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3 20:57 | 来源:新华网 2024 03/01 16:39:09 | 查看:606次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把地名价值作用彰显出来、弘扬开来——专访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新华社记者
地名是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生产生活的基础信息。民政部2023年起在全国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乡村何以“著名”,如何“著名”?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对乡村地名建设作出系统性、前瞻性安排
记者:为什么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唐承沛:乡村地名承载着一方群众的美丽乡愁,传承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时代之变、乡村之变必然要求乡村地名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不断提档升级,人们对地名文化传承发展寄予了更多、更美好期望。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对乡村地区地名数量密度、标准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乡村地名建设必须适应现代乡村发展步伐。同时,作为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新时代乡村地名正在焕发新的价值,其治理功能、经济价值和文化特征日益凸显。比如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地名信息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的“数据底座”,数字门牌、智能路牌成为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伴随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活跃度不断提升,地名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民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乡村地名建设不充分问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地名工作实际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就是要指导各地坚持乡村地名深化、融合发展,把新时代地名的价值作用彰显出来、弘扬开来。
记者:行动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取得了哪些效果?
唐承沛:一是着眼于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地名基础,织密乡村地名网,实现“有地就有名、地名要规范”。二是着眼于推动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实现“有名就有标、标志成体系”。三是着眼于发挥地名的文化功能,繁荣乡村地名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四是着眼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五是着眼于推动地名赋能利农惠农,创新乡村地名应用场景、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著名行动”起步时间不长,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一些地方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持续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2023年,全国命名更名乡村地名15.6万个,设置地名标志20.2万块,安装楼门(户)牌957.5万块,畅通了乡村“邮路、产业路、资源路”。采集地名信息14.8万条,上图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30.8万条,助力农民致富。全国已有23个省份建立地名保护名录,2.7万个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激活利用了一批“老地名”。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1.36万场次,培育打造“乡字号”“土字号”地名公共品牌,地名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不断显现。
用好地名这张“名片”
记者:如何以地名助力乡村振兴?
唐承沛:“乡村著名行动”中“著名”二字,既体现命名设标的行为,也强调“有名、闻名”的目标。用好地名这张“名片”,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抓好“起名”基础,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治理需要,提升乡村地名精细度和规范化程度。二是创新“用名”方式,加强地名信息共建共享和深化应用,打通地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效能。三是丰富“扬名”内涵,用新时代乡村好地名展示乡风、体现乡韵、铸造乡魂。四是塑造“著名”品牌,广泛开展宣传宣介,与文旅和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两山”转化,带动乡村发展致富,让村里人自豪、城里人向往。
记者:如何发挥乡村地名在文化传承方面作用?
唐承沛:地名记录历史、传承文脉。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乡村地名特别是古村落名,记录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民族的变迁融合,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认同,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要把历史悠久的乡村地名作为重要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要收集整理好。加强乡村地区地名文化资源收集建档,广泛开展地名故事寻访活动,做好地名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和考证阐释。其次,要保护传承好。分级分类建立保护名录,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对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历史地名”,灵活运用复活、移植、派生等方式就近启用,传承好地名文脉。第三,要转化利用好。盘活现有资源,大力开发地名文化产品,推动地名文化数字化、形象化,打造有影响力的乡村地名文化项目品牌,让地名成为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
记者:如何推动乡村地名在促进乡风文明中发挥作用?
唐承沛:地名应用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用而不觉中发挥着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一方面,要多起新时代乡村好地名。结合乡村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多起有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民族精神、时代风范的好地名,提高新生地名文化内涵,坚决杜绝“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滋生蔓延。通过编制地名方案进行整体规划,打造融乡土气、时代感、文化性于一体的现代乡村地名景观。另一方面,要提高地名文化可见度。因地制宜设置特色地名标志,使之成为乡村文化“微景观”。利用好乡村文化墙、宣传栏、公告板等阵地,宣传宣讲地名来历、地名故事等,让地名文化在乡村随处可见、口口相传,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操守,潜移默化间提升精神风貌。
记者:如何更好发挥乡村地名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
唐承沛: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地名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省界周边地区、西部地区还有大量山川、湖泊、冰川等缺少标准地名,成了“无名之地”,这些恰恰又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如果连地名都没有,何谈保护与修复。要结合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重大工程,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命名力度,加强标准地名管理。特别是西部地区,要把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作为实施“乡村著名行动”的重点方向。
把“乡村著名行动”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记者:行动实施要把握什么原则?
唐承沛: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乡村地名建设各项任务,有机融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全局,实现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二是坚持部门协同、合力推进。落实“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地名管理体制,整合部门力量,调动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力量,聚智聚力聚才,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聚焦乡村百姓急难愁盼,对接乡村建设现实需要,既聚焦问题、补齐缺口,又要适度适用。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针对生态功能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等不同地区特点,根据特色保护、集聚提升、城郊融合、搬迁撤并等不同乡村类型,科学确定重点方向。五是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特别是地名标志设置,要简洁美观、标准规范、体现特色,坚决防止不切实际大建牌楼、牌坊等,不能搞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记者: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唐承沛:民政部将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切实把“乡村著名行动”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是加强整体谋划,继续推动相关任务纳入乡村振兴整体部署与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三是加强分类指导,研究编制乡村地名建设指南,分层分类加强指导。四是强化宣传推广,引导社会各界关心乡村地名工作、发掘乡村地名价值、支持乡村地名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