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九旬抗美援朝老兵的最后愿望:“把我的一切都献给国家(组图)”

发布时间:2023-04-17 20:50 | 来源:浙江新闻网 2023-03-20 10:36:56 | 查看:3341次

潮新闻  记者 王晨辉 叶梦婷 通讯员 季俊磊

简单的告别仪式上,亲友向张序熙鞠躬。共享联盟.浦江陈好摄

  3月18日上午7时49分,93岁打抗美援朝老兵张序熙在浦江县中医院与世长辞。简单的告别仪式之后,张序熙的遗体被浙江大学医学院接走。按照老人的遗愿,他将成为实验室里的大体老师,奉献出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张序熙也实现了自己生前为人民而战,逝去后也要有所贡献的心愿。

参加志愿军时的张序熙。

  张序熙出生于1930年,年少时,日寇的残暴让他萌发参军保家卫国的想法。1951年7月,朝鲜战争打得激烈,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参军,张序熙毫不犹豫报了名。那年他读高二,正在河南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培训。1952年初结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秘书处总务科工作。

  为了统计军需、报账等一系列工作,张序熙和战友们必须往返在后方与前线之间。为躲避敌机轰炸,他们一般会选择晚上出发。有一次,他们在回驻地的路上被敌机发现,司机靠山停下,敌机绕了一圈,对车辆扫射了一阵,绕了一圈回来,又扫射了一遍,看看没有动静才飞走。当时,张序熙正躺在车顶上,敌机一走,医生急忙把担架抬来,发现三颗子弹分别射在他头、胸、腰不到3厘米的地方,与死神擦肩而过。

张序熙和他的纪念章。

  回忆起自己的入朝经历,张序熙老人曾说:“我能活着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已经算是幸运了,那些长眠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张序熙跟着部队来到北京,并服从安排去天津铁路工程学院学习桥隧(桥梁和隧道)专业,毕业后当了一名桥隧技术员。后来,张序熙还去过江西、重庆、内蒙古等地方参与桥隧勘探、设计工作。1969年,张序熙复员回到浦江,在交管站(交通局)担任民间交通技术员,负责浦江县域内所有村道、桥梁及隧道的建设工作。1990年前后还有很多部门和单位请他帮忙设计图纸或做质量监督工作,直到2000年才真正退休。

  “我从21岁参军以来就一直在为人民服务,希望死后也能继续为人民服务。人死后一把火烧掉一文不值,那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要把一切都献给国家。”2009年,张序熙便有了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身体常年不好,器官已经用不了了。起初,全家人都反对老人的想法,但他一直努力说服他们,没有放弃。

  2016年,张序熙生了一场大病,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好多天,连医生都说希望不大,家人甚至已经开始为他准备后事,但他奇迹般地醒了过来。醒来的第一件事,就嘱咐家人:“我年纪大了,这样的病危状况随时会发生,如果下次没有醒过来,我的遗体一定要捐掉。”

张序熙的遗体捐献交接单。

  在老人的坚持下,家人终于同意了他捐献遗体的想法。2019年,张序熙在家人的陪同下正式签署遗体器官捐献协议。

  老人去世后,家人、朋友都赶到医院送他最后一程。简单的告别仪式上,张序熙的孙子张骐站在爷爷病床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爷爷放心,我会继承你的遗志,把你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张骐从小在张序熙身边长大,从小便聆听爷爷的教诲,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利国利民的人。去年,张骐瞒着家人也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微上进行了捐献登记。他说,他要向爷爷学习,把自己献给国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