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专挑“硬骨头”啃的骨科医生

发布时间:2023-03-31 21:35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3 03/30 07:30:42 | 查看:3300次

他有一颗仁者之心,给素未谋面的危急患者调剂床位,只为与病魔争分夺秒,抢在患者瘫痪前精准“拆弹”。

  他有一身医者之术,勇闯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禁区”,连续12年举办全国唯一的脊柱肿瘤全切技术学习班,只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有一支生花妙笔,一头做科研、一头话科普,从出诊到出书,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式传递前沿理念与技术,只为帮助更多人防患未然。

  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董健,也是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2022年因突出的临床工作获得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

  在3月30日国际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中山医院,探访董健医生的故事。

  “拆弹专家”:把患者从瘫痪边缘拽回来

  53岁的于女士谈起董主任忍不住竖大拇指:多亏了董主任高超的医术和精准的研判,让她免于瘫痪之苦,如今想来真是十分庆幸。

  据了解,于女士被查出晚期乳腺癌,脊柱和骨盆多发骨转移病灶,胸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严重。

  “对于这类还没有完全瘫痪的患者,董主任一直希望尽早抢回来一个是一个,对患者后续的放疗与神经功能恢复都会有很好的帮助。”中山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胡安南说,当时董主任把于女士的信息发到科室团队微信群,大家利用周末抓紧商讨和制定了手术预案,并提前联系了输血科、麻醉科,等到患者周一入院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后,周二一早就开展了“脊柱转移性肿瘤分离手术”。

  据悉,这种分离手术是近年来针对脊柱转移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由董健率先在国内推广,2019年获得中山医院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一等奖。中山医院骨科病房里需要做脊柱肿瘤手术的床位几乎没空过,有时候还得与其他治疗组协调借床,优先安排给像于女士这样需要抢救神经功能的患者。

  除了对多处转移的患者开展“脊柱肿瘤分离手术”,对于一处转移的患者,董主任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脊椎肿瘤整体切除手术”,这是骨科里难度最高的手术:前有胸主动脉大血管,一旦碰破,病人就会大出血而死;后有脊髓神经,碰伤一点,病人就会瘫痪;可如果将肿瘤切碎摘除或刮除,又容易引起转移复发。如此高难度的手术,董健一做就是16年。

  董健表示,如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总体稳步提升,如何提高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关注。屋有梁,人有脊,脊柱素有“人体第二生命线”之称,拯救脊柱不仅是为了帮助患者“站起来”,更是为了支撑其“活下去”。

  “星火燎原”:从一个人冲锋到一群人战斗

  1983年,董健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即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新生迎新晚会,国际断肢再植之父、中科院院士陈中伟做了精彩的演讲。听着陈中伟院士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年轻的董健热血沸腾。1989年大学毕业后,董健留在中山医院骨科工作,后来如愿师从陈中伟院士攻读了博士学位。

  从医30多年,为了解除病人痛苦,董健带领团队不断突破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禁区,在国际上发表3个以上椎节复发性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手术论文,最艰难的一次手术历经17小时,为一位四椎节多次复发的脊柱巨细胞瘤患者完整将肿瘤整块切除,该患者10余年肿瘤未复发。

  为了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和费用,董健和团队研发改良医疗器械,并推进国产化生产。如今,单节段肿瘤整块切除只需4个小时,甚至不输血,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系数,提升手术安全性。

  胡安南第一次见到董老师时还在读研,时逢董老师在另一家医院授课,董老师演示的“全脊椎肿瘤整体切除手术”使其大受震撼,立志报考董老师的博士生。如今,他近距离跟随董老师工作,老师对疾病一丝不苟、对病人细致入微的医术和医德,已成为他医生路上的“灯塔”。

  截至目前,董健已培养博士等研究生68人,多位研究生在毕业时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部分优秀毕业研究生已担任二、三级医院骨科主任。有一年招生季,董健为了精心准备讲演,推掉了很多重要的活动安排,在他看来:“这远远比不上为医学院招揽优秀生源重要,因为那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

  在董健牵头下,中山医院连续12年举办国内唯一的脊柱肿瘤全切技术国家级学习班,对该技术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关键作用。如今,国内大多数开展这项手术的医生,都到中山医院接受过培训。为了进一步解决“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的问题,董健还与复旦大学及各附属兄弟单位多领域、多学科力量一同积极筹建复旦大学脊柱肿瘤研究所,推动脊柱肿瘤综合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初心不变”:从科研到科普,希望病人越来越少

  “其实,不光是老百姓,一些其他科室的医生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肿瘤转移会影响到脊柱进而导致病人瘫痪,更不知道其实早期转移了还有救治的窗口期。”董健说,但凡多一份意识,早一点行动,就能避免患者遭受更多病痛。有些患者找到他的时候已经瘫痪了半年多,让人十分惋惜,这时再做手术的意义和效果就大打折扣。

  对于董健而言,他是医生,不是开刀匠,找他开刀的病人越来越少才是对他的最佳赞誉。如何抵达这个终极目标?董健一边做科研一边做科普。迄今,董健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26篇,带领团队近几年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22篇。

  董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诸多肿瘤常发生骨转移,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脊柱转移,这提示脊柱转移可能存在有别于其他转移的特殊机制。为了从源头上减少脊柱转移的发生率,他和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发现脊柱的椎体红骨髓分泌的CX3CL1容易吸引多种来源的肿瘤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椎体的血管。微血管中的肿瘤,在黏附因子的辅助下可以跨过内皮细胞,在椎体中定植下来,从而形成脊柱转移。“在动物实验中,我们通过抑制CX3CL1的表达,成功地降低了脊柱的转移,期望将来可以更多地应用于临床。”董健说。

  为了让肿瘤转移到脊柱的患者不丧失继续生活和治疗的信心,了解最前沿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理念给疾病带来的希望,他挤出时间做科普、写文章、拍微电影,让大众了解医生如何抽丝剥茧为患者制定医疗方案。

  与此同时,董健率领团队在诊治了数万例腰椎疾病患者基础上,编写了腰突症的系列科普书,三本书累计印刷18次,发行10万余册。以系列书为基础,结合社区普及、基层医院示范、媒体宣教和临床科研,形成一个综合性大型科普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曾经有人问过我,拿刀的科主任为什么拿笔,言下之意是劝我把有限的精力留着攻克疑难杂症。”董健说,其实科普也是“治病救人”,而且成本最小,因为门诊没有充裕的时间为每位患者解释,一个小册子、一个小视频可以更高效地答疑解惑。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普创作和传播研究,他在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的倡导和支持下,领衔成立了国内首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改变网络科普良莠不齐、百姓无所适从的状况。

  2016年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8年作为唯一获奖人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2019年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一等奖,2022年获得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纪念证书……董健在科普路上笔耕不辍的动力来自中山医院的氛围和传承,无论是现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还是以前的老院长杨秉辉,他们在百忙之中都热衷于健康教育,编写的绘本、回答的问题都十分接地气,深受百姓喜爱。

  董健说,“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他和团队将秉承这种精神,救治更多人、帮助更多人。(记者龚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