前主席梅尔文·莱弗勒所指出的,思考美中关系的未来时,应更多将焦点放在国内,因为真正的挑战是让“自己的系统”在国内运行良好。
美国遏制打压不会奏效,根本原因是其无的放矢。中国的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一再重申中国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超越或取代美国,而是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为世界提供更多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成为更好的中国。就在美国总统宣称要“战胜中国”的时候,中国全国两会商讨的是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面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何瑞恩认为,任何炒作中国威胁以弥合国内分歧的企图都将弊大于利,美国真正要做的不是考虑如何让中国减速,而是着眼于加强自身。
1月23日,“上汽安吉申诚”号汽车滚装船停靠在福建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中国不怕竞争,更不惧打压。中国国家发展振兴的力量基点在自己身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打压和遏制只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热情。香港《亚洲周刊》近日发表题为《中美政治模式之争启示录》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将集体主义的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结合,兴建全球最大基建系统——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航天系统,也培育了全球最大的专业系统、最大的工程师队伍、最大的教师队伍、最大的律师队伍,形成专业队伍的自主性,加速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中国民企出海的奇迹打造了“变形金刚”供应链,中国不惧美国打压……
面对霸权衰落的焦虑,美国展现出好斗本性,解决方案是遏制打压其他国家崛起。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立己达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代表了“二元对立”和“天下为公”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把世界进行敌我、内外、异同的政治区分,另一种则将世界视作“无外”的整体,前者通过征服他者或所谓“普世化”获得整体性和安全感,后者则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维护整体的和谐。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哪种思维更具感召力?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在《华盛顿正在打一场注定会输的对华比赛》一文中指出,美国如继续选择与中国对抗,只会在国际上失道寡助,因为要想建设一个有更好治理和教育,更加平等、开放、创新、健康和自由的社会,其方式不是对抗,而是合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