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20:33 | 来源:新华网 2023 10/12 08:55:00 | 查看:5546次
李伯藩医生正在询问患者病情(摄于7月1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新华网昆明10月12日电(念新洪 赵普凡)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一楼,有一间义诊工作室,每周三到周日,都会有一位头发花白、身型瘦削的老中医前来坐诊。这位老中医名叫李伯藩,今年已是83岁高龄,而这样的义诊,他已经坚持了17年,从来都是只开方、不卖药,不收挂号费、不收诊疗费。
李伯藩医生为患者把脉(摄于7月1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义诊,坚持17年
采访李伯藩医生,约在了星期二下午他休息的时间。一边迎我们进门,他一边指了指同行的宾川县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说:“他们今年把我‘管’起来了,每周休息两天,不让天天坐诊。”
走进家里一看,客厅的圆桌前坐了两个年轻人,面前都摆着电脑,正查阅抄写着什么。李伯藩告诉我们,两人是他的徒弟,来帮着一起回复患者邮件的。同行的宾川县中医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来找李伯藩医生看病的患者实在太多,院方专门开设了网络医院,复诊的患者可以发电子邮件问诊。
刚聊没几句,心系患者的李伯藩就“溜”回桌前回邮件了。年轻的徒弟在一旁读出邮件的内容,他则根据情况开出相应的方子,再由徒弟通过邮件回复过去。
周三至周日坐诊,周一周二休息日还在回复患者邮件,我们忍不住问李伯藩“会不会太辛苦了?”老人抬起头笑了笑说:“好像只要想到能把病人看好,能缓解他们的疼痛,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难得的休息时间,李伯藩在翻阅中医方面的书籍(摄于7月11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李伯藩出生于宾川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祖母、父亲均以行医为业。李伯藩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块小黑板,来看病的老乡付不起钱,就把账先记到小黑板上,每隔半个月左右,祖母就会抹一次黑板,没来还钱的也不予计较。而每年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不仅看病免费,连药钱都不收。
受家风影响,2006年从宾川县中医医院退休后,66岁的李伯藩婉拒了众多医院的高薪返聘,在自家小院里搭起简易的诊室,开始了义诊。17年来,义诊室换了好几处地方,但只开方、不卖药,不收挂号费、不收诊疗费的原则,一直没变。
有人替李伯藩算过一笔账,即使只收五六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年来也有上百万的收入。对此,李伯藩摆摆手说:“我的退休工资已经够用啦!况且来找我看病的都是疑难杂症,有些人为治病花光了积蓄,我不收挂号费,就能帮病人省出一剂药钱。”
义诊工作室外,候诊的患者(摄于7月1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义诊,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到访的第二天是星期三坐诊日,早上8点40分我们来到宾川县中医医院一楼的义诊工作室时,候诊区已经坐满了人。几分钟后,李伯藩的家人开车将他送到医院门口,看到我们,老医生招招手简单打了个招呼,就有些着急地迈着小碎步朝义诊室走去——和往常一样,今天预约挂号的病人有50个。
对于一名83岁高龄的老中医来说,每天要看50个疑难杂症的患者,无疑是辛苦的。好在,现在的义诊室,已经不是李伯藩自己“孤军奋战”了。采访当天我们看到,专注于望闻问切的李伯藩周围,有引导患者的、有协助诊疗的、有跟师抄方的,一群人分工合作,共同开展着义诊工作。
义诊工作室里,李伯藩带着两名年轻人,一起为患者诊断病情(摄于7月1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详细了解情况后我们得知,这支义诊队伍中,有中医院的年轻医生、有跟着李伯藩学中医的徒弟,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李伯藩的儿子、宾川县中医医院医生李少华,也加入到了义诊工作室来,父子俩一个在里间坐诊,一个在外间坐诊,当然,都是0收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次次义诊,同时也是一次次教与学的过程。李伯藩说:“中医要发扬光大,最关键的就是人才。我总是想着,在我还能动、还能工作的时候,多带几个学生,把我的经验传给他们,去医治更多的病人。”
义诊工作室外,医务人员引导患者就诊。(摄于7月1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今年8月初,宾川县卫生健康局开展了“李伯藩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遴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遴选40岁以下、有中医专业教育背景的传承人,进一步扩大“一群人”的队伍。活动共遴选出8人,将跟随李伯藩医生学习3年。
此外,位于宾川县中医医院的“李伯藩先进事迹现场教学点”也于今年7月底开馆。不大的展厅内,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处方签、一封封感谢信,讲述了李伯藩行医六十载、义诊十七年的事迹,朴实、温暖、动人,“医者仁心”四个字,在这里、在李伯藩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