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21:30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2-03-07 16:56:00 | 查看:185次
杨兴海证件照
【主要事迹】
杨兴海,男,1973年11月出生,汉族,群众,汉源县宜东镇富乡村5组村民。
杨兴海一家三代人信守承诺、坚守道义、慎终如始,只因和红军有过一个约定,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的一个偏远山村,默默守护以数字为墓志铭的12座红军墓86年之久,深受当地群众称赞和敬佩。
深夜敲门 红军请老乡帮忙埋葬战友
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在汉源县宜东镇富乡村的一处山丘上,见到了杨兴海。见有人来,他停下手里的活,拍掉身上的泥土,黝黑的脸上挂着笑容和大伙儿打招呼。
“就在这里。”他指着面前几处不起眼的石头说:“我们当地人叫这里‘十二坟地’,但少有人知墓里埋的是谁,但我爷爷杨文福知道,这里埋的其实是牺牲的红军战士。”顺着他的指引,可以看到矗立在花椒林里的几块石头上刻有“八号”、“十号”、“十二号”数字。
杨兴海介绍,1935年6月初的一个晚上,他的爷爷杨文福被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吵醒。开门后,几个打着绑腿的年轻人介绍自己是红军,并称之前打坭头镇(今汉源县宜东镇)牺牲了好几个战友,想麻烦找个地方帮忙埋葬战友。“爷爷是石匠,答应了下来。”杨兴海说,爷爷带着红军在当地的坟地找了一处隐蔽的位置,埋葬12位牺牲战士。
“当时怕被敌人发现,碑上没有留名,只刻了数字。”杨兴海说,爷爷找来家里大大小小的石料,从“一号”刻到“十二号”,将这些碑立在坟头上。那个年代,少有人去上坟山,虽然凭空冒出12座坟,但也没引起村民注意。
信守承诺 不计回报
1950年,汉源解放。在举镇同庆的热闹欢乐氛围中,杨文福站在村里的山头上望了很久,没有等到熟悉的红军身影归来,内心不免有些落寞。
在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春风里,杨文福一家分到了三亩多的土地。为了继续履行自己答应红军的承诺,更好守护那12座红军墓,杨文福毫不犹豫地要了其他村民都嫌弃的那块埋葬着红军战士的荒冢地。妻子感到非常惊讶,责怪他不仅没去争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反而选择了一块离家遥远、掩埋死人的撂荒地。
考虑到时代已然转变,杨文福便趁着分地这个时机,一五一十地向妻子吐露了15年前那个夜晚发生的往事。妻子听后,潸然泪下,这才体会到了丈夫的用心良苦。杨文福还叮嘱道,以后红军墓周围就不要种植作物,不能打扰到埋葬在那里的红军英魂。妻子欣然同意,每年清明还会陪着丈夫到红军墓前烧上几沓纸钱。
默默守护 不求名利
1972年,听说解放军的部队要经过宜东镇,杨文福兴奋地跑上街去,可惜还是没有找到当年的那些熟悉面孔。尽管没有等来那些红军将士,杨文福还是依旧经常会去红军墓前同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说说话、叙叙旧,每年清明还是会带着家人前去点几炷香、烧几沓纸。
上世纪90年代,听村里人说有外乡人在红军墓前里祭扫,年过六旬的杨文福马上喊上儿子赶过去看,却是只见香蜡纸钱不见人。杨文福心生悲哀,隐隐感觉自己再也等不到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了。
1986年,守护这12座红军墓大半辈子的杨文福去世。离世前,他叮嘱家人把他安葬在距红军墓不远的地方,继续履行和红军的约定。
由于从小深受父亲的教诲和熏陶,杨兴海的父亲杨国友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了第二代红军墓守护者。为了完成父亲生前的心愿,杨国友一边像父亲一样坚持每年扫墓、祭祀,一边不忘四处打听当年那支红军队伍的消息,但依旧还是没有半点音讯。
前些年,杨国友也带着遗憾去世了,像父亲一样,他也被埋葬在红军墓旁边,陪着长眠于此将近百年的红军战士,继续履行着那份历久弥坚的承诺,等待着当年离开的那些红军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没有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就不会有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火种,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杨兴海说,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带动下,他从小就敬仰革命先烈,尤其和看着自己长大的十二位红军英烈有着深厚的感情。“爷爷和父亲为我树立起了光荣的榜样,我还是会像他们一样,经常前去看望红军英烈,向他们讲述我们后人今天生逢的繁华盛世,享受的幸福生活。”
“他们在异乡待了太久。”杨兴海说,虽然家人一直在细心看护,但由于历史等原因,当年的12个石碑,现在仅存3个,“希望能为他们找到亲人,或者建一座烈士陵园,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知道红军故事,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好人寄语:言而必有信,期而比当,天下之高行也。
道德点评:杨家三代86年的坚守等待路,诠释了诚实守信的深远意义;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杨家三代坚守了诚信的道义,受到了社会的赞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