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3 12:24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3-06-21 15:46:00 | 查看:199次
张时达
【主要事迹】
1963年,风华正茂的张时达进入州农科所聂呷点工作,至今已有60年,在这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通过杂交培育出10余种优良小麦、玉米品种并推广到康定、九龙等地,着力改变传统一年两熟的耕种制度,经过6年的不断尝试,套种试验于1986年获得成功,出色完成了亩产达到一千斤的研究课题,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甲居镇(原聂呷乡)打造成了甘孜州农业示范点,实现了群众的“增收梦”,他也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青春砸进土壤开出了花
又到一年小麦收割时,在一个乡村的田埂边、村民的收割现场,总能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在转悠着,他叫张时达,是甘孜州农科所的一名退休农业科技人员。已有85岁高龄的张时达,退休20几年了,原本可以回家和妻儿安享晚年,可他却割舍不下和他朝夕相伴了近60年的土地和村民。现在的他,仍旧每天迎着晨曦、踏着露珠穿梭于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他告诉别人说:在聂呷那片不起眼的土地上,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业绩、更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壮举,60年的时间,他在那里留下的只是常人眼里的平淡,但是,他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深深爱上了那片土地。
每只麦穗平均达到100粒小麦!过去贫瘠的土地竟然种出了大麦穗,他是真正的功臣。刚到聂呷的时候,那里的农作物耕种还是传统、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农作物品种较为单一,而且大多都是当地的品种,产量也不高,亩产也就500斤左右。如何快速提升产量?这个问题深深萦绕脑海让他彻夜辗转,从推广一些小麦和玉米的优良品种入手,“没有垦不动的田,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张时达老人开启了“老犁铧”模式,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且一些优良品种还推广到了聂呷以外的更多村寨。后来,在1973年,他又结合聂呷的自然及地理环境,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一年两熟的农作物能作耕种制度,试验做套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挫折,在1978年,套种试验获得成功,并基本定型,也顺利完成了甘孜州农科所交给他的“如何改变甘孜州部分地区的能作耕种制度”这一研究课题。
用一生收割金黄的希望
7月的丹巴聂呷,正是小麦丰收的时候,也是张时达老人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要到农民家里去了解新品种小麦的产量、面质等情况,而这些小麦大多都是通过他精心培育而成的。每到这时,他几乎要跑遍聂呷村130多户农户的家,甚至更远的村寨,这一举措悄无声息地伴随了他整整几十年。在1角钱能买到一碗凉粉的20世纪80年代,聂呷乡耕地亩产值已经达到400元,这400元放在生产条件日益发达的今天,远远超过了20000元的价值。60年的时间里,张时达在聂呷那片土地上潜心耕耘的同时,也受过不少的委屈和磨难。但是,他却常常给别人说:“那不是谁的错,那是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好在,我有着对农业研究的执着和热情,只要有了这些,哪怕今天的我一无所有,伤痕累累也值得,一个人只要拥有了目标,就还可以努力,还可以奋斗。”
家是他唯一的歉疚。张时达的老家在我省眉山市,妻子在眉山商业局工作,还有三个女儿。但他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几十年来,他除了每年回家过春节外,从来没有好好地陪伴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更别说教育陪伴三个女儿了。就连现在退休了,心里想着的还是庄稼和土地,不愿回到眉山老家。他的小女儿始终想不通自己的父亲为何对这个家庭如此“残忍”和“不负责任”,带着这个怨言,有一次暑假,他的小女儿专程跑到聂呷看个究竟。结果,在与父亲生活的一个月时间里,他的小女儿发现了母亲为何能容忍父亲的真正原因。女儿发现父亲的心绪随着播下的每一粒种子在渐进渐暖的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开始着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拔节,经过了风的考验、雨的洗礼、阳光的关照后,在丰硕的收获季节展现了父亲对种子、对那片土地、对那里人们的别样眷恋。
张时达在10几岁就失去了父母,他常常告诉别人说,他能完成大学学业,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培育。因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时至今日,与他的朋友、同学相比,张时达寒素如水、一介布衣,但是他说,无悔!退休20几年来,他继续默默地在那片土地上耕耘、奉献着,从未想过离开。今天,在聂呷那片希望的田野上,张时达用满头银发换来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奉献。
爱是写不完的诗行……
过去,别人问张时达退休后为什么还不愿离开聂呷时,他说:“那是因为聂呷的农民朋友还没有过上小康生活,如果有一天我看到聂呷的农民朋友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这样,即使有一天生命也留在了聂呷的土地上,也算得上圆满了”朴实的言语间透露出一名老农技人员的执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021年,在甲居镇(原聂呷乡)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活动现场,我们看见耄耋之年的张时达老人愈发精神矍铄,仿佛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年轻了几十岁,村里许多鲜少出门的老者与他重逢时,都颤抖地握着他的手问候,让他不要总是像一头老牛似的只看脚下的土地……回忆过去,老人们浑浊的眼中氤氲而起的是那一辈人对土地化不开的眷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60年前,一个大学生只身驻守山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也难以体会他经受的风霜与挫折,只能通过一些片段初略了解。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张时达老人无私奉献、勤劳智慧的精神已然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带领一辈人创造了战天斗地的“农耕佳话”,也必将引领着年轻一代在这藏寨间、在这新时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接续奋进、凯歌前行。
好人寄语:“我永远相信,只要肯努力,这里的每一块土地会给我们更丰厚的回报!”
道德点评:他是“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们手中”的无名勇士,用半个多世纪的无言坚守,完整诠释了勤劳、智慧、淳朴、奉献的中国人对土地最深沉的情怀。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