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谢延信: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父母和傻弟弟

发布时间:2011-01-26 11:16 | 来源:央视网 2007年02月11日 10:29 | 查看:4744次

  新华网郑州2月10日电(记者姜雪丽 古文洪)因为得过几次脑出血,谢延信对很多事情有些记不太清了,只是简单地回答“是”“说不好”,但他脸上始终挂着憨直的笑容,笑容里是善良和朴实。

  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的父母和傻弟弟,老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做人要讲良心”是他的信念。

  用简单的道理过简单的生活,今年54岁的老谢简单的生活并不贫瘠。

  这个家没有他就碎了

  说到谢延信,邻居和同事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亮儿(谢延信小名)是个好人。”

  谢延信本姓刘,后改随岳父姓谢,是河南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的一名普通矿工。

  邻居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老谢的原名,心里早就把他当作谢家的儿子而不是女婿。毕竟,即使是儿子,能够像他那样照顾老人的也不多。

  邻居于乃秀回想老谢照顾岳父的情景:夏天把老人背到屋外阴凉里,透透气,再背回家里。到冬天背到太阳地里晒晒太阳,再背回屋里。“就是自己的亲儿也不会这么整天背来背去。”

  岳父瘫痪在床近18年、照顾岳母和傻内弟30多年,老谢承担的辛苦比邻居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33年前,新婚一年的妻子谢兰娥生下女儿40天后,患产后风。当时并不完备的医疗卫生条件无法挽救妻子的生命。作为长女,妻子临终前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托付给了谢延信。

  岳父一家的情况并不乐观:岳母因患有肺气肿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先天呆傻,生活难以自理,只有岳父一人在300多里之外的焦作煤矿上班。再加上襁褓里的女儿,照顾这一家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

  为了安慰失去爱女的岳母,强忍着悲痛的谢延信流着泪向老人承诺:“娘,俺永远不离开恁,照顾恁,照顾恁三口。”

  现在已80多岁的岳母坦言:“当时我一直怕亮儿就是说说,万一有一天亮儿走了,我们这一家人就没着落了。”

  为使老人放心,谢延信把自己的姓从刘改成了谢。改姓在农村是大事,家族的人为此开了个家庭会议,讨论了大半夜。“你改了姓还续不续媳妇?”——家里人为老谢的将来着想而不同意。

  “续不续以后再说吧,他们家现在这种情况我不能撒手不管。”老谢话不多,但是个有主意的人,最后大家还是拗不过他。

  改姓只是第一步,更难的事情在后面。

  1979年,岳父突然中风住了院。谢延信尽心尽力照顾岳父,其他病人的陪护还有个替换,而谢延信只能一个人顶着。晚上就睡在病房冰冷的水泥地上。

  现在说起这些,岳母冯季花眼里噙满了泪水,“十冬腊月,亮儿一个人天天晚上躺在病房的凉地上,一躺就是三个月啊。”

  岳父的命保住了,但从此要与床为伴。以前,尽管自己难,可还有岳父帮着支撑;现在,这根柱子也倒了!家里四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他照顾,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老谢一人身上。

  老谢狠下心把刚5岁的女儿送到老家让老母亲和哥哥照顾。

  老家的母亲不忍心看着20多岁的儿子就这样过,让老谢的三哥劝他回老家,“去把亮儿叫回来吧,他不能总是这样,以后总得再娶个媳妇。”

  三哥刘延胜说:“我那时到了城里找到俺弟住的地方,看到他们住在离公共厕所不远的破屋,我就落泪了,就是俺在家里种地日子也比那好过呢。”

  老谢没跟三哥回去。“哥,你也看到了,我要回去了这里谁管?人得有良心,我要回去了就太没良心。”谢延信的话让三哥无言回答。

  岳父瘫卧在床,四肢僵直,遵照医生的建议,谢延信每天都要为他活动活动四肢。刚开始,老人疼得受不了,就会骂谢延信。谢延信总是笑着说:“爹,你看你说的像个啥?”

  在老谢的精心照顾下,四个多月后岳父竟然能在院子里扶着凳子挪步了。谢延信牢记医生交代的话,给老人常翻身,抹爽身粉。每天都把老人背出来,晒几小时太阳。

  给岳父治过病的张清波说:“老谢(谢延信岳父)在床上躺了18年,没有得褥疮,真是不多见,多亏他女婿。”

  卧床不活动的病人,大便常常干结,谢延信就戴上手套,给老人一点一点往外抠;听说冬瓜皮、茅草根可以利尿通便,他就到野地去挖,每天给老人熬水喝。

  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老谢就抽空到附近农村的砖瓦窑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为了能省几元菜钱,他还在垃圾堆上开荒种起了油菜,嫩的时候凉拌吃,长老了炒着吃,收了菜子再榨成油吃。

  岳父吃的中药里有一味药是蝎子。为了省钱,谢延信依照医生的建议自己带着干粮到离家四十多里路的山上找,第一天居然找了半斤多。

  1983年,谢延信顶替岳父,成了朱村矿掘一区的一名工人。

  上班第一月发工资,从不舍得乱花钱的谢延信给岳父买了一台收音机解闷。

  久卧病榻的人,最受不了的是寂寞。岳父喜欢听武侠章回小说,谢延信就从图书馆借来小说,有空念给岳父听解解闷。18年下来,他念给岳父的小说竟达百部之多。

  1989年,岳父患了肝硬化,病入膏肓。岳母知道家里困难,就劝谢延信别送丈夫去住院:“人活多大是个够啊!”

  平时对岳母百依百顺的谢延信,却坚决不同意:“不管咋说,这是条命啊。再穷,咱们也不能在家等死啊,传出来,我成什么人了?”谢延信从老乡那里借了1000元钱,把岳父送进了医院。

  1996年8月,岳父走了。谢延信跟岳父说:“爹恁放心,只要俺自己有饭吃,就不会让俺娘和彦妞(内弟)饿着。”

  “老谢一到吃饭就找彦妞,为这他跑了多少路啊,可他从来不烦彦妞。” 和老谢年纪差不多的呆傻内弟经常一个人乱跑,老谢总是在吃饭前找他回来。邻居们对这都有目共睹,也帮了老谢不少忙,让老谢省了不少心。

  内弟生活不能自理,老谢耐心伺候。内弟的指甲总是给剪得整整齐齐。内弟虽然傻,但问起来也会说:“俺亮哥最好。”

  岳父放心地走了,82岁的岳母身体也硬朗,而老谢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谢延信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为了省钱,听说醋泡花生能降血压,他连吃了13年,直到2003年因脑出血才不得不住院抢救。

  老岳母充满怜爱地看着满头白发的女婿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

  岳母说自己脾气不好,有时会吵女婿两句,可女婿总是笑笑就算了,“从来不惹我生气,连句别扭话也没说过。当年也有人说闲话,说是不能指望女婿,可我靠的就是女婿!”

  贫穷的父亲也富有

  老谢说自己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女儿刘变英。说到女儿几乎失明的右眼,始终乐呵呵的老谢沉默了……

  不论贫穷与富有,世界上所有父母对儿女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为了照顾岳父,谢延信把五岁的女儿留在老家。不是狠心,是他实在没有办法。

  在变英的记忆中,16岁之前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变英16岁那年春节前,父亲回家办事。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向父亲要钱,想和姐妹们去乡里玩,父亲从口袋中掏出了5元钱。

  16岁正是姑娘们爱美的花季。同去的姐妹们有的买过节的新衣服,有的去买各种化妆品,而变英手中攥出汗的5元钱,什么也不敢买,最后花2元钱买了一盒胭脂。

  回到家里,父亲很生气。她也是第一次看见父亲生气。吃过饭后,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说:“妮,咱不能跟别人比,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能花。”

  刘变英说:“当时我不完全理解父亲的话,在心里还是怨他。别人在外上班的父亲,过年总能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我的父亲怎么这么小气?”

  变英18岁那年,一群孩子晚上在村里玩耍,一块石头正砸在变英的右眼上,天黑也找不到是谁打伤的。母亲谢粉香(继母)带着她连夜去乡里检查,医生说,眼伤得太重,必须到大医院治疗。第二天,在焦作矿务局五官医院检查,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

  老谢对医生说没带够钱,明天再来办住院手续。

  晚上,回到家里,常挂在老谢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吃过饭,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变英在外面听得见,父亲在里面一声声的长吁短叹。在变英的记忆中,再难再苦,父亲都是含笑面对,这一次,他真的太难了。

  第二天,父亲送变英回家。临上车时,父亲突然问她一句:“妮,你恨我吗?”变英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就是因为这住院押金,使变英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至今变英的右眼几乎失明。

  在焦作,吃着父亲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饭菜,看着矿上送给父亲的家具,感受着一老、一瘫、一傻同室生活的窘境,变英说:“我知道父亲不是不想给我治,他是实在拿不出这几千元的住院押金!”

  从这之后,变英开始理解了父亲。如今她已做了母亲,也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衷。

  “他太难了,自己没享过什么福。”刘变英说到父亲眼眶就红了。

  父亲没有给变英太多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言传身教。

  1994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是变英出嫁的日子,母亲谢粉香早早地把嫁妆准备好了。腊月二十一的下午,父亲回来了,他把变英叫到跟前,对她说:“妮,好女不争嫁妆衣,你结婚,我也没啥送你的,送你一本织毛衣的书,里面有我抄录的两首诗。”

  变英接过了父亲手中那本没有封面的书,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黄连虽苦,饮后舌根下却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使用过度则变成苦水。充分表明,有苦才有甜,甜与苦相连,甘愿常吃苦,才能常久甜。”另一首是这样写的:“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似聚宝盆;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艰苦奋斗记心上,勤俭节约细水长。”

  两段话里朴实、简单的生活道理是老谢在艰辛生活中的体会。变英说,这两段话是他们家的传家宝。

  用心体会的爱

  妻子去世后,亲戚们给谢延信介绍对象,对方一听他的家庭情况,要么嫌负担太重,要么不理解。就这样,谢延信一个人带着岳父一家过了10年,直到同乡谢粉香的出现。

  “乡亲们都知道他的事,他对岳父母那么好,对我肯定也差不了。过日子心里先得舒坦。”谢粉香这样解释自己嫁给老谢的原因。嫁给一个可靠、有良心的人,谢粉香心里踏实。

  成家后,谢粉香在滑县老家照顾孩子、侍奉老人、种田,老谢在焦作照顾岳父一家,每隔一段时间,粉香到焦作的家为全家拆洗被褥。

  回想起来,从结婚到粉香2003年到焦作照顾生病的丈夫,粉香说自己和丈夫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老谢总跟她说:“我照顾好岳父母,你照顾好我父母,为儿女们做榜样。”

  谢粉香和前夫有一儿一女,加上老谢与前妻的女儿,还有她和老谢的一个女儿,这个大家庭的构成在别人眼里很是复杂,但全家人相处融洽,不富裕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

  老谢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但谢粉香和孩子们不计较。粉香在家里和老谢的哥哥们一起照顾他的父母,替老谢尽孝心,日子过得在村里也不算差。

  “乡亲们都觉得老谢这个人不管多苦、多难都会面带笑容,我也不能给他丢人,得把日子过好。”谢粉香和老谢一样也是个要强的人。

  “老谢从来不会说宽心话,不过他心里有这个家。”谢粉香说。每次回老家,老谢一进门能干的都干,抢着帮妻子干活。

  新房刚刚盖好,没有门窗,墙面也没干,谢粉香带着孩子们搬了进去。谢延信听进城的邻居说了后,嘱咐邻居给妻子捎话:“铺床不要挨着墙,免得大人孩子受潮落下病。”

  朴素的语言、简单的爱,全家人在这爱中互相支持,用心体会。

  苦中有乐

  日子苦,心不苦。30多年的苦日子,老谢苦中有乐。

  老谢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一有空就用塑料条帮邻居编提篮。邻居都夸他编的提篮比市场的好。

  老谢喜欢豫剧。岳父在世时,他闲下来就陪岳父听听广播,傍晚,从谢家常常传出爷俩和着广播哼唱豫剧的声音。

  老谢喜爱书法。一个笔记本,他先用蓝笔写再用红笔写,一个本子顶两个用。

  生活的拮据与延信相伴了30多年。1983年参加工作后,生活虽有好转,但延信与岳父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只有100多元,是两位老人吃药打针、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每月为省10元菜钱,延信挖野菜,拾红薯叶、红薯梗和白菜帮,自己腌制的10余种四季小菜成了他日常的三餐菜。

  为从嘴里省点钱给两位老人看病,延信从岳父患病到去世,十几年来忘记了香蕉、苹果甚至西瓜是什么滋味。至于延信与家人的衣服,他从来没到商店里买过。4元钱一双的塑料凉鞋,他一穿就是6年,一件衬衣他穿了10年,白天穿脏了晚上洗,第二天再穿。为省几元车费,每次给岳父看病,他都是用架子车送岳父去十几公里外的医院。

  为了省下买菜的钱,老谢在自己看的泵房院里开了一片菜地,不大的菜地种了几种菜。妻子看他种得密密匝匝的油菜,说他种得太密了。老谢笑着说:“这就是你不懂了吧,嫩苗时可以剔着吃;大一点,可以汆一下拌着吃;油菜开花时,可以炒着吃;最后结籽可以榨油吃。这可是个绿色小银行啊!”

  谢延信的家庭情况,工友们是从侧面了解到的,老谢在班上从不提家事,他给人的印象就是每天乐呵呵。延信参加工作20多年,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没有因家庭拖累而影响工作。1992年秋,他岳父住院一个月,延信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伺候岳父,没有影响一天工作。

  单位工会领导赵善通在一次家访中看到老谢家里的情况很吃惊: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用两块木板拼的床……赵善通编了个顺口溜描写当时谢家的情况:“有老有少,有病有残,有个傻儿望着天,铁石心肠也会软。”

  回来后,领导找老谢谈话,要为他提供救济金,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家的日子自家过,好的我不攀比,他人的我不眼馋,困难的人多了,不只是我一家。”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