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的英雄本色(图)

发布时间:2023-10-07 12:01 | 来源:瞭望 2023年第30期 | 查看:3824次

“虽然你牺牲在朝鲜,但我们的约定我替你完成了。你没看到的大好河山,我替你看了。”

虽然抗美援朝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设施并不少,但这位老兵还是坚持自建展馆。他觉得,这样离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们更近

“老战友,70多年了,祖国强大了,老百姓也富裕了,谁也不敢再欺负咱,你们安息吧!”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孙仁斌 王莹 洪可润 崔师豪

  盛夏时节,辽宁丹东。

  英华山静默无言,鸭绿江浩荡奔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起熟悉的歌曲,一身国防绿的98岁老兵王凤和热泪盈眶。对着悠悠江水、巍巍鸭绿江大桥,他举起右手,挺直身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哲厚,虽然你牺牲在朝鲜,但我们的约定我替你完成了。你没看到的大好河山,我替你看了……”70年前的往事,长留在老兵的军礼中,长留在人们对英雄的思念中,长留在共和国的记忆中。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山河无恙,英雄不朽。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有的离开了我们,有的已进入暮年,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多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听他们讲述穿越时空的历史记忆,回顾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再现这些老战士初心不改,赤诚依旧的英雄本色。

志愿军老兵李维波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

为学生们讲述战争经历(2023 年4 月3 日摄) 潘昱龙摄/ 本刊

  “没看够祖国的大好河山”

  2023年7月,到丹东鸭绿江前,王凤和又拿出了那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零师师史》,红色的封皮已被摩挲得有些破损。

  “这里面有我们部队的信息,有我牺牲了的战友的名字。我想他们了,就打开看一看。”王凤和坐在桌前拿着放大镜仔细翻阅,思绪飘回了70多年前的鸭绿江畔……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王凤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的一名连队指导员,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斗。行军途中,美国侵占朝鲜、美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的消息传来,战士们群情激愤:“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才建立了新中国,任何人再敢侵略,我们绝不答应!”

  王凤和所在的部队奉命北上,经过八天八夜长途跋涉,赶赴中朝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1950年10月19日晚,大部队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征程。

  当晚19时许,队伍迈上鸭绿江大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江对岸的枪炮声此起彼伏。王凤和的山东老乡、连队副指导员王哲厚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王凤和感到奇怪,就问他:“你看什么呢?”

  王哲厚回答说:“新中国刚成立,咱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我还没看够哇……”

  王凤和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有啥,等把这场仗打赢了,咱们一起回国坐着飞机看、坐着火车看,把中国看个遍、看个够!”

  一番话逗得战士们笑了起来,大家豪气倍增,步履铿锵地向着江对岸走去。

  后来,王哲厚牺牲在了朝鲜战场。替战友看看大好河山,成了王凤和一生的心愿。

  “805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对于那天夜里走过鸭绿江桥的场景,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记忆深刻:“一上桥我就一步步地数,我想记住这段路有多长。”每走一步,就意味着离祖国更远,离战场更近。这805步过后,等待程茂友和战友们的,是保家卫国的战场。

  入朝当天,程茂友就在随身日记本里写下一段话:“亲爱的祖国,为了你的安全和朝鲜人民不受灾难,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我们暂时和你告别了。亲爱的祖国,再会吧!”

  “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

  “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一面褪色的军旗(复制品)静静陈列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展柜里。

  1952年11月,志愿军战士将这面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志愿军与强敌浴血奋战43个昼夜,这面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旗留下了381个弹孔,始终屹立不倒。

  1952年10月11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奉命攻占敌军驻守的391高地。在这场战斗中,一位烈士的名字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邱少云。

  交战时,敌军对我军潜伏区进行轰炸、扫射。弹药将枯草引燃,火焰很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点燃了他的衣物。为了不暴露埋伏的战友们,他忍着烈火焚身的剧痛在冻土上手抓脚蹬,任由大火将他吞噬,年仅26岁。

  作为担架连的战士,韩远泉永远忘不了初次看到邱少云遗体时的情景。

  “当时我们还不晓得他的名字,后来经过同他一个部队的战友指认,我们才晓得他叫邱少云。遗体被烧得仅有70厘米左右。听邱少云战友说,他的身高可是有一米七啊。”说到这里,韩远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出来。此刻的他,仿佛还是70多年前那名19岁的战士。

  为了将战友的遗体安葬,韩远泉和其他两名担架连的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带回了邱少云的遗体。转移中,三人必须穿越3000多米的开阔地,韩远泉在这个过程中负伤了。

  “我肩部负伤,衣服磨破了,鞋子也被打烂。”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将邱少云烈士的遗体掩埋在了一处长满松林的山坡上。战争结束后,邱少云烈士的遗体于1953年由朝鲜前线运抵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我们的职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救治受伤的战友。”志愿军老兵赵增江非常理解韩远泉当时的心情。

  作为担架员、卫生员,他们在战场上的任务是挽救生命。“我们很少摸枪。急救包、绷带、担架就是我们的‘武器’。”他说。

  除了最常见的止血包扎、固定骨折的断肢,卫生员们还需要为战士们处理一些“疑难杂症”。由于当时的伙食大多是压缩饼干和炒面,缺乏绿叶蔬菜,很多战士得了夜盲症。

  为了能让战士们喝上“蔬菜汁”,夜晚急行军结束后,赵增江就会叫上几位战友一起去摘松叶、折松枝。

  “朝鲜的松树漫山遍野,我们卫生员用被单包着摘下来的枝叶,没一会儿就装满了。”赵增江说,战士们喝了“松叶水”后,夜盲的症状有所减轻。

  抗美援朝作战时战友们以苦为乐、豪气冲天的精神让赵增江印象深刻。

  “有一次,我们隐蔽在山洞里,看到侦察敌机慢悠悠地爬升,连驾驶舱里的飞行员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到他在那儿洋洋得意地嚼口香糖。”赵增江回忆,当时,一位战友说:“这美国少爷兵咋还边打仗边吃东西咧。回头啊,咱抓个俘虏问问。”此言一出,战友们都笑了出来,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

  “在那么惨烈的战时状态,我们的战士还能有这么乐观的精神。这背后是强大的爱国信念做支撑。”赵增江说。

  “必须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沈阳市浑南区高坎街道旧站村,有一座用红砖和黄泥砌成的特殊的纪念馆——革命历史及抗美援朝爱国教育馆。

  这个200多平方米的教育馆,是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孙德山,自筹经费用七年时间在自家院子里建起的。而自己则和老伴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

  在教育馆的展柜里,摆放着革命军人证书、和平鸽纪念章、挖战壕时的小铁锹等一千多件展品。孙德山告诉记者:“为了搜集文物、收藏照片,我捡了一车又一车的废品去卖钱。搭建展馆用的木料和塑料布也是拾荒得来的,一点点钉好再架起来。”

  虽然抗美援朝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设施并不少,但这位老兵还是坚持自建展馆。他觉得,这样离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们更近。

  “到现在,我已经投入约十万元。战友在我面前倒下,我活着回来,必须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孙德山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为了祖国牺牲的战友。

  不久前,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小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沈阳的三所小学,也是志愿军老战士金东辉找到的第四批讲述抗美援朝英雄故事的接班人。

  1950年10月,金东辉作为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政治部联络员(翻译),随部队出国作战。他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立三等功一次,获军功章一枚。退休后,金东辉一直从事抗美援朝宣传和义务讲解工作。

  此前,金东辉培养出了多名优秀讲解员。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讲解员、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干警、沈阳电视台记者,都是他的“学徒”。

  沈阳广播电视台记者肖夏说:“有一次金爷爷问我,小肖,刚才我讲的故事你记住没?我讲不了几年了,咱作为接班人得抓紧啊。”肖夏说,这沉甸甸的嘱托,她至今不敢忘记。

  金东辉告诉记者,他今年89岁了,总有讲不动的一天,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宣传中来,“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成为优秀的抗美援朝英雄事迹讲解员。”

  金东辉还将自己珍藏的部分资料转交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讲解接待科科长王春婕,希望她能做好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宣传,把老战士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接好班。

  70多年过去了,老兵王凤和兑现着自己当初对王哲厚的诺言。退休后,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并再度回到丹东鸭绿江畔,来告慰当年的战友:“老战友,70多年了,祖国强大了,老百姓也富裕了,谁也不敢再欺负咱,你们安息吧!”

  敬罢军礼,老兵弯腰,把一束黄菊花摆放在江岸边,两行热泪无声滑落。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