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11 08:36 | 来源:北京晨报 2011年3月11日 第A17版 | 查看:2403次
小伙子,扶我一把…… 有“保险”撑着,我才敢伸手啊!
《北京晨报》整版刊发本文的缩略图(中国好人网责任编辑左浩仁配图)
老人跌倒在地,因怕承担责任没人敢上前将老人扶起,几度引发社会讨论。近日,民间公益网站中国好人网筹建“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意在探索一条解决之道,基金将为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必要时还会提供经济帮助。“遇到老人摔倒,在扶与不扶之间,我们希望社会上可以形成搀扶帮助的正面风气。”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网站发起人谈方教授告诉记者。
支持
期待风险基金破解“彭宇难题”
老人摔倒在路上,扶还是不扶?这原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却因为“彭宇案”的出现,成为一个骑虎难下的难题,我们称它为“彭宇难题”。如果不去搀扶吧,将遭遇社会的道德谴责,良心不安;去搀扶吧,又心有余悸,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彭宇”。
2006年,小伙彭宇因搀扶一位摔倒老太而被告上法庭索赔13万,尽管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估量,让社会患上了“彭宇后遗症”。“救人有风险,出手须谨慎”日益成为广大公众明哲保身的信条。当有老人摔倒需要他人搀扶时,即便那些想搀扶老人的人也噤若寒蝉,不敢伸出援手。
很显然,在没有相应的救济制度兜底的情况下,面对老人摔倒,如何做到既救助别人又保护自己,使风险降到最低?谁也不敢担保做到两全其美。特别是遇到需要紧急救人等特殊情况下,更是如此。毕竟,没有多少人愿冒缠上官司,甚至因赔偿导致家破人亡的风险,去搀扶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
如何破解“彭宇”这一难题?中国好人网发起人谈方教授表示,好人网就是要不让好人寒心,我们要告诉大家遇到老人摔倒放心大胆地扶,当搀扶者与老人双方产生纠纷,“彭宇们”究竟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还是撞倒老人的肇事者,遇到双方各执一词,责任实在无法判定的时候,“在帮与不帮之间,我们会选择帮助他。”而且帮扶资金不设置上限。
如此一来,就为“彭宇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既回应了“我扶他人受冤,谁来为我做主?”的疑问,也因为做好事获得权利救济这一正当的权利诉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鼓励更多的人不再犹豫观望,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行列中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会蔚然成风。
杨立波
评判
以民间的力量修补社会道德
本来尊老、敬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如今却因有潜在风险,而成了道德难题,令许多人望而生畏。由于受到“彭宇案”的影响,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遇到老人跌倒时,想上去帮忙救助,却因为害怕被对方冤枉,反咬一口是被撞倒的,于是畏首畏尾,又不敢上前搀扶,导致堕入一种道德悖论。
类似新闻常常见诸报端,即使有人不害怕,也往往因旁人的好意劝阻,或者担心没有清白证据,不得不放弃救助行动。而且还出现过有跌倒老人却无人敢搀扶,最终因救助时间被拖延,造成死亡的悲剧。于是搀扶跌倒老人的行为,如今反而成为一件稀奇事,甚至被视为道德冒险,不禁令人唏嘘。舆论在呼吁公众反思、重拾道德理念的同时,亦在探求破解之路,而“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的成立,就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这个风险基金,相当于是一种“道德保险”。它将为因“搀扶老人”而陷入纠纷之中的人,提供法律援助和经济帮扶,鼓励人们放心行善。现在社会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屡屡出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信任鸿沟,以致许多常识性的道德理念被遗忘。“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的出现,是以民间的力量,对社会道德进行修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弭人心的冷漠。
对于这种尝试,值得鼓励和推广。我希望“搀扶老人风险基金”能够获得成功,并且有更多的追随者加入,以各种方式,来共同重建我们的社会道德秩序。
江德斌
建议
重在改变司法裁决规则
老实说,“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在于,基金设立的目的为帮助那些“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者”,但到底谁才是“被冤枉者”,恐怕很难确定。那些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他并没有撞人却去搀扶的公民,那当然是“被冤枉者”,但是,许多情形下,却是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其他证据,或者证据旗鼓相当,难以认定是否存在被撞的事实。这种情形下,基金会要不要提供援助,我认为是要的,为了让更多的人消除顾虑,敢于挺身而出,基金会哪怕援助了真正的撞人者,也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为了弘扬正气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那些有明显的证据支持是“被冤枉”,只是因为无钱或者没有精力打官司的人,“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提供法律上的援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不应当是“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的重点。“搀扶老人风险基金”还应当将援助的重心前移,就是要通过提供法律援助、金钱补偿等方式,鼓励当时在场的证人出庭作证。基金会应当声明,在公民挽扶老人出现争议时,证人如出庭作证的,基金会提供法律援助和金钱补偿,消除证人的后顾之忧。
但是,“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最大任务应当在于,通过诉讼援助那些“被冤枉者”,特别是那些并没有明显证据证实是非,争议性很大的案例,通过改变司法裁决规则,甚至促进法律的修改与完善,帮助他们在法律上寻找到一条救济途径,从而彻底地从法律上来解决这些“被冤枉”的问题,根本上扭转人们不敢搀扶跌倒老人的问题。
不敢搀扶跌倒老人的风气的形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鼓宇案”等案件的判决,这些判决的结果事实告诉人们,如果你无法证实你没有撞倒老人而搀扶了他,你可能被判处负有赔偿责任。因此,如果能通过诉讼来改变法官判案的规则或者推进法律的修改,其意义远远大于对于个别“被冤枉”公民的援助。
杨涛
观察
风险基金不可能“包打天下”
人们遇危之所以“怕”字当头,缩手畏脚,不敢靠前营救,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害怕给自己招惹麻烦。实质上,它触及的是目前中国社会转轨换型过程中人们精神世界中伦理价值观念的失落问题。法律援助机制缺失,“不敢扶”、“不作证”折射出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全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铸,使“助人为乐光荣,损人利己可耻”成为主流文化,才是最为重要而紧迫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设牵涉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三大领域,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个体道德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关联人的行为选择、行为修养、习惯养成等,需要通过构建道德实践的活动平台,依托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网络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和引导,进而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价值取向的水准和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使敢于扶、愿意扶、主动扶成为社会风尚。而“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的建立,可以解决求助者的燃眉之急,但不可能包打天下。
让见义勇为者得到好报,关键是不能让讹人者获得任何便宜。要确保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援助之手全部到位,使好人不再孤立无助,尤其是在诉讼中实行反举证制度,并对讹诈者予以严厉处罚,使居心叵测者不敢妄动。
徐云鹏
■事件
“彭宇案”后,面对跌倒老人,路人犹豫不决不敢出手相扶的事件不断出现:
●2009年2月16日,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人行道上,过往路人欲上前搀扶却又“有所顾虑”,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最终一位热心市民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
●2009年7月22日,西安一位老人过路口时不小心摔倒,许多围观者不敢伸出援手,最后是热心“的哥”犹豫良久后,将他一直搀回了家。
●2009年8月24日,南京一位老人晚上11时骑电动车时摔伤,倒地不起,十几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保护老汉,但直到救护车赶到,始终无人敢伸手拉老人一把。
●2009年9月19日,重庆南坪一位约80岁的老人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
●2010年1月31日,抚顺市一位老人摔倒,20多个围观的路人无一人上前,直到一个路过的辅警看到,才将老人搀了起来。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肖先生的儿子外出时发现,父亲已没有了呼吸。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3楼 福建省泉州市2011-10-19 10:53:01 发表
第2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1-03-11 14:23:28 发表
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11 13:30:01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