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3 20:27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22-09-07 16:38:49 | 查看:1195次
甬派客户端 记者 陈敏
盛夏的夜间,茂密的草丛里,湿漉漉的池塘边,一旦冒出一条光溜溜的吐着信子的蛇,准会令人毛骨悚然;而一旦被蛇咬伤,轻则皮肤溃烂、组织损伤,重则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所以“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在海宁闹市区的一个老小区里,静静地居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不但以逾半世纪的悬壶济世成功救治2766位蛇伤病人,一度成为全国蛇伤治疗领域的明星人物和全省先进,还用退休后的30多年,静静地整理了许多宝贵的医案……
转眼,这位曾被许多病患称为“蛇伤圣手”的老人已经92岁了!这些天,听闻“老东家”海宁市人民医院准备创建院史馆,他便激动地捐出珍藏“秘籍”,以期让它们更好发挥作用救死扶伤。他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海宁市非遗部门人士表示,老人的蛇伤救治术还有可能成为非遗。
矢志从医救死扶伤
穿戴干净整洁,行动步态稳健,讲起话来思路清晰不慌不忙……昨天,当年已九旬的“蛇伤圣手”、海宁劳模、浙江省先进工作者、中国蛇协原理事、海宁市人民医院的老医生岳善永在家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浑身散发的那股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位耄耋老人。
上世纪30年代初,岳善永出生于海宁硖石的一个中医之家。他的父亲岳文清曾行医于硖石与上海一带,医德高尚,业勤技精,深受络绎不绝的求治者爱戴,岳善永从小耳濡目染,立志学医,继承父业,救死扶伤,可惜在他13岁时,父亲就早早离开人世。之后,岳善永经父亲的门人引荐,拜师于著名的海宁外科中医章国华,昼夜苦学,晨昏无间,遂得真传。
“我1952年参加工作,最先在海宁血防站战‘瘟神’消灭血吸虫病,战‘瘟神’胜利后,我到当时的海宁县委宣传部卫生科工作过一段时间,1961年来到海宁人民医院,一直工作到退休。”在海宁人民医院中医外科,岳善永最先从事疮疡脓肿、疽毒瘘管等疾病的治疗工作,那是他和恩师所学的专业。后来,由于被毒蛇咬伤的病人一度增多,为攻克这一顽疾,他把精力放在了主攻蛇伤防治。
蛇伤并不是他所学的专业,但他相信边干边学能攻克一切困难。为尽快掌握治疗蛇伤的相关技能,他不但加班加点地研读医典学习理论,还经常深入乡村向民间蛇医请教,反复摸索寻求良方。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一家制药厂在搞蛇伤中药针剂的临床试验,为让这些药剂尽早安全地用于蛇伤病人救治,他居然先在自己身上打了一针,“一小时后出现了高烧,说明药剂还不够安全,后来与制药厂联系不断改进,确保了这一药剂的安全投用。”
那个年代,治疗蛇伤的药很少。为克服这一困难,岳善永有时间没时间都要到海宁的东山和西山采集草药,在发现从这里采集的半边莲、鬼针草、鲜凹叶景天等中草药按一定剂量煎服,并将其洗净,放少许食盐,杵汁,湿敷患处,对治疗早期蝮蛇咬伤有显著疗效后,他便经常用休息时间带病人家属上山采药。对于中、重型的一些病例,救治离不开七叶枝花,海宁及周边地区采不到这种中草药,他还要舟车劳顿地赶赴宁波四明山采集,“到那里,早上6点起床爬山,山上一跑就是大半天,山上海拔高,温差大,山上要穿棉衣,山下只能穿单衣……”
在日复一日地不懈坚持与努力中,岳善永的医术不断精进。有年夏天,海宁狮岭一名15岁少年河边摸鱼时被一条蝮蛇连咬两口,又遭土蛇医贻误病情,被家人用平板车送至海宁人民医院时,已中毒性休克、手脚冰凉、血压脉搏消失、输液都输不进去……但岳善永不愿放弃,通过用血压计增压输液等一系列的努力,使这名已到鬼门关的少年逐步闯过休克关、呼吸衰竭关和感染关,最终顺利出院。这个故事被报道后,岳善永声名鹊起,他还参加了省里的蛇医进修班学习,治疗蛇伤的医疗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技精湛声名远播
岳善永治疗蛇伤的声名不断远扬后,蛇伤救治也一度成为海宁人民医院的一个专科品牌,海宁及周边地区的病人纷纷慕名而来,尤在夏秋蝮蛇咬伤高发季节,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何时何地,他都能不分昼夜地有求必应。
1973年,岳善永应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蛇药经验交流大会,并在会上分享了他用一年多时间成功治愈209例蛇伤病人的经验做法,引起大批与会同行的共鸣,他的这一经验还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弘扬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普及防治蛇伤的知识,海宁人民医院受省卫生厅委托,举办了四期蛇伤防治进修班,由岳善永主进相关知识,培训的学员达151人。新闻媒体报道、电影制片厂来拍摄科教片,向国内外作了蛇伤防治的有关宣传。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还与广州、上海、安徽、江西以及我们浙江的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协作,参与‘精制抗蝮蛇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相关研究,取得成功。”老人还翻着一份份泛黄的史料、证书向我们介绍,1979年他获得了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在精心救治蛇伤病人的同时,还在全国及省级权威刊物发上表了20余篇论文,并参与编写了《中国蝮蛇毒的临床应用》一书和《中国毒蛇学》(治疗蝮蛇咬伤部分)。
岳善永在蛇伤防治领域的突出贡献,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被评为海宁县劳动模范,浙江省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科技先进工作者。他还历任中国蛇协理事、蛇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蛇学杂志》编委、浙江省中医学会省外科学会委员、浙江省蛇伤防治研究会副会长、海宁市政协委员、海宁市中医学会秘书长等职。
1991年,岳善永从海宁市人民医院退休,但勇于探索的步伐并没有停歇,他继续发挥“余热”为群众义务提供保健咨询、整理医案,撰写并发表一些养生保健类文章。2008年,西安的一位退休干部因病痛备受折磨,在西安、洛阳、北京等地诊治都未见明显效果。这位退休干部的家人从杂志上了解到岳善永有独到之处,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岳善永求助。岳善永在电话里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陆续寄去中医调理方子,不时打电话询问病情变化,三个月后,老干部的病情终于一天天好起来。家人万分高兴,给他寄来1000元表示感谢,他却坚决分文不收,这种不计报酬不求回报的高尚的医德医风为医院赢得了荣誉,也感动了患者及家人。
不忘初心捐献秘籍
“择一事,终一生。”岳善永的父亲岳文清将其短暂一生献给中医事业,留下亲手抄录的外科临诊医案四册,一直由岳善永珍藏。岳善永秉承父志悬壶济世,仅蛇伤病人就成功救治2766人,创新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转眼之间,岳善永已92岁高龄,而海宁市人民医院也将在明年迎来80周年华诞,为向老东家献上八十大寿的一份厚礼,岳善永还将父子二人的毕生心得经验汇编成《岳氏中医外科医文集》,准备捐献给医院。
前些天,岳善永一听说医院要筹建一座院史馆,准备向老同志征集史料,便激动得立马让儿子代他捐去一大包珍贵史料,有各种奖状和获奖证书,有他写的专业论文、参与编撰的医学杂志,有泛黄的老报纸,也有珍贵的老照片等。“我所有的医学知识、医疗技能和在从医路上获得的荣誉,都是在前辈的指导下,通过人民医院这个重要的平台获得的,我已90多岁了,这些东西放家里没多大用处,为让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我要把它们捐出来!”老人激动地说。
“岳善永医师及其专攻的蛇伤防治,曾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医院发展史上的辉煌之一,他此次捐献的这些史料,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海宁市人民医院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钱影桦表示,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蛇伤病人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但岳善永这种心怀病患、救死扶伤、不惧艰辛、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高尚的医德医风,永远发光,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医院也将用好这笔财富,让它激励更多的年轻一代的医护人员,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听说了岳善永的故事后表示,中医药非遗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国家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我们欢迎岳医师的蛇伤防治申报非遗,如经专家评审确定为非遗,也可以从非遗的角度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