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为啥唤不来人才

发布时间:2010-12-19 09:41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2月18日 20:59 | 查看:1052次

  公益就业人数占比不足1%,12.4%的大学生选择就职于公益机构,近6成公益机构有人员流失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姜赟)经常听到公益基金会抱怨:有钱没人花,公益领域太缺专业人才了。那么,中国公益为什么唤不来人才呢?12月17日,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给出了实证回答。

  据介绍,该调研报告,涵盖了草根NGO、社会团体、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国际基金会和国际NGO,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开展。

  公益机构人才现状

  报告指出,受访NGO机构规模普遍规模较小,44.8%的员工在3人以下;10%无专职人员;10人以上的不足20%。资金规模小:55%以上年资金规模不足50万。

  在接受调查的NGO中,88.9%的从业人员都有着大专以上学历,其中还有18.4%的从业人员为硕士及以上。

  从NGO目前整体的岗位设置情况看,操作型岗位和支持型岗位的设置比较完备,项目管理、财务、志愿者管理都在80%左右。但发展型岗位中,筹资和公关传播只有45.4%,筹资岗位薄弱容易影响NGO的资金募集,而公关传播的薄弱使得NGO很难有效的建立机构的品牌和形象,进一步影响筹资的开展。由此引起恶性循环,使得项目和机构有萎缩的危险。

  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华指出,公益是一个行业,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专业。公益领域需要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充满了激情和爱心的朋友。

  专家指出,没有专业的项目策划人,很难保证项目的可操作性,也很难吸引资助方;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者,很难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以及保值升值;没有专业的项目实施者,很难保证项目实施的效果。

  资料显示,中国NGO就业人数占比不足1%,与同时期36个国家平均水平的4.4%相差甚远。中国NGO正陷入“人才洼地”,专业人才的供给远远跟不上NGO的发展速度。

  “没有蜂蜜罐”乃人才缺乏主因

  NGO对人才需求迅猛,项目管理、筹资、公关传播岗位人才需求最旺。调研显示,未来1年中,有65.7%的机构有增加员工的计划。在人员扩张规模上,超过一半的公益组织预计未来一年增加1-3名员工的机构占55.0%。

  可是,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而对资源相对充裕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来说这个问题好的多,受访的公募基金会甚至表示招人不困难,这也反映其独特优势。

  在招人困难的原因上,“待遇低”首当其冲;其次是“满足能力要求的人才数量少”,很多NGO负责人表示,虽然NGO组织提供的职业环境并不优越,但对人才的要求依然很高,比如:要有契合的价值观和理念、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肯踏实实干。

  调查发现,NGO组织基本薪资与全国水平趋同,差异不甚大;但是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行业差距很大,上升空间小。从总体上看,大部分NGO从业者(含薪资相对较高的国际NGO)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约占90%,其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共占18.4%,1000-2000的占17.5,2000-3000元,占25.7%,3000至4000的占12.9%,4000至5000的占9%;5000元以上的有11.5%。社会保险差:近4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工作强度大:67.0%的NGO从业者表示NGO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2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调研显示,仅有12.4%的大学生明确选择公益为职业。而NGO在职人员中,尽管有80%的人表示愿意将公益作为终生的事业,并表示会留在本机构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近6成的机构有人员离职流失,其中近8成流向了非公益领域。

  有NGO负责人指出,公益人才缺乏的主因是“没有蜂蜜罐”。

  在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看来,首先是因为资源的瓶颈造成人才缺乏,又因为人才的缺乏,使行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就更缺,更弱。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但是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公益事业人才缺失,不如提供资源那样容易。资源的供给会比较迅速,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传承,因而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成了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此外,目前的就业观念和社会大环境都限制了相应人才的培养和流入。

  如何冲出人才洼地

  人才匮乏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益机构开始进行自救。

  南都公益基金会做出了初步尝试。2010年9月,南都基金会启动“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选择公益领域最值得支持的年轻人,连续三年提供年均十万的资助,并为其成长、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徐永光介绍,这是一种同以往资助机构和项目不同的方式,直接资助公益领域的人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17日,2010年度银杏伙伴名单水落石出。5位扎根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成为了首批银杏伙伴。阳光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高广深评价道:“终于有了本土的资金来支持中国公益人才的发展。”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周庆治表示:“南都基金会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更看重的是项目的示范意义和倡导价值,希望公益界、社会各界和政府都来关注到公益行业的人才问题,了解到它的迫切性,进而有更多的资源投入。”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