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5 21:43 | 来源:新华网 2023 07/24 17:05:48 | 查看:550次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鸭绿江,中朝界河之一,全长795公里,源自长白山南麓,汇入浩瀚黄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必经河域。
吉林省,与朝鲜隔江相望,是中朝边境线最长省份,是抗美援朝历经两年零9个月走向胜利的见证之地,是全民支前“一切为了前线”的后援之地,更是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传承之地。
战争期间,吉林省目送了众多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远征,也动员了无数修铁路、运物资、抬伤员、缝衣物、做干粮的平民英雄助阵,他们的事迹在鸭绿江畔汇成不朽赞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致敬英雄的旋律再次唱响。
英雄远征:鲜血染红美如画的战旗
盛夏的集安市,鸭绿江水波清澈,五女峰葱茏叠翠。
这是2023年6月29日拍摄的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一大早,5名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来到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景区,声情并茂地录制说唱视频《197653》。“繁华盛世,因有负重前行的人,吾辈当自强,保持热血的力量……”参与录制的集安市实验小学学生王嘉悦说。
这是2023年6月17日拍摄的地处中朝边境、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197653》致敬的是抗美援朝期间牺牲的197653名英烈。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总数达290万人,其中42万名将士从集安渡江赴前线作战,包括新中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的英雄誓言。1950年11月29日,时任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的他,在弹尽粮绝情况下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将生命壮烈地定格在28岁。他的戎装照,今天仍醒目地展列在通化市抗美援朝纪念馆。
这是2023年6月29日拍摄的吉林省通化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通化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现有337位无名烈士,其中许多是1950年冬天东北军区第31陆军医院(今96605部队医院)收治的冻伤者。“这些无名烈士身份极难考证,但其中极有可能包括‘冰雕连’的战士。”过去20余年采访了数百位抗美援朝老兵的通化市纪实作家孙艳华说。
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不是生来胆大,是打起仗来没时间害怕。”97岁的38军老兵刘德厚回忆,1951年坚守汉江南岸,极寒天气下他双手各持一把机枪扫射,脑子就一个想法“把敌人往死里打”。
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许多老兵回忆,除了克服武器差距,还要忍受饥肠辘辘。42军老兵桑贵福和战友曾在坑道战中为了生存不得不集体喝尿,42军老兵宫德祥曾因3天水米未进冲进敌营后误喝马尿导致胃溃疡,46军老兵吴化南回忆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胜利了回到祖国先吃个大肘子”……
2023年7月13日,游客在吉林省集安市革命烈士陵园内观看抗美援朝烈士浮雕纪念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抗美援朝期间,有18499名吉林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朝鲜战场。“几十年来最爱看《英雄儿女》!因为我们的战士就是王成的样子!”39军退伍老兵李润兰说。
平民英雄:战争也是人民意志的较量
和风细润,夏雨绵绵,从集安市溯江北上约200公里,即到了临江市。解放战争期间,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为东北战场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基础。抗美援朝期间,临江亦是重要后援地,参加长津湖战役的部分将士从此渡江——电视剧《冬与狮》今年3月专门为此在临江取景。
2023年6月27日,临江市档案馆研究馆员樊祥利在对当地抗美援朝支前资料进行整理。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临江市档案馆研究馆员樊祥利站在临江中朝国境公路桥前介绍,抗美援朝期间,这座桥和周边的4座浮桥也是“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除了15万名志愿军从此过江,临江还组织了4万多人的民工大队和战勤大队经此支援前线。其间,他们共修路448公里,修复桥梁40余座,运送物资不计其数。
这是2023年6月27日拍摄的吉林省临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内的人民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摄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但为了志愿军将士吃得饱、穿得暖,各地百姓纷纷勒紧裤腰带、捐出家底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作为重要后援地的吉林省,在抗美援朝期间仅耕地面积就扩大了34%。
筹粮、运输、修桥、补路、缝衣、收治、献血……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抗美援朝期间,边境城市除了青壮年入伍、学校后撤外,剩余百姓都在坚守。其他城市也各尽所能,其中,长春完成125000吨高粱米、68040吨豆饼、114.37万斤炒面、20万斤煮肉等军粮加工任务,全市输血队员保持在6000人至8000人,累计为伤员输血145.85万毫升。
“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是战场拼杀,更是人民意志的较量。”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宜田介绍,当年全省有5万多人作为保障人员随军赴朝,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到1951年底,全省各地捐款的710亿元(旧币)就够买47架飞机了。之后,“榆树号”“延吉号”“扶余号”“吉林妇女号”等以吉林捐献地域、群体命名的飞机,陆续补充到空军阵营。
长春文艺团体也发挥了独特作用。1951年5月,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转移到长春,之后利用长影设备拍摄了《为了祖国》《保卫家乡的人们》等7部影片,还制作了《粮食战线》《停战谈判》等12部纪录片。1953年3月起,长春市文工团34名演职员赴朝鲜慰问,在137个日夜演出140多场。时任副团长的王兆一回忆,随着胜利的临近,他们一路的伙食也足见全国人民支前成果:“有山东的大葱、四川的榨菜、锦州的小菜、热河的白菜……”
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集安市今年新建了一条“音乐公路”。
这条385米长的公路路面上,有工艺切割的特定序列凹槽,当汽车以35公里至40公里时速行驶其上时,凹槽与轮胎接触产生空气破裂音,进而奏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这条“音乐公路”,已成为集安红色旅游线路的新晋打卡地。
江风拂面,花簇飘香,73岁的纪实作家孙艳华坐在车上,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她,2001年从通化市商务局退休后,以红色文化传承为追求,寻访了数百位从东北抗联到抗美援朝期间的老兵及后人,编辑了录入648位老兵简历的画册《军旗的荣光》,完成了《冰川血山》《血性碑》等老兵纪实作品。
2020年以来,孙艳华以《抗美援朝,打服对手的战争》为主题做了30多场专题报告。在通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在孙奶奶的影响下更加熟悉了家乡的英雄历史,也更以家乡的红色气质为荣。
“志愿军战歌是刻在我们这代人骨子里的旋律。”孙艳华说,“但我更希望年轻人珍惜先烈为我们争取来的温暖的土地、和平的阳光。”
“抗美援朝,反帝前沿;通化儿女,奋勇参战;崇贵神勇,机智果敢;永泰无畏,英雄独胆……”通化市二道江小学教室里书声琅琅,孩子们诵读着被编入教材的家乡英雄人物——“崇贵神勇”指的是用机枪击落敌机的42军机枪手关崇贵,“永泰无畏”指的是机身中弹56处仍安全返航的飞行员李永泰。
这堂特殊的历史课所用教材,是由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撰的系列方志读物。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重要的是一方地域历史文化对一方人的教化培育。”吉林省方志馆馆长竭宝峰说,吉林省作为抗美援朝后援地,域内的青少年应当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并以此为自豪,所以用千字文的形式编纂成书,免费发放,让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
时值暑假,游客如织,这为红领巾小解说员团队提供了实践契机。
阳光明媚的上午,集安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五班学生张茜媛在鸭绿江畔开始了新一天的讲解:“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文字记者:王昊飞、张博宇、王帆、周万鹏
视频记者:王昊飞、张博宇、周万鹏、王帆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张虹生、鲍菲菲、王浩程
统筹:周咏缗、郜新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